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鍥而不舍抓好黃河生態保護工作(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2-07-15 14:3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鍥而不舍抓好黃河生態保護工作(人民時評)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一項重大係統工程,非一地一域之事,更非一時一日之功,必須多措並舉(ju) 、持續用力

  黃河安瀾是中華兒(er) 女的千年期盼,保護黃河是事關(guan)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千秋大計。前不久,經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同意,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聯合印發《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wei) 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製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為(wei)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

  黃河浩蕩,九曲連環,是全世界治理難度最大的河流之一。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著眼於(yu) 生態文明建設全局,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明確了“節水優(you) 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liang) 手發力”的治水思路,沿黃河各省份全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jue)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同時也應看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一項重大係統工程,非一地一域之事,更非一時一日之功,必須多措並舉(ju) 、持續用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黃河是我們(men) 的母親(qin) 河,保護是前提,要有始有終、鍥而不舍抓好黃河生態保護工作。”《規劃》明確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任務、重點工程和保障措施。全麵加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必須瞄準方向、保持定力,推動《規劃》落到實處。

  應當看到,黃河流域依然麵臨(lin) 著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比如,流域水質和各省份空氣質量均低於(yu) 全國平均水平,流域土壤汙染程度和尾礦庫環境風險較高。著眼於(yu) 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著力解決(jue) 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規劃》堅持問題導向,統籌推進工業(ye) 、農(nong) 業(ye) 、城鄉(xiang) 生活、礦區等汙染協同治理,係統開展重點區域、重點河湖生態環境保護和修複。落實落細《規劃》要求,持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才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碧水、藍天、青山、淨土的需求。

  黃河流域生態脆弱區分布廣、類型多,上遊的高原冰川、草原草甸和三江源、祁連山,中遊的黃土高原,下遊的黃河三角洲等,都極易發生退化,恢複難度極大且過程緩慢。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才能築牢生態安全屏障。《規劃》堅持係統有機整體(ti) ,統籌流域上下遊、左右岸、幹支流,分類推進上遊水源涵養(yang) 、中遊水土保持和汙染治理、下遊濕地生態係統保護。始終堅持係統治理,因地製宜對重要生態係統采取保護修複措施,才能不斷提升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chan) 之要、生態之基。黃河流域以全國2%的水資源,承擔了全國12%的人口、17%的耕地以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務,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達80%,遠超一般流域40%的生態警戒線,流域最大的矛盾就是水資源短缺。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chan) ,推進產(chan) 業(ye) 全麵綠色發展。《規劃》全方位貫徹“四水四定”原則,堅決(jue) 抑製不合理用水需求。牢牢把握《規劃》要求,堅定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才能促進流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城鎮空間、產(chan) 業(ye) 結構布局與(yu)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加快形成綠色生產(chan) 生活方式。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保持曆史耐心和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咬定目標、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久久為(wei) 功,我們(men) 一定能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11日 第 05 版)

  (責編:鄭浦麗(li) 、邢曼華)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