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推進糧食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 2021年糧食產(chan) 量1270.4萬(wan) 噸,比“十二五”末增加65.73萬(wan) 噸,增幅5.46%
■ 2021年小麥單產(chan) 296.38公斤,較“十二五”末增長5.35%;玉米單產(chan) 339.23公斤,較“十二五”末增長7.9%
■ 2021年全省主要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1.1%
■ “十四五”期間計劃新建高標準農(nong) 田773萬(wan) 畝(mu)
7月14日,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ju) 辦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穩住糧食安全‘壓艙石’ 為(wei) 譜寫(xie) 陝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夯基架梁”有關(guan) 情況。
糧食單產(chan) 和總產(chan) 穩步提升
陝西始終把糧食安全擺在“三農(nong) ”工作突出位置,穩麵積、提產(chan) 量、強科技,實現了糧食單產(chan) 和總產(chan) 穩步提升。
糧食產(chan) 量穩定增長。近年來,全省糧食總產(chan) 基本穩定在1200萬(wan) 噸以上。2021年,糧食產(chan) 量1270.4萬(wan) 噸,比“十二五”末增加了65.73萬(wan) 噸,增幅5.46%。
單產(chan) 水平持續提升。2021年平均單產(chan) 281.91公斤,較“十二五”末淨增14.98公斤,增幅5.61%。其中小麥單產(chan) 由“十二五”末的281.32公斤上升到2021年的296.38公斤,增幅5.35%;玉米單產(chan) 由“十二五”末的314.4公斤上升到2021年的339.23公斤,增幅7.9%。
科技推動成效顯著。大力實施綠色高產(chan) 高效模式攻關(guan) ,糧食作物主推技術超10項,科技對農(nong) 業(ye) 增長貢獻率達59.2%,較“十二五”末提高8.2個(ge) 百分點。農(nong) 業(ye) 技術裝備條件顯著改善,2021年,全省主要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1.1%,糧食生產(chan) 邁入以機械化生產(chan) 為(wei) 主的新階段。
種業(ye) 創新突破發展。設立現代種業(ye) 專(zhuan) 項資金,在省域內(nei) 組建9個(ge) 商業(ye) 化聯合育種體(ti) ,支持種業(ye) 企業(ye) 和科研院校開展科技攻關(guan) 。目前,全省主要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近年來培育的小麥品種西農(nong) 979、西農(nong) 511在全國累計推廣1.5億(yi) 畝(mu) 以上;玉米品種陝單650、陝單636已通過國家審定,在國內(nei) 機械直接收獲籽粒方麵取得突破。
“一穩三提”提升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
堅定不移穩麵積。2021年,全省糧食播種麵積達4506.45萬(wan) 畝(mu) ,2022年預計達4507萬(wan) 畝(mu) 。緊盯關(guan) 中灌區和渭北旱塬水旱交界處,通過財政補貼方式,推動具備條件的耕地恢複一年兩(liang) 料種植。
多措並舉(ju) 提產(chan) 能。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1896.8萬(wan) 畝(mu) 。構建重大病蟲害防控體(ti) 係,有效減輕損失。狠抓基礎地力提升,年實施農(nong) 機深鬆整地300萬(wan) 畝(mu) 左右,大力推廣秸稈還田、綠肥種植等技術措施。
綜合施策提單產(chan) 。選育高產(chan) 優(you) 質抗逆、適宜機械化作業(ye) 的創新性品種並大力推廣。2021年玉米增密度“5335”和小麥寬幅溝播“3335”集成技術合計增產(chan) 37.89萬(wan) 噸。
創新機製提效益。鼓勵支持新型經營主體(ti) 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糧食生產(chan) 社會(hui) 化服務,支持農(nong) 機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病蟲害專(zhuan) 業(ye) 化防治組織、農(nong) 資經營大戶開展糧食生產(chan) 全程托管、關(guan) 鍵環節托管等服務。
圍繞“雙確保”夯實糧食安全基礎
陝西深入推進糧食生產(chan) 穩存量擴增量,實現麵積產(chan) 量“雙確保”。
全力以赴確保糧食麵積穩定。省級設置4500萬(wan) 畝(mu) 和1200萬(wan) 噸的基本保障目標,將任務分解到市、縣,並納入目標責任考核;全省確定30個(ge) 產(chan) 糧大縣和20個(ge) 糧食安全保障縣。劃定糧食安全產(chan) 業(ye) 帶和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區,嚴(yan) 格控製在永久基本農(nong) 田上新增果樹等園藝作物。在蘋果優(you) 生區域,引導群眾(zhong) 發展幼園套種豆類、薯類,穩定糧食麵積。
持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十四五”期間計劃新建高標準農(nong) 田773萬(wan) 畝(mu) 。實施旱作節水農(nong) 業(ye) 發展五年行動,推廣高效節水技術,每年發展旱作節水示範農(nong) 業(ye) 120萬(wan) 畝(mu) 。
強化科技支撐提升糧食單產(chan) 。加快培育高產(chan) 優(you) 質抗逆、適宜機械化作業(ye) 的創新性品種。持續加大玉米增密度提單產(chan) “5335”集成技術推廣力度,將玉米單產(chan) 提高50公斤;大力推廣寬幅溝播“3335”技術,將小麥單產(chan) 提高40—50公斤。加大農(nong) 機研發推廣力度,調整完善農(nong) 機購置補貼政策。力爭(zheng) 到2025年,全省實現農(nong) 機裝備品類基本齊全,覆蓋農(nong) 業(ye) 產(chan) 前產(chan) 中產(chan) 後的農(nong) 機社會(hui) 化服務體(ti) 係基本建立,主要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5%,糧食主產(chan) 區基本實現農(nong) 業(ye) 機械化,丘陵山區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5%。
紮實推進大豆擴種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服務保障,確保大豆擴種和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任務落實到村、到戶、到田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