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高平市野川鎮:辦活“農民夜校” 為鄉村振興“充電賦能”

發布時間:2022-07-18 11:24: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為(wei) 破解鄉(xiang) 村幹部對基層治理、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服務群眾(zhong) 知識技能儲(chu) 備不足,以及新任村幹部普遍有學曆、少經曆,有想法、缺辦法等問題,高平市野川鎮以貼近基層、培訓幹部、服務農(nong) 民為(wei) 出發點,開辦“農(nong) 民夜校”,調配“營養(yang) 套餐”,持續精準送政策、送技能、送技術、送服務,培育鄉(xiang) 村幹部,孵化鄉(xiang) 村夢想。

  整合資源要素,把農(nong) 民夜校辦起來

  鎮黨(dang) 委成立了由黨(dang) 委書(shu) 記任組長的專(zhuan) 門領導組,黨(dang) 政辦承擔日常管理職能,明確各村黨(dang) 組織為(wei) 農(nong) 民夜校的“大管家”,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兼任村“農(nong) 民夜校”校長,統籌做好基礎保障管理工作,確保農(nong) 民夜校有場地,有標識,有設施,有製度。

  “共享+”優(you) 化師資隊伍。共享市鎮兩(liang) 級黨(dang) 校師資力量和市黨(dang) 員教育“每周一講”資源,按照政治素質好、工作業(ye) 務精、致富能力強、思想作風優(you) 4條標準,按照“組織推薦、個(ge) 人自薦、組織審查、支部聘用”流程,把13名“土專(zhuan) 家”“田秀才”“致富帶頭人”納入農(nong) 民夜校師資庫,鎮村兩(liang) 級150餘(yu) 名幹部和駐鎮站所負責人既是學員,也兼職教師,並因需聘請市黨(dang) 建研究會(hui) 、市直有關(guan) 部門領導幹部、業(ye) 務骨幹及駐村第一書(shu) 記等50人進入師資庫,選優(you) 配強師資力量,不斷壯大骨幹教師隊伍。

  “中心+”延伸辦學空間。采取“中心課堂”+“流動課堂”的方式,以鎮黨(dang) 群服務中心和17個(ge) 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為(wei) “中心陣地”,結合培訓課程、方式需要和運用“今日高平”APP,也可到各村小廣場、小涼亭、文化室、老年站及農(nong) 戶院、田間地頭開展培訓,辦好“小組課堂”“田間課堂”“指尖課堂”,把培訓延伸到村組、到農(nong) 戶、到田間地頭,把培訓對象從(cong) 150餘(yu) 名鎮村幹部延伸到全鎮997名黨(dang) 員、13992名群眾(zhong) 。

  “15日+”因事調整時間。各村農(nong) 民夜校堅持每月舉(ju) 辦一次,也可結合群眾(zhong) 意願和需求適當增加次數,培訓學時可長可短。固定每月15日為(wei) 統一“學習(xi) 日”,各村黨(dang) 組織提前擬定課程計劃,月初公布,也可根據防汛、防火、防疫等特殊情況,在本月內(nei) 機動調整舉(ju) 辦時間,並提前一周通過公告、微信群等通知幹部群眾(zhong) ,方便幹部群眾(zhong) 參加培訓。

  課程設置精準化,讓培訓內(nei) 容更營養(yang)

  堅持“缺什麽(me) 補什麽(me) ,要什麽(me) 送什麽(me) ”,統籌采取三種方式動態掌握鄉(xiang) 村幹部群眾(zhong) 培訓需求。走訪入戶求意見。鎮機關(guan) 幹部每月走訪所包村“兩(liang) 委”幹部,了解培訓需求。各村“兩(liang) 委”幹部每月至少兩(liang) 次走訪群眾(zhong) ,通過“單獨傾(qing) 聽”“群體(ti) 座談”等形式,收集農(nong) 村幹部群眾(zhong) 的培訓意見和建議,第一時間經村黨(dang) 組織匯總後向鎮黨(dang) 委反饋。目前,已匯總意見120餘(yu) 條,落實110餘(yu) 條。

  課堂互動掌民意。充分發揮農(nong) 民夜校建言建策功能,各村在每次夜校課堂上設置“現場有獎問答”環節,既檢測學習(xi) 成效,也征求培訓需求,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營造氛圍、掌握民意。

  問卷調查劃範圍。鎮黨(dang) 委結合各村收集回來的意見建議,製定“學習(xi) 菜單征求意見表”,由網格員和輔助網格員入戶,從(cong) 固定學習(xi) 內(nei) 容和動態學習(xi) 內(nei) 容兩(liang) 大類征求培訓內(nei) 容類別意向,其中固定學習(xi) 內(nei) 容包含方針政策、黨(dang) 性教育、法律案例、安全防範、醫療保健、技能提升等六方麵44項,動態學習(xi) 內(nei) 容包括營商環境、智能手機運用、信息軟件運用、就業(ye) 創業(ye) 等四方麵15項,征求意見匯總後經鎮黨(dang) 委研究,確定培訓課程範圍。目前,已征求意見兩(liang) 批次,發放問卷一萬(wan) 餘(yu) 份,征求意見3830餘(yu) 條。

  綜合研判定課程。鎮黨(dang) 政辦統籌梳理收集回來的意見建議,突出“以農(nong) 為(wei) 主”,注重農(nong) 村幹部群眾(zhong) 意願,結合農(nong) 時農(nong) 事等實際開展綜合分析研判,精細化設置各村當月培訓內(nei) 容。同一內(nei) 容需求人數在10人以上的,及時與(yu) 有關(guan) 方麵溝通聯係,確定培訓時間、地點、教師等,確保按時開課。目前,已通過“農(nong) 民夜校”開展種植、養(yang) 殖、文化、防電信詐騙等課程培訓68次,參加培訓的鄉(xiang) 村幹部群眾(zhong) 達到8000餘(yu) 人次,真正把農(nong) 民夜校打造成為(wei) 了幹部群眾(zhong) 的“充電站”、幹群關(guan) 係的“連心橋”。

  培訓方式便利化,把“營養(yang) 套餐”送到家門口

  更新培訓觀念,創新培訓方式,構建多元化的培訓模式,讓培訓普惠每一位鄉(xiang) 村幹部群眾(zhong) 。

  鄉(xiang) 鎮派單學。從(cong) 共性短板入手,把黨(dang) 的方針政策、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政策、村級基層治理、生活通用常識等作為(wei) 每月固定內(nei) 容,聘請市鄉(xiang) 兩(liang) 級黨(dang) 校教師、鎮黨(dang) 政班子成員、機關(guan) 幹部、各村黨(dang) (總)支部書(shu) 記、回引人才、大學生專(zhuan) 職村幹、高層次人才及招募的誌願者等師資力量講授。

  農(nong) 民點單學。堅持幹部群眾(zhong) “想幹啥就學啥,學啥安排啥”,由村黨(dang) 組織牽頭,幹部群眾(zhong) 點單,邀請本土致富帶頭人、文明新風帶頭人、鄉(xiang) 賢鄉(xiang) 紳、農(nong) 技能手、鄉(xiang) 村教師、鎮醫村醫、村級法律顧問、包村民警及按需外聘的專(zhuan) 業(ye) 人員,有針對性地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提高創業(ye) 技能,培育特色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產(chan) 業(ye) 。

  異地接單學。鎮黨(dang) 委根據培訓需要,圍繞基層治理、環境整治、產(chan) 業(ye) 發展、文旅康養(yang) 等重點,在鎮內(nei) 鎮外選取一批不同類別的先進典型村,定期組織鄉(xiang) 村幹部和有學習(xi) 意向的群眾(zhong) ,到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產(chan) 業(ye) 有特色的村,通過實地觀摩交流,學習(xi) 好思路、好做法、好經驗,提高鄉(xiang) 村幹部群眾(zhong) 把握政策、創新創業(ye) 的能力。同時,針對出行不便的幹部群眾(zhong) ,由鎮黨(dang) 政班子成員、機關(guan) 幹部和各村“兩(liang) 委”幹部組成宣講隊,定期入戶宣傳(chuan) 農(nong) 業(ye) 政策、就業(ye) 信息和便民舉(ju) 措,提供便民服務,滿足幹部群眾(zhong) 需求,切實打通服務群眾(zhong) “最後一公裏”。

  激勵機製常態化,把評價(jia) 權力放下去

  堅持把農(nong) 民夜校作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動力工程,建立健全需求調研、學習(xi) 預告、學時管理、效果評估等製度,製定群眾(zhong) 測評體(ti) 係,認真落實好學習(xi) 計劃、後勤保障等工作,通過三項舉(ju) 措做好雙向激勵,推動農(nong) 民夜校有力有序、常態常效。

  建立激勵製度。對年度培訓次數滿12次得滿分的村“兩(liang) 委”主幹獎勵500元,每超一次,獎勵一分另增50元;針對參加培訓幹部群眾(zhong) ,創新采取現場有獎問答、參學積分兌(dui) 現等獎勵模式,保證農(nong) 民參學率和農(nong) 民聽學受益率,讓幹部辦學有動力,群眾(zhong) 來學得智力。

  建全督導機製。鎮黨(dang) 政辦、紀檢辦不定時對各村農(nong) 民夜校管理、運行、歸檔總結等情況進行督導檢查,提出整改意見,與(yu) 各村年底考核、“兩(liang) 委”主幹工資報酬直接掛鉤。對年度培訓次數少於(yu) 規定次數(12次)50%的,在扣除年度夜校培訓考核分數的基礎上,扣罰500元並對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給予誡勉談話。

  建立反饋機製。由鄉(xiang) 村幹部群眾(zhong) 填寫(xie) 農(nong) 民夜校評價(jia) 反饋意見,對當年度農(nong) 民夜校的辦學管理、課程內(nei) 容、教師授課等夜校開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評價(jia) 意見和建議。鎮黨(dang) 委每季度召開一次“農(nong) 民夜校”匯報會(hui) ,對督導結果及幹部群眾(zhong) 的反饋意見進行通報,研究解決(jue) 存在的問題,年終進行評比表彰,確保農(nong) 民夜校辦出特色、辦出成效。

  目前,通過農(nong) 民夜校培訓引導,全鎮共培育致富“帶頭人”173名,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200餘(yu) 名,文明新風帶頭人34名,成立合作社組織89個(ge) ,市場主體(ti) 428個(ge) ,普惠群眾(zhong) 8500餘(yu) 人,真正點亮了農(nong) 村“夜生活”,讓鄉(xiang) 村“主人翁”成為(wei) 了振興(xing) 的“主力軍(jun) ”。(張捷)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