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數字人民幣更好惠企利民(財經觀)

發布時間:2022-07-18 16:16:00來源: 人民日報

  在有效激發居民消費潛力、暢通宏觀政策傳(chuan) 導渠道、促進普惠金融發展等方麵,數字人民幣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廣東(dong) 深圳發放3000萬(wan) 元數字人民幣紅包,市民可在1.5萬(wan) 餘(yu) 家線下商戶和美團平台消費場景中使用;浙江金華成功開辦數字人民幣繳退稅業(ye) 務,方便納稅人線上辦稅;四川彭州寶山村成為(wei) 省內(nei) 首家被授予“數字人民幣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的行政村……今年以來,數字人民幣試點範圍繼續擴大、場景日益豐(feng) 富,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這些實踐表明,在有效激發居民消費潛力、暢通宏觀政策傳(chuan) 導渠道、促進普惠金融發展等方麵,數字人民幣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數字人民幣有助於(yu) 消費市場加速回暖。數字人民幣的技術特性尤其是智能合約技術的運用,有利於(yu) 精準促進消費。與(yu) 傳(chuan) 統移動支付工具單一的支付功能不同,數字人民幣可以實現定時定向支付,能更加高效地與(yu) 財稅政策配合,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幫扶服務業(ye) 等行業(ye) 走出困境。今年1月下旬至3月初,陝西西安市麵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發放了加載民生領域智能合約的數字人民幣紅包補貼,此次活動發放券包超過2000萬(wan) 元,累計帶動消費2.21億(yi) 元。目前,各地紛紛推出數字人民幣紅包,應用場景更加豐(feng) 富,未來有望在擴內(nei) 需、穩增長方麵大顯身手。

  數字人民幣有利於(yu) 暢通宏觀政策傳(chuan) 導渠道,讓政策紅利“精準直達”困難群眾(zhong) 和市場主體(ti) 。無論是近年來的財政資金直達機製,還是直達實體(ti) 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都是為(wei) 了提高政策落地時效和資金使用效益。目前不少地方用數字人民幣發放各類財政補貼,如人才補貼、穩崗補貼、政策獎補資金等,也用來發放多種類型的貸款。以數字人民幣形式發放補貼或貸款,具有直達市場主體(ti) 、到賬速度快、可穿透式監管等特點,這為(wei) 宏觀政策精準落地提供了新渠道。

  數字人民幣有利於(yu) 促進普惠金融更好發展。作為(wei) 人民銀行為(wei) 國內(nei) 零售支付市場提供的公共產(chan) 品,數字人民幣發行目的就是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一方麵,數字人民幣錢包的設計,可以方便偏遠地區群眾(zhong) 在不持有銀行賬戶的情況下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有利於(yu) 擴大金融服務的覆蓋麵。另一方麵,數字人民幣“支付即結算”、免支付費用等特點,也有利於(yu) 企業(ye) 和相關(guan) 方在享受支付便利的同時,提高資金周轉效率,降低支付成本。此外,數字人民幣不僅(jin) 有“電子錢包”,還有許許多多的“硬錢包”,依托IC卡、可穿戴設備、物聯網設備為(wei) 用戶提供服務,滿足用戶多主體(ti) 、多層次、多類別、多形態的差異化需求。

  數字人民幣發展重在服務實體(ti) 經濟和民生領域。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數字人民幣的試點場景超過800萬(wan) 個(ge) 。目前,數字人民幣已在批發零售、餐飲文旅、政務繳費等領域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應用模式,參與(yu) 試點的用戶、商戶以及交易規模穩步增長。

  下一步,應繼續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進一步深化在零售交易、生活繳費、政務服務等場景試點使用,把數字人民幣的創新試點落到服務實體(ti) 經濟和百姓生活上,讓更多企業(ye) 和群眾(zhong) 感受到數字人民幣的便利。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