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築牢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河北省氣象局全力以赴做好今年汛期氣象服務
築牢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每到汛期,位於(yu) 太行山中段東(dong) 麓的讚皇縣,都會(hui) 嚴(yan) 陣以待確保安全度汛。“目前我縣華林崗已出現雷陣雨天氣,小時雨量已經達到43.6毫米,預計今天下午到夜間我縣全部鄉(xiang) 鎮仍有強降水……”“目前華林崗累計雨量已達100.3毫米,讚皇縣城小時內(nei) 雨強已達到58.4毫米,預計降雨仍將持續……”7月5日,河北省出現大範圍降雨天氣,讚皇縣氣象台也接連發布暴雨藍色和黃色預警信號,提醒公眾(zhong) 注意防範暴雨可能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讚皇縣華林崗是省氣象局重點關(guan) 注的山洪溝之一。今年入汛前,省氣象局完成了暴雨、幹旱、高溫、低溫、大風、冰雹等主要氣象致災因子的調查與(yu) 評估工作。其中,在太行山區和燕山山區920條山洪溝信息基礎上,省氣象局基於(yu) 暴雨災害致災因子危險性調查結果,建立了920條山洪溝1至4級四個(ge) 等級的山洪氣象災害致災閾值庫,為(wei) 政府開展災害防禦應對提供科學支撐。
防汛救災是氣象部門全年氣象服務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據最新氣候預測,今年河北省汛期氣候年景為(wei) 一般到偏差,可能有較重汛情,防汛形勢不容樂(le) 觀,挑戰嚴(yan) 峻、任務艱巨。
省委十屆二次全會(hui) 強調,要認真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抓緊抓實疫情防控、安全生產(chan) 、信訪維穩、防汛救災等工作。7月7日至8日,省氣象局召開“解放思想、奮發進取”大討論暨半年工作匯報會(hui) 。省氣象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張晶要求,以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省委十屆二次全會(hui) 精神為(wei) 契機,持續掀起“解放思想、奮發進取”大討論熱潮,做好最不利氣象年景的打算,全力以赴做好汛期氣象服務。
結合全省氣象部門正在推進的“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主題實踐活動,省氣象局動員引導黨(dang) 員幹部在預報預警、應急響應等環節衝(chong) 鋒在前,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確保萬(wan) 無一失。
進一步完善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響應機製。切實發揮河北省氣象災害防禦指揮部作用,以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為(wei) 先導,明確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響應啟動條件、啟動流程和應對措施等內(nei) 容。明確省住建廳、省應急管理廳收到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後,要及時采取防範措施,以預警為(wei) 先導的部門聯動災害應對機製逐步完善並初見成效。省氣象局和河北海事局簽署深化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提高海上交通效率和海上氣象災害防禦處置能力。
做好農(nong) 業(ye) 防災減災氣象服務。加強與(y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供銷社、政策性農(nong) 業(ye) 保險機構合作,針對大宗糧棉油作物和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開展重要農(nong) 時、重大過程、重點區域會(hui) 商,做好農(nong) 業(ye) 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和影響評估。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和11個(ge) 省級農(nong) 業(ye) 氣象分中心發揮牽頭作用,優(you) 化農(nong) 業(ye) 氣象服務產(chan) 品供給,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持續做好麵向農(nong) 業(ye) 合作社、種植養(yang) 殖大戶等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的直通式氣象服務。
做好城市防災減災氣象保障。緊盯城市低窪地區、下凹式立交橋、危舊房屋、在建工地以及地下軌道交通、地下商場與(yu) 車庫等高風險區域,加強與(yu) 城管、住建等部門會(hui) 商和信息共享,強化雷暴大風、短時強降雨等強對流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滾動做好麵向城市管理部門的預報服務。
做好中小河流洪水防禦氣象服務。針對漳衛河、子牙河和大清河等重點流域,提高流域性災害性天氣和流域麵雨量預報能力,加強降雨對河流湖庫汛情的影響分析,強化上下遊、左右岸協調聯動和一體(ti) 化防禦,為(wei) 地方黨(dang) 委政府和有關(guan) 部門指揮調度、組織人員轉移避險提供科學決(jue) 策依據。
在關(guan) 注重點區域、重要領域的同時,河北氣象部門持續提升汛期氣象服務保障能力,切實提高防汛減災服務水平。加強預報預警,立足於(yu) “早、準、全”,密切監視氣象變化,充分利用雷達、自動站等手段,加強山洪易發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降水監測,努力提高暴雨預報預警的分辨率、準確性和提前量,聯合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科學研判風險,及時發布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同時運用多種方式方法廣而告之,指導群眾(zhong) 提前做好防禦準備。6月20日,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首次在石家莊、張家口、唐山、邢台四地實現IPTV端屬地化傳(chuan) 播,公眾(zhong) 接收氣象預警信息的覆蓋麵進一步拓展。(記者宋平 通訊員謝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