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改善民生 增進人民福祉(穩字當頭 穩中求進)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要采取針對性更強、覆蓋麵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ju) 措,實實在在幫群眾(zhong) 解難題、為(wei) 群眾(zhong) 增福祉、讓群眾(zhong) 享公平。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hui) 和諧之本。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hui) 就穩。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在醫療、養(yang) 老、托幼、住房、教育等領域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推出了一係列溫暖人心的舉(ju) 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病有所醫 兜牢底線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來,各地優(you) 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加快優(you) 質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完善分級診療體(ti) 係,著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兜住兜牢民生底線,努力實現病有所醫。
“盼了許多年,家門口也有了大醫院!”家住河北省懷來縣的李女士說,“我母親(qin) 病都看完了,還一直念叨著醫院的設施條件真好。”
7月1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懷來院區正式開診,標誌著懷來縣醫院正式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托管。這是繼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石家莊醫院揭牌後,區域醫療合作邁出的新步伐。
目前,北大人民醫院已派出20位專(zhuan) 家入駐懷來院區,參與(yu) 門診、查房、手術、科室管理等工作,完成髖關(guan) 節置換術、顱腦外科術等多項高難手術。北大人民醫院派出心內(nei) 科、神經內(nei) 科、呼吸科、內(nei) 分泌科等11個(ge) 學科專(zhuan) 家擔任科室主任,采用常駐、定期出診等形式,定期開展線下和線上查房、病例討論等。
今年以來,我國不斷優(you) 化醫療資源配置,加快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緩解了群眾(zhong) 看病難問題。
“感謝醫保政策,讓我們(men) 的花費少了很多!”不久前,湖南省臨(lin) 澧縣修梅鎮觀音洞村村民範豔紅接受了人工關(guan) 節置換術,耗材費用降低了八成。去年,國家醫保局組織開展人工關(guan) 節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產(chan) 品平均降價(jia) 82%。今年3月底,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印發《關(guan) 於(yu) 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人工關(guan) 節)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配套措施的意見》,推動人工關(guan) 節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平穩實施。目前,這項惠民政策已在全國落地,有效降低了患者的醫療負擔。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動基本醫保省級統籌。推進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確保生產(chan) 供應。
今年年底前,力爭(zheng) 實現集采藥品在每個(ge) 省份平均達到350個(ge) 以上,骨科耗材、藥物球囊、種植牙等高值醫用耗材分別在國家和省級層麵開展集采,進一步降低患者醫藥負擔,有效緩解群眾(zhong) 看病貴問題。
養(yang) 老托幼 補齊短板
“一老一小”是民生保障的重點。各地區各部門增加針對養(yang) 老、托幼的普惠性服務供給,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今年以來,我國堅持補短板、增供給、提質量,大力發展互助養(yang) 老和誌願服務,擴大養(yang) 老服務社會(hui) 參與(yu) 。一係列新政策新舉(ju) 措讓“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依、老有所樂(le) 、老有所安”邁出堅實一步。
公共服務關(guan) 乎民生,連接民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社區養(yang) 老、托幼等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在規劃、用地、用房等方麵給予更多支持。
目前,全國養(yang) 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總數達34萬(wan) 個(ge) ,床位817.2萬(wan) 張;縣、鄉(xiang) 、村三級農(nong) 村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進度顯著加快,縣級特困人員供養(yang) 服務機構的護理型床位占比已達到64%;長期護理保險製度試點擴大至49個(ge) 城市……
今年,我國將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將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費用納入個(ge) 人所得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多渠道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減輕家庭生育、養(yang) 育、教育負擔,著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生育養(yang) 育方麵的急難愁盼問題。
“價(jia) 格實惠,老師們(men) 也很專(zhuan) 業(ye)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和睦新村的吾嘯丹說,兩(liang) 歲多的女兒(er) 在家對麵的普惠托育中心得到細心照料,省心多了。
2021年,我國支持建設了6.1萬(wan) 個(ge) 普惠托位。國家衛健委對托育機構服務質量、安全提出具體(ti) 要求和指導,保障嬰幼兒(er) 安全健康成長。
各地區各部門將降低生育成本、普惠托育、營造育兒(er) 友好環境等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努力實現幼有所育。河北提出開展孕婦無創產(chan) 前基因免費篩查,打造160家省級嬰幼兒(er) 照護服務示範機構;江蘇提出健全普惠托育服務體(ti) 係,加快發展公辦和普惠性幼兒(er) 園;安徽計劃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er) 園300所,支持發展普惠性民辦幼兒(er) 園。
安居優(you) 居 體(ti) 現溫度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繼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努力實現全體(ti) 人民住有所居。從(cong) 安居到優(you) 居,民生保障更有溫度。
“在外麵租房,月租2000元左右,對於(yu) 剛畢業(ye) 的年輕人來說有一定壓力。這裏房租隻要1000元左右,減輕了我的負擔。”今年初,在江蘇省無錫市工作的宋銘拿到了首批保障性租賃住房——惠山區國際人才社區的鑰匙。該項目總投資約2億(yi) 元,擁有小戶型公寓1031間,配備健身房、公共客廳、共享廚房、咖啡吧等設施,可為(wei) 1500名青年人才提供拎包式入住服務。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並舉(ju) ,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穩地價(jia) 、穩房價(jia) 、穩預期,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chan) 業(ye) 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今年,住建部將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以人口淨流入的大城市為(wei) 重點,全年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wan) 套(間),預計可解決(jue) 近700萬(wan) 人的住房困難。
走進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宏鷹花園小區,居民樓外搭起了腳手架,工人們(men) 正在忙碌。宏鷹花園小區已建成30餘(yu) 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老化。根據改造方案,小區將以現代化宜居小區為(wei) 改造標準,徹底解決(jue) 屋麵牆麵滲漏、道路坑窪、綠化雜亂(luan) 等問題,同時對小區內(nei) 部停車設施等重新規劃改造。目前,南京市128個(ge) 小區改造工程已經全部進場施工。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棚戶區改造加快推進。“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約21.9萬(wan) 個(ge) 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
“終於(yu) 有自己的新房子了!”廣東(dong) 省陽春市潭水鎮高堯村村民歐成梅搬進了新房。去年,當地政府為(wei) 歐成梅申請了危房改造指標和2萬(wan) 元改造資金,經過幾個(ge) 月的建設,一座寬敞明亮的磚混結構新房落成了。
今年,住建部將實施鄉(xiang) 村建設行動。以農(nong) 房和村莊建設現代化為(wei) 著力點,加快建設美麗(li) 宜居鄉(xiang) 村。在樣本縣開展鄉(xiang) 村建設評價(jia) ,實現省級全覆蓋。實施農(nong) 房質量安全提升工程,持續實施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深入推進農(nong) 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
辦好教育 夯實基礎
教育是民生之基。我國有2.9億(yi) 在校學生,要堅持把教育這個(ge) 關(guan) 乎千家萬(wan) 戶和中華民族未來的大事辦好。
“雙減”政策落地後的首個(ge) 完整暑假即將到來。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guan) 於(yu) 做好2022年中小學暑期有關(guan) 工作的通知》,提出嚴(yan) 格控製暑假書(shu) 麵作業(ye) 總量,鼓勵布置探究性和實踐性作業(ye) ,嚴(yan) 禁個(ge) 別地區、個(ge) 別學校利用暑期組織集體(ti) 補課、講授新課或提前開學。
時下,各地中小學陸續開啟暑假模式。很多地方嚴(yan) 格執行“雙減”政策,讓中小學生過一個(ge) 快樂(le) 、有意義(yi) 的長假。內(nei) 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五塔寺東(dong) 街小學開展“快樂(le) 迎暑期 安全不放假”主題教育活動,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與(yu) 防範危險能力;江蘇省連雲(yun) 港市一些遊泳館為(wei) 中小學生提供暑期遊泳培訓,讓學生在提高身體(ti) 素質的同時,度過快樂(le) 暑假;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區舉(ju) 辦“快樂(le) 暑假科技實踐”少年科技夏令營,對中小學生進行機器人、無人機編程教學及實踐體(ti) 驗,激發學生對科技的興(xing) 趣……
“我雖然看不見這個(ge) 世界,但音樂(le) 是我心中的光。”前不久,全國第一名盲人聲樂(le) 碩士——張晨從(cong) 安慶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ye) 。今年9月,她將回到曾經從(cong) 教14年的安徽省安慶市特殊教育學校,繼續執教,為(wei) 更多“特殊”孩子帶去音樂(le) 的快樂(le) 。
黨(dang) 和國家高度重視殘疾人教育。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高質量的特殊教育體(ti) 係初步建立,適齡殘疾兒(er) 童義(yi) 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7%。改善特殊教育辦學條件,加大特殊教育專(zhuan) 業(ye) 教師配備,增加財政投入。
“感謝國家助學貸款,讓我順利完成了4年學業(ye) !”前不久,小李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參加了中國人民大學的畢業(ye) 典禮。小李來自貴州省偏遠山區,201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由於(yu) 父親(qin) 患重病,家庭負擔重,小李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學費得到了解決(jue) 。
設立國家助學貸款,從(cong) 製度上保障每一名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近年來,我國不斷提升國家助學貸款的額度。2021年,全國脫貧家庭輟學學生數量持續保持動態清零。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展望未來,更多的民生紅利漸次釋放,更美的民生畫卷徐徐鋪展,將溫暖億(yi) 萬(wan) 人民的心田。我國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為(wei) 人民生活安康托底,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20日 0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