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雙減”一周年 河北亮出成績單

發布時間:2022-07-20 14:39:00來源: 人民網-河北頻道

  人民網石家莊7月19日電 (袁誌廣)義(yi) 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從(cong) 5000多家減少到現在4家,且全部為(wei) 非營利性機構,校外培訓監管五支隊伍逐步建立;

  義(yi) 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實現100%全覆蓋,課後服務內(nei) 容不斷豐(feng) 富,“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推進;

  所有義(yi) 務教育學校出台作業(ye) 管理辦法,所有學校實現每周1天無作業(ye) 日,學生作業(ye) 量明顯減少……

  梳理過去一年“雙減”工作,河北教育部門總結出這樣一份成績單——

  先後製發40餘(yu) 個(ge) 配套文件

  國家“雙減”政策發布後,河北以省委、省政府兩(liang) 辦名義(yi) 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方案》,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shu) 組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方案工作清單》,明確部門職責、任務分工、完成時限,係統推動“雙減”任務落實。

  在《實施方案》的基礎上,先後製發40餘(yu) 個(ge) 配套文件,涵蓋了課堂教學、作業(ye) 設計、課後服務、校外培訓治理等方方麵麵的措施辦法,為(wei) 圓滿完成國家規定任務創造了條件。

  校外培訓治理五支隊伍逐步健全

  聯合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廳等九部門組成省級校外培訓執法工作組,使校外培訓治理各項工作真正有人抓、有人管,把教育行政處罰等措施落到實處。

  成立了河北省義(yi) 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項目分類鑒別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聘任139名學科專(zhuan) 家為(wei) 河北省義(yi) 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項目分類鑒別專(zhuan) 家庫成員,負責全省學科鑒別指導工作。

  組建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教育教學專(zhuan) 家指導隊伍,通過主動服務,提高機構培訓質量,引導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按要求規範辦學。

  優(you) 選優(you) 聘205名省級“雙減”工作社會(hui) 監督員,組建“雙減”工作社會(hui) 監督員隊伍,讓社會(hui) 監督真正成為(wei) “雙減”落地生根的有力抓手。

  選聘329名省級“雙減”工作信息員,組建“雙減”工作社會(hui) 信息員隊伍,及時發現和總結各地“雙減”工作好經驗好做法,加強“雙減”工作正麵宣傳(chuan) 報道。市、縣參照省級層麵“五支隊伍”建設做法,分別組建了“五支隊伍”,不斷強化對校外培訓的監督、指導和檢查工作。

  學生作業(ye) 時長明顯得到控製

  作業(ye) 管理機製不斷健全。從(cong) 統籌、設計、布置、批改、監管指導等多方麵完善作業(ye) 管理,建立作業(ye) 校內(nei) 公示、審核管理和質量評價(jia) 製度,合理調控作業(ye) 結構。目前,全省所有義(yi) 務教育學校均出台作業(ye) 管理辦法,建立了作業(ye) 校內(nei) 公示製度。

  作業(ye) 總量時長得到明顯控製。全省基本落實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shu) 麵家庭作業(ye) ,三至六年級每天書(shu) 麵作業(ye) 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鍾,初中不超過90分鍾的要求,實行了每周1天無作業(ye) 日,學生作業(ye) 明顯減少。

  作業(ye) 設計質量穩步提高。河北省教育廳教科院研究製定了義(yi) 務教育階段12個(ge) 學科作業(ye) 設計與(yu) 實施指導意見。各地積極探索,普遍試行分層、彈性和個(ge) 性化作業(ye) ,推動作業(ye) 由量變達到質變。

  課後服務三個(ge) “全覆蓋”

  深化課後服務全覆蓋實施。目前,全省開展課後服務的義(yi) 務教育學校達到100%,實現了義(yi) 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服務時間全覆蓋。

  謀劃課後服務全方位發展。年初製定了《河北省義(yi) 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提質增效工作方案》,要求按照管理規範化、形式多樣化、內(nei) 容豐(feng) 富化、資源共享化的“四化”標準,不斷提升課後服務保障水平和服務質量,從(cong) 而實現“三個(ge) 延伸”,即:將服務內(nei) 容由看護、輔導完成作業(ye) 和常規課外活動,向開展更加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進行高質量的作業(ye) 指導、提供午餐午休服務等延伸;將服務形式由校內(nei) 活動向校內(nei) 外結合延伸;將服務時間由工作日向周末、假期延伸。工作方案內(nei) 容共涉及5個(ge) 方麵、15個(ge) 要點、22項重點任務。

  強化課後服務典型示範引領。為(wei) 了實現對各地課後服務工作的示範引領作用,河北省實施了“課後服務三年行動計劃”,計劃用三年時間,為(wei) 全省培樹一批課後服務示範縣,為(wei) 全省每個(ge) 縣培樹一批課後服務示範校。目前,已開展的第一、第二批示範創建活動,共遴選出了48個(ge) 示範縣和409所示範校,正在發揮典型引路作用,提升區域課後服務質量。

  打造課後服務品牌工作抓手。其中,“燕趙雙減在行動”自5月25日啟動以來,教育部門組織全省1.4萬(wan) 多所義(yi) 務教育學校,先後直播了6期“信仰之旅進校園”、5期“心靈之約校園行”、5期“創新服務雲(yun) 論壇”、3期“課後服務雲(yun) 展播”,單次最高觀看人次1700萬(wan) ,合計19次直播活動,一個(ge) 多月時間總共觀看人次近1億(yi) ,有力推動了全省中小學課後服務的普及和開展。同時,持續推進“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創新課後服務形式和內(nei) 容。

  學校辦學質量持續提升

  持續推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各地不斷深化義(yi) 務教育辦學模式改革,推行集團化辦學、學區製管理、學校聯盟、委托管理、城鄉(xiang) 學校結對幫扶等辦學模式,優(you) 質教育資源覆蓋範圍不斷擴大。

  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從(cong) 深入學校聽課調研情況看,學校課堂教學模式普遍改革,啟發式、引導式教學已成主流,課程結構和教學內(nei) 容得到優(you) 化,學生主體(ti) 性增強,課堂參與(yu) 度、活躍度深,思維得到拓展,課堂教學質量提升。

  考試進一步規範。河北省在全國率先印發《義(yi) 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規定》,對義(yi) 務教育學校考試時間、命題、組織、方式、成績及學生評價(jia) 等進行全麵規範,降低考試壓力,深化評價(jia) 改革。

  義(yi) 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隻剩4所

  堅持嚴(yan) 格審批與(yu) 壓減存量相結合。一律不再審批學前教育校外培訓機構和中小學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暫停審批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大力壓減已有培訓機構。全省5092所義(yi) 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中,注銷1743所,轉非學科類3345所,壓減率99.9%,剩餘(yu) 4所全部轉為(wei) 非營利性學科類培訓機構。

  嚴(yan) 格規範機構辦學。紮實有效開展學科類治理“回頭看”工作,對原麵向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全麵排查;規範非學科機構辦學行為(wei) ,出台了體(ti) 育類、文化藝術類、科技類等非學科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明確了舉(ju) 辦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政策要求。

  持續推進全國監管平台的應用,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yu) 服務綜合平台機構審核進展的通知》,抓牢抓實機構資質審查、預收費監管、收費行為(wei) 規範等重點工作,推動校外培訓監管走深走實。

  不斷加強社會(hui) 監督。充分發揮省市縣三級“雙減”社會(hui) 監督員的作用,主動發現違規培訓問題,讓社會(hui) 監督成為(wei) “雙減”落地生根的有力抓手,並為(wei) “雙減”正麵發聲,為(wei) 教育正麵發聲。

  多方發力 確保“雙減”落地落實

  壓實學校責任。堅持校外治理、校內(nei) 協同,明確中小學校長作為(wei) “雙減”工作第一責任人,凡發現參加學科類校外培訓學生較多的學校,逐一約談校長,督促其從(cong) 學校內(nei) 部查找原因、及時整改。

  建立負麵清單。梳理製定《河北省義(yi) 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機構禁止性事項負麵清單》,從(cong) 培訓時間、培訓內(nei) 容、財務收費等方麵明確“二十五不得,二十嚴(yan) 禁”,按照清單嚴(yan) 查違規行為(wei) 。公布省市縣三級舉(ju) 報電話,發動群眾(zhong) 提供線索,壓實鄉(xiang) 鎮(街道)治理無證無照機構責任,先後查處隱蔽性學科類培訓“變異”行為(wei) 33起,全部進行了處理。

  加強宣傳(chuan) 引導。印發《致全省中小學生的一封“雙減”公開信》,組織中小學生家長簽署《家長“雙減”承諾書(shu) 》,引導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念,切實履行家庭教育責任,營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圍,與(yu) 學校形成協同育人合力,校內(nei) 校外雙向發力,打好“雙減”組合拳。

  2021-2022年,河北省財政廳先後籌措落實省以上義(yi) 務教育階段補助經費164.9億(yi) 元、160億(yi) 元,其中公用經費75.9億(yi) 元、76億(yi) 元,用於(yu) 學校保運轉相關(guan) 支出和開展課後服務所發生的水電費、耗材、勞務等相關(guan) 支出,有力支持了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開展課後服務。

  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積極配合省教育廳做好“營轉非”工作,大力壓減學科類培訓機構數量的同時,不斷加大教育培訓類廣告監測力度,實時對全省931家媒體(ti) 機構發布校外培訓廣告情況進行專(zhuan) 項監測;在全省範圍內(nei) 全麵推行《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發放材料1.2萬(wan) 餘(yu) 份,依法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收費檢查,切實維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河北省體(ti) 育局等部門主動承擔規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責任。2021年底,省體(ti) 育局聯合省教育廳印發《河北省非學科(體(ti) 育類)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試行)》,並主動擔負起非學科(體(ti) 育類)校外培訓機構的審批和監管職責;2022年5月,河北省教育廳會(hui) 同省文旅廳、省科技廳陸續出台了文化藝術類和科技類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完善了非學科類培訓機構設置標準和審批流程。

  河北省發改委、省人社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司法廳、省委編辦等部門積極發揮了“雙減”職能作用。各部門主動配合教育行政部門,建立了財政基本保障、家庭適當分擔的課後服務經費保障機製。在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管理、無證無照違規培訓查處、培訓機構登記、執法隊伍建設等方麵積極協同開展工作,有效推進了“雙減”各項保障政策的出台和落實。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