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路橋:“智”理有方 居民安樂
“早就聽說社區裏有個(ge) ‘社小智’,用了一次確實好使。”日前,剛住進台州路橋區水天一色小區的新路橋人小陳,看到樓梯間一個(ge) 損壞的燈泡,便拿出手機進入“社小智”線上報料,“真沒想到,下樓買(mai) 個(ge) 菜的工夫,物業(ye) 就把燈泡換好了,真給力!”這樣的便利體(ti) 驗,讓小陳點讚。
融合型大社區大單元存在人戶分離占比高、人員流動性強、治理難度大等問題。路橋區和興(xing) 社區常住人口約1.15萬(wan) 人,而水天一色小區是社區裏麵規模較大的居民區之一。近幾年,針對高空拋物、外牆脫落等問題,小區居民要求加強管理的呼聲很高。
“線上+線下”織密治理“一張網”。和興(xing) 社區創新研發“社小智”數字化應用場景,推出活動大廳、居民會(hui) 客廳、微心願等板塊,為(wei) 居民提供“一站式、全鏈條”服務。同時,原先在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設置的“一崗受理”服務廳、鄰裏議事會(hui) 、心理驛站、助殘愛心坊等實體(ti) 功能也搬到了“線上”,所有注冊(ce) 居民都能通過手機隨時參與(yu) 社區大小事。
“現在水天一色小區內(nei) 信息化管理元素比比皆是,比如機器人自動巡邏和製高點鷹眼,就有效破解了小區高空拋物難以溯源的難題,杜絕了此類現象的發生。”和興(xing) 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陳雲(yun) 聰表示,通過黨(dang) 建統領、整體(ti) 智治,居民獲得感更強。
數字化賦能和興(xing) 社區基層治理蝶變升級,正是路橋區積極推進融合型大社區大單元治理的一個(ge) 縮影。當前,該區建強社區治理“大腦”,以路橋區路北街道和興(xing) 社區、五洋社區以及路橋街道人峰社區、河西社區為(wei) 試點,通過社區運行模式創新,打造幸福感十足的融合型社區。
今年3月,人峰社區服務綜合體(ti) 被評為(wei) 台州市首批三星級“鄰距裏”社區服務綜合體(ti) 。在該社區,服務綜合體(ti) 全天候免費開放,配備“春暖花開”谘詢師、共享縫紉角、和合書(shu) 屋、互動科普體(ti) 驗館等豐(feng) 富資源,居民隻需跑一地,就可以享受“一站式”暖心服務。
做好黨(dang) 群聯動,是路橋區推進融合型大社區大單元治理的一大“法寶”。今年,圍繞老舊小區改造這一社區年度重點幹事清單項目,人峰社區充分發揮黨(dang) 總支堡壘作用,做深做細民情征集、現場協調、民主協商等工作,解決(jue) 各類矛盾糾紛50多件,順利完成南洋新村、金橋花園、蘇家苑等3個(ge) 老舊小區的改造施工,提升了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
“我們(men) 還總結形成‘人為(wei) 本·zhi為(wei) 峰’的‘五zhi’黨(dang) 建工作法,通過機製、智慧、治理、誌願和品質的有效整合,實現線上線下聯動治理,構建現代化、智能化社區治理模式。”人峰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陸偉(wei) 斌說。
當前,路橋區聚焦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dang) 委、小區黨(dang) 支部、樓幢黨(dang) 小組工作體(ti) 係,建強城市黨(dang) 建塔群。以小區黨(dang) 建“功能單元”為(wei) 切入點,全方位打造集黨(dang) 員活動、協商議事、收集民意、綜合服務為(wei) 一體(ti) 的“紅色會(hui) 客廳”26個(ge) ,為(wei) 社區群眾(zhong) 解決(jue) 民生實事1000多件,推動建成“五好雙強”小區32個(ge) ,全麵激活“紅色細胞”,為(wei) 居民幸福生活“加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