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自貿長沙片區築就改革開放新高地

發布時間:2022-07-25 16:13:00來源: 湖南日報

  7月22日,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在廣州召開研究成果發布會(hui) ,發布“2021至2022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製度創新指數”。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排名全國第27名,較去年綜合排名躍升了6位。

  今年來,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全麵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貫徹落實“強省會(hui) ”戰略,在打造全球高端裝備製造業(ye) 基地、內(nei) 陸地區高端現代服務業(ye) 中心、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和中部地區崛起增長極的道路上持續加速,堅決(jue) 扛起“為(wei) 國家試製度、為(wei) 地方促發展、為(wei) 人民增福祉”的重任。

  製度創新破題

  ——累計形成製度創新成果47項,33項入選省級第一批製度創新成果

  盛夏時節,烈日炎炎。走進長沙國際郵件互換局,一派忙碌。傳(chuan) 送帶上,一件件快件包裹經查驗後放行,被送至全球各地。

  “在物流口岸、郵政、海關(guan) 、商務等部門的共同推動下,長沙在全國率先探索實施國際郵件、國際快件、跨境電商業(ye) 務集約式發展新模式,將3個(ge) 場所和3套監管係統合而為(wei) 一,實現了從(cong) 換場地到換界麵、從(cong) 搬貨物到搬數據的轉變,產(chan) 生降本、增效、促發展的創新效果。”長沙片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每單查驗時間從(cong) 一分鍾壓縮到20秒,通關(guan) 時間平均壓縮近50%。日處理能力從(cong) 5萬(wan) 件提升到30萬(wan) 件。

  去年底,“‘郵快跨’業(ye) 務集約發展模式”被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級聯席會(hui) 議簡報引用,吸引全國關(guan) 注。依托便利化通關(guan) 模式,2021年,長沙片區完成跨境電商交易額110.08億(yi) 元,增長71.74%。

  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長沙片區以深層次改革促進更高水平開放,以全方位開放促進更高層次創新,形成了一批可推廣、可複製的經驗。

  在全國率先建立跨境電商人才培訓評價(jia) 體(ti) 係、全國率先完成易貨貿易首單試單、建立中非跨境人民幣中心……自獲批以來,長沙片區製度創新已實施107項,實施率達94.69%;累計形成製度創新成果47項,33項入選省級第一批製度創新成果,16項擬作為(wei) 省級複製推廣經驗,4項擬申報國家級複製推廣經驗。

  產(chan) 業(ye) 集群聚勢

  ——係統謀劃全產(chan) 業(ye) 鏈集成創新,力推轉型升級

  4月29日,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融資租賃改革試點單位湖南星城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和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融資租賃方式聯合推動工程機械設備出口RCEP成員國的融資租賃首期合同成功簽署,首期投放資金1000萬(wan) 元,租期為(wei) 24個(ge) 月。

  融資租賃實質上是一種分期付款,采用融資租賃可以減輕企業(ye) 在購買(mai) 設備初期一次性大額支付的資金壓力。

  近年來,我國逐步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產(chan) 銷國和存量市場,但工程機械企業(ye) 融資渠道單一、境外回款周期較長等堵點難點不容忽視。本次試點業(ye) 務以探索融資租賃賦能工程機械設備出口為(wei) 切入點,以湖南自貿試驗區融資租賃公司、裝備製造業(ye) 企業(ye) 、境外承租企業(ye) 為(wei) 試點主體(ti) ,賦能工程機械設備產(chan) 品出口,拓展企業(ye) 境外融資渠道,快速提升企業(ye) 回款率,服務裝備製造業(ye) 企業(ye) 拓展國際市場。

  工程機械是長沙的一張名片,長沙片區圍繞打造全球高端裝備製造業(ye) 基地的目標,係統性謀劃全產(chan) 業(ye) 鏈集成創新,創新推行“資源協同化、評估標準化、實施精準化”方式,孵化智能製造優(you) 秀場景和示範工廠,探索區域製造業(ye) 智能化轉型新模式。

  通過探索區域製造業(ye) 智能化轉型新模式,全省獲批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16個(ge) 、智能製造綜合標準化與(yu) 新模式應用項目27個(ge) ,試點示範和專(zhuan) 項項目數居全國前列。長沙片區工程機械行業(ye) 規模實現了從(cong) 800億(yi) 元到1600億(yi) 元的曆史性跨越式發展。

  此外,在全國率先推行知識產(chan) 權“前置保護”新模式、全國率先探索“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標準化模式”“一碼集成”規範涉企檢查等一批製度創新成果落地,成為(wei) 長沙不斷引導製造業(ye) 轉型創新和能級提升的重要抓手。

  營商環境賦能

  ——上半年新引進重大項目37個(ge) ,兌(dui) 付人才政策資金超億(yi) 元

  “以前我們(men) 要去海關(guan) 、科技、公安3個(ge) 單位辦證,現在可享受一站式服務了,長沙對我們(men) 外國友人,真的很友好!”奧地利專(zhuan) 家斯蒂芬歐寧格已在中國工作7年,今年,他被獵頭公司“挖”到長沙工作。近日在湖南自貿試驗區外國人來華工作一站式服務中心,他情不自禁地為(wei) 長沙的對外服務豎起大拇指。

  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不斷優(you) 化政務服務流程,在全國首創外國人來華工作一站式服務中心,整合科技、公安和海關(guan) 3個(ge) 部門的辦事窗口,外國人來華所需國際旅行健康檢查證明書(shu) 、工作許可證、居留許可證“一窗式”受理,審批環節縮減約50%,審批時限由原來的30個(ge) 工作日壓縮至最快10個(ge) 工作日。

  高效、便捷的服務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國專(zhuan) 家來長工作,截至2021年底,全市A類高端外國專(zhuan) 家數量同比增長超100%。

  長沙片區出台人才集聚發展若幹措施,從(cong) 加速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海外人才、推進海外人才出入境和居留便利、強化人才工作生活保障等10個(ge) 方麵提出45個(ge) 政策點,構建“吸引—培育—服務”的人才政策鏈。

  2022年1至6月,長沙片區新引進重大項目37個(ge) ,投資總額525.9億(yi) 元,其中“三類500強”企業(ye) 投資項目11個(ge) 。預計實際使用外資1.28億(yi) 美元,同比增長90.03%。新設立企業(ye) 3826家,較去年同期增長81.84%,其中外商投資企業(ye) 16家。實現進出口總額590.21億(yi) 元,同比增長35.22%。

  目前,長沙片區現有高層次人才554人,新認定高層次人才133人,認定骨幹人才1950人,4.2萬(wan) 人通過人才新政落戶長沙,今年上半年兌(dui) 付政策資金超億(yi) 元,609名大學生發放實習(xi) 補貼159.88萬(wan) 元。(記者 唐璐 通訊員 黃超)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