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於民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chuan) 承曆史文化,維係民族精神。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全省考古工作的意見》,要以省文物局、省發改委等部門和太原市政府為(wei) 責任單位,建設山西考古博物館。我省將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實舉(ju) 措做好新時代文物工作,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采。讓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於(yu) 民,對教育引導社會(hui) 大眾(zhong) 特別是青少年了解山西深厚的曆史文化,凝聚發展山西、建設山西的文化共識,具有重要作用和深遠意義(yi) 。
“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要增強對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統籌好文物保護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貫徹‘保護為(wei) 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zhong)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指導、親(qin) 自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對文物工作作出百餘(yu) 次重要指示批示,一係列重要論述舉(ju) 旗定向,為(wei) 新時代文物工作擘畫了清晰的發展路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zhong) ”,彰顯了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文物保護觀。文物是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文化資源,保護好、傳(chuan) 承好曆史文化遺產(chan) 是對曆史負責、對人民負責。我省是文物資源富集的大省,也是全國與(yu) 八路軍(jun) 、紅軍(jun) 東(dong) 征等有關(guan) 文物遺存最完整、最豐(feng) 富的省份。近年來,我省文物保護利用與(yu) 改善人居環境、發展紅色旅遊、培育特色產(chan) 業(ye) 有機結合,文物事業(ye) 得到很大發展,文物保護、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斷提高,走出了一條符合省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不斷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博物館展示文物保護成果,讓璀璨文明、曆史溫度可感可觸,推動傳(chuan) 統文化精髓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我省前不久印發《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實施方案》,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文物、博物館工作的重要論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推進新時代全省博物館改革工作,全方位推動我省博物館事業(ye) 高質量發展。支持山西考古博物館、山西古建築博物館等特色化發展,加大對中小博物館的支持力度,盤活基層博物館資源,將極大推動我省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zhong) 。
曆史文化遺產(chan) 活態保護是最好的選擇,也是讓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於(yu) 民的最佳模式。平遙古城、榆次後溝等就是堅持以一種充滿“煙火氣”的形式活態傳(chuan) 承和發展;太原市依托富含文化內(nei) 涵的古建築、古遺存,科學布局、大力打造市民身邊的博物館,將一座座博物館辦在百姓家門口……提高曆史文化遺產(chan) 保護能力和水平,統籌推進不同地域、不同層級、不同屬性、不同類型博物館發展,提高展陳質量,把珍貴文物藏品完美呈現給人民,推動博物館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把“殿堂”變“課堂”,大有可為(wei) 。
新形勢需要新擔當、呼喚新作為(wei) 。新的征程上,統籌好文物保護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城市開發建設,進一步加強考古工作,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讓文物活起來,我們(men) 就一定能夠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高質量發展之路。(徐補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