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椒江:合力打造幸福現代社區
“我們(men) 在小程序上發布冰箱等家電維修需求後,新景社區牽頭召集,馬上就有黨(dang) 員誌願者認領需求,聯係了台州職業(ye) 技術學院,帶著11名電氣專(zhuan) 業(ye) 學生上門幫助維修了43件家電,真是太貼心啦。”近日,台州市椒江區葭沚街道新景社區頤景名苑住戶林青青感謝道。
聚焦社區現代化建設,椒江區堅持黨(dang) 建引領、全域推進,不斷完善社區大黨(dang) 委、小區黨(dang) 支部、樓棟黨(dang) 小組、黨(dang) 員中心戶的四級組織體(ti) 係,構建共享共治現代社區治理新格局。
聯盟單位“搭把手” 社區大黨(dang) 委“強肌體(ti) ”
“海門街道商務中心硬件設施老舊、低小散企業(ye) 占比高,結對的行政執法、市場監管等部門,積極幫助改善樓道環境、規範經營秩序,樓宇麵貌大為(wei) 改觀,入駐率提升了20%。”椒江區海門街道組織委員盛鑫鑫表示。
常態化建立定期議事、聯係溝通、雙向服務製度,社區“大黨(dang) 委”每季召開全體(ti) 委員會(hui) 議,做到大事共議、要事共決(jue) 、實事共辦、急事共商,共同研究聯盟內(nei) 黨(dang) 建工作有關(guan) 事宜。聯盟內(nei) 成員單位配合社區做好區域內(nei) 社會(hui) 性、群眾(zhong) 性、公益性工作,在開放活動場所、提供資源支持、開展社區培訓、提供專(zhuan) 業(ye) 指導、參與(yu) 公益服務等方麵參與(yu) 社區建設,積極履行職責。
搭建幹群“連心橋” 小區黨(dang) 支部“有標準”
椒江區雲(yun) 健小區是老式樓梯房,不少老人年紀大了,爬樓梯不方便。
在小區“黨(dang) 建會(hui) 客廳”的“懇談夜”活動中,“空中老人”黃兆滿提出希望安裝電梯的建議。在小區黨(dang) 支部的牽頭下,大家共同出謀劃策,申請了政府補助,實現了加裝電梯。“現在電梯安好了,我們(men) 養(yang) 老也舒服多了!”黃兆滿連連為(wei) “黨(dang) 建會(hui) 客廳”叫好。
為(wei) 更好規範小區黨(dang) 建,椒江進一步明確了小區黨(dang) 支部、黨(dang) 建指導員、黨(dang) 建陣地等6方麵工作標準。居民黨(dang) 員達3人以上的小區應當成立小區黨(dang) 支部,提倡小區業(ye) 委會(hui) 主任和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一肩挑”。每名黨(dang) 建指導員聯係不超過3個(ge) 小區。“黨(dang) 建會(hui) 客廳”麵積一般應達100平方米以上,設立專(zhuan) 屬logo,具備“會(hui) 鄰裏、匯活動、惠生活、慧書(shu) 屋、薈展示”等五項功能,為(wei) 小區居民提供協商議事、學習(xi) 教育、娛樂(le) 休閑的好去處。
鄰裏關(guan) 係“甜蜜蜜” 樓棟黨(dang) 小組“樂(le) 融融”
說到樓棟黨(dang) 小組,家住椒江區白雲(yun) 街道中心怡苑小區11號樓的何佳歡充滿了感激之情。
2020年,何佳歡全家居家隔離時,6個(ge) 月大的女兒(er) 突然高燒不退,連水都喝不下去。人出不去,醫生也進不來,全家人一籌莫展之時,她想起樓棟黨(dang) 小組,懷著試試看的心情,她發出了微信求助。
樓棟長龐曉陽看到後,立即幫忙聯係了社區衛生院醫生,遠程視頻就醫。隨後,3樓的黨(dang) 員小張送藥上門,孩子病情得到緩解。之後,他們(men) 還多次問起,一直關(guan) 心著孩子的病情。“整棟樓就像大家庭,困難麵前互幫互助,真的很讓人感動。”何佳歡說。
為(wei) 充分發揮黨(dang) 員在樓棟治理工作中示範帶動作用,該區在具有3名以上黨(dang) 員的樓棟建立樓棟黨(dang) 小組,不滿3名黨(dang) 員的樓棟建立聯合黨(dang) 小組,每個(ge) 黨(dang) 小組中設立黨(dang) 員樓長先鋒崗,並吸納業(ye) 委會(hui) 成員、物管人員、熱心居民加入樓棟“紅管家”隊伍,通過打造樓棟黨(dang) 建“連哨所”,共同做實社區治理“最後一公裏”。
營造共治“好氛圍” 黨(dang) 員中心戶“傾(qing) 力幫”
社區吹哨、黨(dang) 員報到,椒江全域開展黨(dang) 員中心戶“身份點亮”工程,在樓棟口、家門口張貼身份標識,亮明黨(dang) 員身份。
海門街道學誠小區樓前綠化帶裸露,既不美觀也不安全。在職黨(dang) 員陶偉(wei) 書(shu) 主動自費購置了草皮、遮陽棚、長桌椅,還聯動社區修複了綠化。“居民交流驛站”煥然一新,成了大家乘蔭納涼的好去處。小區居民對在職黨(dang) 員工作讚不絕口。
向社區報到的在職黨(dang) 員,在線上即可認領文明新風踐行、民事糾紛調解等“十大崗位”。發現身邊問題、主動協調解決(jue) 、帶動共同參與(yu) 、補缺治理“盲點”,在職黨(dang) 員們(men) 變“服務項目被動安排”為(wei) “身邊小事主動出擊”。
目前,椒江已有6300餘(yu) 名黨(dang) 員中心戶點亮身份,共幫助群眾(zhong) 解決(jue) “身邊小事”2200餘(yu) 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