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山東:創新為魂,高質量發展動力正澎湃

發布時間:2022-08-02 14:33:00來源: 人民網-山東頻道

  強大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創新力,是新時代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省建設的“牛鼻子”。 山東(dong) 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hui) 上明確提出“十大創新”,以科技研發、人才引育、產(chan) 業(ye) 生態等創新為(wei) 抓手,立足長遠發展,既聚焦2022年目標任務,也著力為(wei) 山東(dong) 一季度“開門紅”和上半年經濟社會(hui) 平穩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十年磨一劍,天辰齊翔尼龍新材料項目攻克“己二腈”卡脖子難題,以民族自有技術扼住“尼龍產(chan) 業(ye) 鏈的咽喉”;煙台黃渤海新區起跑,八角灣新城率先突破,全麵建設國際化人才集聚高地,創新型產(chan) 業(ye) 孵化基地的樂(le) 章正在澎湃,聞名全國的“菜籃子”濰坊又率先吹響了打造“中華預製菜產(chan) 業(ye) 第一城”的號角……

  滴水入海,萬(wan) 眾(zhong) 同頻。正是發生在齊魯大地上的這些新變化、新氣象,凝聚為(wei) 創新引領產(chan) 業(ye) 、增強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創新力,培育出山東(dong) 強省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尼龍66”吃上國產(chan) “麵粉”,帶動千億(yi) 級新材料產(chan) 業(ye) 集群——

  科技創新“鏈”起產(chan) 業(ye) 新格局

  7月31日晚,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發出公告:“天辰齊翔新材料有限公司尼龍新材料項目(一期)繼丙烯腈裝置、己二胺裝置成功開車後,20萬(wan) 噸/年己二腈裝置順利打通全流程,開車成功並產(chan) 出己二腈優(you) 級產(chan) 品。”

  當日,己二腈投產(chan) 成功儀(yi) 式在淄博市舉(ju) 行。這意味著國內(nei) 首個(ge) 采用民族自有技術開創己二腈工業(ye) 化生產(chan) 的標誌性成功,對補齊我國尼龍產(chan) 業(ye) 鏈短板,助推高端尼龍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yi) 。

  “我們(men) 能生產(chan) 尼龍66,但不能生產(chan) 己二腈,這是我國尼龍66產(chan) 業(ye) 曾經麵臨(lin) 的嚴(yan) 峻局麵。”中國化學天辰齊翔常務副總經理柴永峰將這一難題打比方為(wei) “能蒸饅頭,但卻沒有麵粉”。

  “尼龍66”在我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許多人對己二腈並不了解,但說起尼龍(聚酰胺)則家喻戶曉。尼龍66作為(wei) 聚酰胺材料家族中的高端新材料,憑借其優(you) 良的耐熱性、抗強衝(chong) 擊的特殊性能,特別適用於(yu) 如飛機、戰鬥機等特種輪胎、降落傘(san) 、發動機等領域,是國防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也被廣泛應用於(yu) 民用絲(si) 、工業(ye) 絲(si) 、航空航天等領域。”柴永峰介紹。

  己二腈是生產(chan) 尼龍66的核心原料,也是中美貿易中完全依賴進口的化工原料,被市場稱為(wei) “尼龍產(chan) 業(ye) 鏈的咽喉”。天辰齊翔尼龍新材料項目正是瞄準這一“卡脖子”問題而上馬的重大項目。

  目前,我國化工產(chan) 業(ye) 主要生產(chan) 基礎原料,處於(yu) 產(chan) 業(ye) 鏈的中低端,在高端領域尚有較多“卡脖子”技術瓶頸,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學品仍需大量進口,這已成為(wei) 製約我國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突出短板。

  良好的產(chan) 業(ye) 生態是集聚產(chan) 業(ye) 、催生創新的土壤,而產(chan) 業(ye) 生態好不好主要看產(chan) 業(ye) 鏈的完整性、產(chan) 業(ye) 集群的協同性。今年,山東(dong) 實施產(chan) 業(ye) 生態創新行動計劃,聚焦“全鏈條”薄弱環節和“卡脖子”關(guan) 鍵技術精準發力。

  淄博作為(wei) 全省唯一的全國老工業(ye) 城市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示範區,天辰齊翔尼龍新材料項目在投產(chan) 成功隻是一個(ge) 開端。

  2022年,作為(wei) 山東(dong) 省製造業(y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鏈主”企業(ye) 及淄博市城市合夥(huo) 人,,天辰齊翔已經圍繞己二腈及係列新材料項目規劃了一個(ge) 龐大的高端化工新材料產(chan) 業(ye) 集群。預計未來10年內(nei) ,該項目將帶動形成總產(chan) 值千億(yi) 級的新材料產(chan) 業(ye) 集群,有效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在桓台,作為(wei) 當地氫能產(chan) 業(ye) “鏈主”的東(dong) 嶽集團,成為(wei) 唯一入選京津冀、上海、廣州、河北、河南五大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的企業(ye) 。

  經過35年創業(ye) 發展,這家集多個(ge) 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為(wei) 一身的國內(nei) 氟矽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已建成了完整的氟矽材料產(chan) 業(ye) 鏈和初具規模的產(chan) 業(ye) 集群。

  山東(dong) 省工信廳廳長張海波介紹,山東(dong) 已明確“鏈主”企業(ye) 112家,依托其加大產(chan) 業(ye) 鏈項目謀劃力度,持續完善“建鏈、補鏈、延鏈、強鏈”重點項目庫,形成“竣工一批、開工一批、儲(chu) 備一批、謀劃一批”的推進格局。

  2022年,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資源、資源服務企業(ye) ”的總體(ti) 思路,山東(dong) 圍繞“鏈主”企業(ye) 發起組建35個(ge) 產(chan) 業(ye) 鏈聯盟,深入推動上下遊產(chan) 業(ye) 、大中小企業(ye) 緊密協作、融通發展。力爭(zheng) 今年“十強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7%,優(you) 良產(chan) 業(ye) 生態的根基更加堅實。

  八角灣新城奏出創新樂(le) 章,全力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

  人才集聚“孵”出科創新高地

  炎炎盛夏,走進總建築麵積330萬(wan) 平方米,總投資超過260億(yi) 元的八角灣國際科創中心項目現場,塔吊林立、機械轟鳴,一片忙碌景象。

  作為(wei) 煙台市“12335”中心城區建設格局的重要一極,這裏正在融入“五城”交響的旋律中奏出創新活力的樂(le) 章。

  “目前,科創中心布局了八角灣實驗室裝備與(yu) 材料研究中心、山東(dong) 省產(chan) 研院(煙台)等專(zhuan) 業(ye) 孵化運營機構,儲(chu) 備項目達70多個(ge) 。項目建成後,將助力八角灣新城打造成為(wei) 國際化人才集聚高地,創新型產(chan) 業(ye) 孵化基地。”八角灣科創中心工程建設部經理楊德誌介紹。

  新城之新,首在創新。人才培養(yang) 、科技研發、創新創業(ye) 融匯一體(ti) ,“1+2+2+N”科教協同創新體(ti) 係日漸清晰,不斷釋放強大的磁吸效應——

  煙台哈工程研究院建成投用,180人的教授專(zhuan) 家團隊,1250名碩士博士進駐校園;八角灣創新科技職業(ye) 學院年底全麵建成;煙台大學科教園區2023年9月招生開學;山東(dong) 建築大學產(chan) 學研基地2023年底建成;衛生健康職業(ye) 學院2024年建成投用。博士1000人、碩士3000人、本專(zhuan) 科生30000人,這座人才之城,將托起黃渤海新區發展的高度。

  高水平科創平台紛至遝來——

  山東(dong) 省農(nong) 科院膠東(dong) 創新中心、八角灣國際科創中心年內(nei) 投用;先進材料與(yu) 綠色製造山東(dong) 省實驗室、教育科技產(chan) 業(ye) 園2023年全麵建成;華為(wei) 、百度、騰訊等IT頭部企業(ye) 在這裏交匯,榮昌製藥、泰和新材、美瑞新材等上市公司研發總部先後落戶,為(wei) 高質量發展積蓄起強大動能。

  作為(wei) 山東(dong) 省首批啟動建設的四個(ge) 重點實驗室之一,煙台先進材料與(yu) 綠色製造山東(dong) 省實驗室,由煙台市政府與(yu) 中科院蘭(lan) 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合作共建,建設推進速度全省最快。在這裏,聚集了劉維民、方維海、蔣莊德、江雷、單忠德、彭孝軍(jun) 等材料和製造類頂級產(chan) 業(ye) 細分領域專(zhuan) 家——

  很多人問,這裏為(wei) 什麽(me) 能一下集聚6位院士?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吸引院士的核心因素之一就是煙台的產(chan) 業(ye) 結構,從(cong) 今年工業(ye) 貢獻增加值不難看出來,煙台已經成長為(wei) 我國工業(ye) 的一個(ge) 中流砥柱;另外就是得益於(yu) 黃渤海新區的科研環境,這裏既有實打實幹累積起來的產(chan) 業(ye) 基礎和發展自信,也有其獨特的轉型發展路徑。

  現在的黃渤海新區,在材料領域有萬(wan) 華化學、泰和新材、正海磁材等“大而專(zhuan) ”龍頭企業(ye) 。在全市,建有376個(ge) 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台,實施280項科技攻關(guan) 項目,攻克海上衛星發射、尼龍12、紅斑狼瘡新藥等一批關(guan) 鍵技術。加強重點領域人才培養(yang) ,今年新引進高層次人才4554人。

  今年上半年,1300家優(you) 質中小企業(ye) 納入全省優(you) 質企業(ye) 梯次培育庫,萬(wan) 華聚氨酯等65家企業(ye) 的96個(ge) 技術創新項目入選省第一批技術創新項目。

  “把創新作為(wei) 新舊動能轉換的動力之源,加快建設八角灣創新區、環磁山國際科研走廊、藍色智穀、裕龍島毗鄰區域產(chan) 業(ye) 人才聚集區等,打造麵向東(dong) 北亞(ya) 的國際科創高地,全力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煙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牟樹青介紹。

  “山東(dong) ‘十大創新’行動計劃將加強科技研發創新擺在首位,凸顯了科技創新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省科技廳副廳長潘軍(jun) 表示,在科技研發創新方麵,突出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平台賦能、發揮企業(ye) 創新主體(ti) 作用和優(you) 化創新創業(ye) 環境, 2022年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增長10%,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0%以上。

  “菜籃子”圍著“菜盤子”,領跑萬(wan) 億(yi) 級“預製菜”市場——

  資源稟賦“搶灘”產(chan) 業(ye) 新藍海

  “全國農(nong) 業(ye) 看山東(dong) ,山東(dong) 農(nong) 業(ye) 看濰坊”。作為(wei) 聞名全國的米袋子、菜籃子、肉案子、果園子和種子庫,濰坊又率先吹響了打造“中華預製菜產(chan) 業(ye) 第一城”的號角。

  近年來,即食、即烹、即熱、即配的預製菜成為(wei) 市場“新寵”。隨著產(chan) 業(ye) 迅速發展,全國各地紛紛加碼布局,一個(ge) 萬(wan) 億(yi) 級的市場新藍海正在開啟。

  在預製菜領域探索30餘(yu) 年的諸城得利斯集團,僅(jin) 今年,就研發出鹵肥腸、豬肚雞等70多種預製菜品。據了解,在第十四屆全運會(hui) 和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hui) 暨第八屆特奧會(hui) 上,得利斯的預製菜品被確定為(wei) 運動員供應食品。不僅(jin) 如此,今年冬奧會(hui) 上,其牛肉餡餅、豬肉芹菜灌湯水餃等9款預製菜品,又被確定為(wei) 北京冬奧村和延慶冬奧村用餐的供應食品。

  領跑預製菜產(chan) 業(ye) “新風口”,為(wei) 什麽(me) 是濰坊?

  目前,濰坊僅(jin) 在諸城市便有預製菜加工企業(ye) 556家,上市企業(ye) 2家,規上企業(ye) 產(chan) 值過百億(yi) ,形成涵蓋8大菜係、400餘(yu) 個(ge) 種類、1200餘(yu) 個(ge) 品種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目標是3年內(nei) 全市預製菜市場主體(ti) 達到3000家、產(chan) 業(ye) 規模突破3000億(yi) 元。

  作為(wei)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發源地的諸城,通過發展預製菜,讓“菜籃子”圍著“菜盤子”轉,把當地食品加工業(ye) 的基礎優(you) 勢激發出來,成為(wei) 延伸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打造供應鏈的有效手段,更成為(wei) 推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共同富裕的加速器。

  今年濰坊市“兩(liang) 會(hui) ”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把培強做大預製菜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創新提升“三個(ge) 模式”(即“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的重要突破口,大力促進資源要素向鏈主企業(ye) 集聚,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由鬆散布局向集聚發展轉變。

  濰坊領跑預製菜產(chan) 業(ye) ,也是山東(dong) 立足資源稟賦,統籌抓好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強化“龍頭”引領、園區聚合、平台互聯,在發展競爭(zheng) 中贏得主動的生動注腳。

  繼成功舉(ju) 辦中國預製菜產(chan) 業(ye) 發展大會(hui) 後,7月5日,“大國味道”全國預製菜產(chan) 業(ye) 生態平台在濰坊啟動,聚焦全國預製菜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通過上下遊產(chan) 業(ye) 互聯、專(zhuan) 業(ye) 分工明晰、產(chan) 銷及配套企業(ye) 相對集中的“加工產(chan) 業(ye) 帶”或“加工園區”,加快培育濰坊預製菜優(you) 勢產(chan) 區、核心企業(ye) 和優(you) 質供應基地,打造預製菜領域的“濰坊體(ti) 係”。

  當下,濰坊市各個(ge) 縣(市區),正在依托各自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向預製菜全麵發力。除了壽光的蔬菜、諸城市的肉類之外,高密市的麵食、青州市的清真菜、臨(lin) 朐縣的鵝肥肝等特色預製菜產(chan) 業(ye) 初具規模。

  (責編:鄭浦麗(li) 、邢曼華)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