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平修”三縣舉行綠色發展先行區協同推進會 讓生態產品實現真正價值
人民網平江7月30日電 通城縣的黃袍山油茶製品、紫蘇醬,平江的醬幹、火焙魚,修水的寧紅茶、小筍幹等農(nong) 副產(chan) 品擺滿了展台,不少來自外地的遊客在此駐足停留。7月29日,長江中遊三省“通平修”綠色發展先行區協同推進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平江專(zhuan) 場活動舉(ju) 行,三地共同發布了“通平修”全域生態旅遊經典線路圖。
“生態興(xing) 則文明興(xing) ,生態衰則文明衰。”專(zhuan) 場活動上,“通平修”三縣還共同簽署了2022—2023年度綠色發展協同推進實施要點備忘錄,三縣文旅景點、民宿、農(nong) 林產(chan) 品等以手繪地圖的形式對外進行推廣。
打造“通平修”綠色發展先行區
通城、平江、修水三縣地處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交界處,國土總麵積9791平方公裏,轄區內(nei) 人口260多萬(wan) 。黃龍山一腳踏三省,一山發三水,盤踞“通平修”交界處,三縣自然風光資源豐(feng) 富、紅色文化底蘊深厚。
但交通不便、產(chan) 業(ye) 基礎薄弱等原因,讓三縣振興(xing) 發展之路受到了製約。2021年9月長江中遊三省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共同簽署《長江中遊三省“通平修”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框架協議》,決(jue) 定三縣全域共建“通平修”綠色發展先行區。
根據協議製定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通平修”三縣地區生產(chan) 總值達到1300億(yi) 元,年均增長11%左右(2020年756億(yi) 元);人均生產(chan) 總值突破5萬(wan) 元;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0%;區域森林覆蓋率達到65%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
協議簽署近一年來,三縣圍繞雲(yun) 母材料、電子信息、食品飲品、礦產(chan) 建材等相似產(chan) 業(ye) ,建立了三縣行業(ye) 協會(hui) 對接機製,引導差異化布局、迭代化發展;成功組建湘鄂贛毗鄰地區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聯盟,已發售16萬(wan) 餘(yu) 張文化旅遊“一卡通”,確定4條鄉(xiang) 村旅遊精品線路,湘鄂贛天嶽幕阜山文化旅遊聯動區創建步伐不斷加快。
“建設‘通平修’綠色發展先行區,讓三地都有了發展方向和發展機遇。”平江縣委副書(shu) 記、縣長彭方建表示:依托“通平修”綠色發展先行區這個(ge) 合作平台,推動三地交通、社會(hui) 保障、旅遊的融合,實現與(yu) 通城、修水優(you) 勢抱團聯合招商、產(chan) 業(ye) 協調聯動發展,真正讓平江產(chan) 業(ye) 發展迎來新機遇。
“通平修”三地發展進入快車道
三縣共建綠色發展先行區中,綠色的定位引人關(guan) 注。通城、平江、修水正以幕阜山、羅霄山、九嶺山等區域為(wei) 重點,堅持環境保護聯防聯治、產(chan) 業(ye) 落地聯審聯查等協調機製,通過生態保護,加快生態修複,合力守護和建設好三縣共同的生態屏障。
同時,三縣正積極發展綠色產(chan) 業(ye) ,同打造全國知名的區域性無公害、有機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基地,共建共享“通平修”農(nong) 產(chan) 品通用品牌;強化“上下遊”“正反麵”等區域協調聯動機製,有效落實“河長製”“林長製”等工作,紮實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29日的專(zhuan) 場活動正是推進綠色發展的有效實踐與(yu) 落地,現場“通平修”三縣共同簽署2022—2023年度綠色發展協同推進實施要點備忘錄,共同發布“通平修”全域生態旅遊經典線路圖和三縣文旅景點、民宿、農(nong) 林產(chan) 品。
平江縣還與(yu)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簽訂《關(guan) 於(yu) 智力支持平江縣開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核算與(yu) 實現探索的框架協議》,與(yu) 市財政局、市融資擔保公司簽訂《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風險補償(chang) 金擔保協議》,與(yu) 農(nong) 業(ye) 銀行、農(nong) 發行、農(nong) 商行、太平洋保險公司等4家金融機構簽訂綠色金融授信合約。
九獅寨、穀雨煙茶、天藥堂、山潤茶油等4家企業(ye) 被命名為(wei) “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實踐創新基地。平江縣旅遊行業(ye) 協會(hui) 與(yu) 4家旅行社代表簽訂《環天嶽幕阜山生態旅遊度假經典線路“引客·通平修”協議》。
探索“通平修”三地發展新路徑
目前,“通平修”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三縣也在從(cong) “一體(ti) 化”的角度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從(cong) “一家親(qin) ”的高度規劃項目建設,從(cong) “一盤棋”的維度方便群眾(zhong) 辦事,抓住先行先試的機遇,打破行政區劃的藩籬,探索協同發展的新路徑。
“今天舉(ju) 辦此次專(zhuan) 場活動就是要紮實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推進生態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生態化,不斷探索政府主導、企業(ye) 和社會(hui) 各界參與(yu) 、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路徑。”嶽陽市委副書(shu) 記、市政府市長李摯表示:平江要充分發揮自身生態優(you) 勢,在探索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上突出平江特色、形成平江經驗、打造平江亮點。
活動現場,發布了平江縣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年度十大示範工程;啟用平江縣生態環境質量指數標準,啟動平江高端民宿住房價(jia) 格和環境指數聯動機製;平江縣為(wei) 歐陽誌雲(yun) 等政府顧問和政府專(zhuan) 家頒發聘書(shu) 。
據了解,去年以來,平江縣因地製宜確定了“生態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經濟化、經濟最大化”的工作思路,建立137種生態產(chan) 品目錄,儲(chu) 備230個(ge) 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項目,出台試點責任清單和年度十大示範工程,探索推出“礦山整合+資本引進”“生態修複+旅遊觀光”“種植基地+研學康養(yang) ”“舊居複興(xing) +整村推進”等多元化價(jia) 值轉化模式。
平江縣委書(shu) 記李勇說:“探索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既是責任所在,也是發展所需,更是民生所盼。平江縣將牢牢抓住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長江中遊三省‘通平修’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的戰略機遇,與(yu) 通城縣、修水縣同心同向、同力同行,共同探索將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的有效路徑,奮力打造國家次區域合作的典範和綠色發展的樣板。”
當天,該活動還圍繞建立健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GEP核算製度體(ti) 係建設與(yu) 實踐、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的麗(li) 水實踐與(yu) 探索等主題舉(ju) 辦了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理論與(yu) 實踐講座。(林洛頫、胡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