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判定足球越位有新“解”

發布時間:2022-08-04 14:2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國際足聯近日與(yu) 負責製訂和修改足球競賽規則的國際足協理事會(hui) 對越位規則進行澄清,並進一步解釋了其中“有意觸球”的判定。依據現有規則,防守球員做出“有意觸球”行為(wei) 後,處於(yu) 越位位置的進攻球員不應被判定為(wei) 越位;新的解釋明確,“有意觸球”是指防守球員通過傳(chuan) 控、解圍等可能性,嚐試獲得對球的掌控,即便不準確或不成功,也不影響“有意觸球”的事實行為(wei) 。相關(guan) 新解釋規則將於(yu) 2022—2023賽季開始實行。

  這是近期國際足聯針對足球越位判定的又一次新舉(ju) 動。國際足聯日前還宣布,在今年11月開幕的2022年卡塔爾男足世界杯上,將啟用半自動越位識別技術,以輔助裁判團隊。

  對越位的判斷以及圍繞判罰的爭(zheng) 議,曆來是綠茵場上的焦點之一。尤其是在攻防節奏越發緊張的當下,身處對方半場的進攻球員,在隊友出腳傳(chuan) 球的瞬間,是否比除對方門將外的其他防守球員以及足球更接近端線?要作出快速、精準判斷,十分考驗裁判功力。

  為(wei) 什麽(me) 要對“有意觸球”進行進一步解釋?在原有規則中,“有意觸球”並沒有明確定義(yi) ,由此人們(men) 對防守行為(wei) 的界定存在不同見解。國際足協理事會(hui) 舉(ju) 例稱,2021—2022賽季歐冠決(jue) 賽中,利物浦隊球員法比尼奧的防守動作屬於(yu) “有意觸球”,皇家馬德裏隊球員本澤馬接折射來球的進球,不應被判越位而被取消。此外,國際足協理事會(hui) 還列舉(ju) 了係列“有意觸球”標準,如足球從(cong) 遠距離傳(chuan) 來而球員對此有清晰視線,足球的運行速度並不快,運行方向並非不可預判,球員有時間做出協調的動作等。

  半自動越位識別技術又將如何應用?通過在球場頂棚下架設12台特製攝像機,追蹤球員的29處身體(ti) 點位,以平均每秒50次的速度發送數據,從(cong) 而實現對球員位置的精準判斷;在世界杯用球的內(nei) 部中心,放置傳(chuan) 感器,以每秒500次的頻率向視頻助理裁判傳(chuan) 輸數據,以實時捕捉足球的精準位置。在比賽中,處於(yu) 越位位置的進攻球員接到傳(chuan) 球的瞬間,半自動越位識別係統便會(hui) 向視頻助理裁判發出信號,並自動生成越位線、給出判罰建議。結合係統數據,視頻助理裁判做出判斷並告知主裁判。

  對規則進行澄清解釋、引入半自動越位識別技術,是為(wei) 了讓越位判定更準確、更快速。“我們(men) 注意到,裁判在觀看錄像回放、判定進球是否越位時,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毫厘之間的越位更是如此。”國際足聯裁判委員會(hui) 主席、前著名裁判科裏納說。在此之前,半自動越位識別技術已經在2021年的阿拉伯杯及世俱杯等國際足聯賽事中進行了測試,據統計數據顯示,在該技術支持下,視頻助理裁判檢查越位的平均時長從(cong) 超過70秒降至25秒左右。

  在足球運動發展史上,裁判角色從(cong) 無到有,其“工具箱”也在不斷“擴容升級”,目的是讓比賽更精彩。據國際足聯信息,從(cong) 1863年第一部足球運動競賽規則誕生,到19世紀90年代,還沒有“裁判”這一概念。而在裁判進入賽場後,逐漸配備了哨子、助理裁判、門線技術等“支援”。2018年,視頻助理裁判首次亮相世界杯,通過專(zhuan) 人觀看回放,對越位、點球、紅牌、進球等比賽關(guan) 鍵點作出判斷,成為(wei) 比賽之外的熱門話題。而今,更準確、更快速的越位判定手段,又將為(wei) 比賽帶來新看點。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