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淨土阿壩共植團結樹 雪山草地綻放幸福花

發布時間:2022-08-04 14:26:00來源: 人民網-四川頻道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地處川甘青交界地區,素有“治藏依托、蜀西關(guan) 鍵”之稱,是近90萬(wan) 藏、羌、漢、回等各民族同胞的共有家園,是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翻雪山、過草地的革命老區。長期以來,生活在這裏的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培育了披荊斬棘、砥礪奮進的精神財富,譜寫(xie) 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動人樂(le) 章。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阿壩州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引,深入貫徹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全麵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大力營造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氛圍,不斷推動新時代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

  堅持黨(dang) 的領導,是維護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根本政治保證。1953年建州以來,在黨(dang) 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阿壩全州各民族始終攜手並肩、風雨同舟,特別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8·8”九寨溝地震中,各族幹部群眾(zhong) 患難與(yu) 共、守望相助,全國人民無私援助、大力支持,在抗震救災、災後重建中湧現出無數感人事跡,成為(wei) 推動阿壩州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的強大動力。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黨(dang) 中央、四川省委的堅強領導下,阿壩州緊緊圍繞建設“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生態美麗(li) 、和諧幸福、富裕小康家園”的“一州兩(liang) 區三家園”戰略目標,將建設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作為(wei) 核心主幹,廣泛組織各族群眾(zhong) 、發動各方麵力量,全麵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像酥油糌粑一樣越揉越融合在一起。

  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管根本、利長遠的戰略舉(ju) 措。阿壩州地處藏羌彝民族走廊核心,千百年來各民族在這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創造了絲(si) 綢之路“河南道”的勃興(xing) 、茶馬互市的繁榮,成為(wei)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ti) 格局的生動縮影。近年來,阿壩州堅持把凝聚人心、增進團結作為(wei) 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組織建黨(dang) 10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係列慶祝活動,創新開展“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群眾(zhong) 教育、“愛國愛教愛家鄉(xiang) ”僧尼教育活動,大力宣傳(chuan) 黨(dang) 的民族宗教政策、國家法律法規和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典型,全麵激發各族群眾(zhong) 愛黨(dang) 愛國愛社會(hui) 主義(yi) 熱情。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與(yu) 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有機結合,深入開展“孝善和儉(jian) ”道德傳(chuan) 揚活動,全麵啟動“新家園、新生活、新風尚”示範建設,紮實推進中華民族視覺形象建設、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等工作,“三個(ge) 離不開”“五個(ge) 認同”思想深入人心。堅持把保護和傳(chuan) 承各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作為(wei) 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手段,頒布實施《阿壩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條例》等,攝製完成170集口述曆史專(zhuan) 題紀錄片,編輯出版《阿壩文庫》《中華羌族曆史文化集成》等,《辮子魂》《紅色土司》《阿壩一家人》等文藝作品斬獲大獎、反響熱烈,羌繡、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入選國家傳(chuan) 統工藝振興(xing) 目錄,切實增強了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的曆史自覺和文化自信,堅定了中華民族認同感。

  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物質基礎。過去的阿壩貧窮落後,屬於(yu) 集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地震災區、大骨節病區於(yu) 一體(ti) 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近年來,阿壩州聚焦“一收入兩(liang) 不愁三保障”目標,以“繡花”功夫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州13個(ge) 縣(市)、606個(ge) 貧困村提前摘帽,10.38萬(wan) 貧困人口順利脫貧,取得了整體(ti) 解決(jue) 深度貧困問題的曆史性成就。麵對“三農(nong) ”工作重心的曆史性轉移,阿壩州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為(wei) 主線,統籌推進生態保護治理和高質量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加快構建“一屏四帶、全域生態”發展新格局、“三地共建、五業(ye) 同優(you) ”產(chan) 業(ye) 新體(ti) 係、“四向通道、全域拓展”開放新態勢,走出了一條高原涉藏地區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到2021年,全州地區生產(chan) 總值是建州之初的1875倍,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是建州之初的141倍、237倍。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阿壩州毗鄰成都、德陽、綿陽,是成都兩(liang) 小時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好的區位優(you) 勢。近年來,阿壩州依托成阿工業(ye) 園區、德阿產(chan) 業(ye) 園區,以及川甘青邊際協作,牽頭建立川甘藏青交界地區涉藏地區州(市)民族團結進步聯創機製,與(yu) 成都市、德陽市、甘孜州、果洛州、甘南州等地建立聯動聯創機製開展深入合作,開創思想聯通促共建、穩定聯管促和諧、業(ye) 務聯手促發展的工作格局。用好用足用活國家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政策機遇,同浙江嘉興(xing) 、溫州等地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持續深化產(chan) 業(ye) 、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深化開放合作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積極參加“川港澳合作周”係列活動,與(yu)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建立戰略合作關(guan) 係,進一步豐(feng) 富創建活動內(nei) 涵,拓展創建工作外延。

  提升民族事務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重要抓手。立足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並存的州情,阿壩州始終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創新建立“幹部+僧人”新型寺管會(hui) ,有序推進“一寺一策”依法規範管理,四川藏語佛學院阿壩分院順利落成開班辦學,培養(yang) 了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zhong) 、關(guan) 鍵時起作用的宗教人才。同時,深入開展基層組織治理和基層社會(hui) 治理,創新開展“兩(liang) 聯一進”群眾(zhong) 工作全覆蓋,出台《深入基層“兩(liang) 聯一進”群眾(zhong) 工作全覆蓋辦法》,全州3.5萬(wan) 名機關(guan) 幹部與(yu) 19.7萬(wan) 戶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1.8萬(wan) 名僧尼常來常往、常聯常親(qin) ,進一步密切了黨(dang) 群、幹群、幹僧關(guan) 係,黨(dang) 在涉藏州縣的執政基礎和執政根基不斷夯實。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阿壩州將持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成果,有形有感有效地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各項工作,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讓團結之樹在雪域高原茁壯成長,幸福之花在淨土阿壩常開長盛。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