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棉鳧首次現身北京永定河盧溝橋段
人民網北京8月4日電 (鮑聰穎 李潔思)上周日,永定河盧溝橋段的淺灘上來了一隻奇特的“水鴨子”:背上的羽翼是灰黑色,腹部和頸部的羽毛呈白色,打遠處看,就像一團棉球。等攝影愛好者的鏡頭拉近了,一看,不是鴨子!尖尖的嘴巴更像大鵝!
這種長相奇特的水鳥叫棉鳧,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現身豐(feng) 台還是頭一次。至此,豐(feng) 台區有記錄的鳥類達到145種。
順著盧溝橋向北,永定河園博湖裏,也棲息了眾(zhong) 多水鳥。僅(jin) 白骨頂雞就有幾百隻,因為(wei) “愛”上了園博湖的美景和美食,這種北京的夏候鳥已成為(wei) 全年定居的留鳥,或成群結隊起飛,或三三兩(liang) 兩(liang) 覓食,成為(wei) 園博湖裏一道鮮活的風景。
鳥兒(er) 們(men) 紛紛安家豐(feng) 台,野生動物也來了。
今年7月初,豐(feng) 台區北宮鎮太子峪村幾戶村民發現自家玉米地屢屢被破壞。“看‘作案現場’不像是老鼠,我們(men) 也不知道是什麽(me) ,也不敢自己處置,萬(wan) 一傷(shang) 害到保護動物就不好了。”村民褚大姐說,她把電話打到了豐(feng) 台區園林綠化局。工作人員聞訊立即趕到現場調查,根據現場遺留的腳印和玉米棒子上的牙印,判定這群“不速之客”應該是北京市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狗獾。
為(wei) 保護野生動物,同時避免村民的玉米地再次被破壞,工作人員在狗獾經常出沒的區域周邊懸掛了聲光驅獸(shou) 器。驅獸(shou) 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hui) 發出聲響,LED燈也會(hui) 不時閃光,利用野生動物怕光以及某些聲音的特性,達到驅趕狗獾的效果。
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在豐(feng) 台,野生動物與(yu) 人類和諧相處的場景越來越多。在南四環邊上的世界花卉大觀園,攝影愛好者已經拍到40多種鳥類,既有翠鳥、八哥、燕雀、黃眉柳鶯、喜鵲、戴勝、鴻雁、綠頭鴨、啄木鳥等市民耳熟能詳的鳥類,也有絲(si) 光椋鳥、白鶺鴒、紅喉姬鶲、寶興(xing) 歌鶇、北紅尾鴝、紅尾伯勞、小等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名字的鳥類。
“我們(men) 經常蹲守在世界花卉大觀園裏拍鳥,鳥的種類越來越多,很有成就感!”一位攝影愛好者告訴記者,鳥在這裏生活,人在這裏遊玩,和諧共處。
近年來,豐(feng) 台區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wei) 指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wei) 核心,大力開展濕地保護與(yu) 修複工作,生態係統得到有效保護,物種資源日益豐(feng) 富。
今年2月份豐(feng) 台區出爐的《陸生野生動植物調查報告》顯示:豐(feng) 台區有記錄的鳥類為(wei) 142種。現在僅(jin) 隔半年,已經增加到了145種。
這份調查報告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豐(feng) 台區共記錄到植物346種。記錄到中大型哺乳動物豹貓、狗獾、麝鼴、黃鼬等4目8科9種238次。另外還記錄到北方狹口蛙、中華蟾蜍、中國林蛙和黑斑側(ce) 褶蛙4種兩(liang) 棲動物,以及中華草龜、中華鱉、山地麻蜥、無蹼壁虎、赤鏈蛇和白條錦蛇等6種爬行動物。
為(wei) 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目前豐(feng) 台區已經在王佐鎮、北宮鎮建成三個(ge) 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在嘉囿公園、蓮花池公園、綠堤公園等營造近自然林地和棲息地,不斷通過增添小微濕地,懸掛人工鳥巢,搭設人造灌木叢(cong) ,栽植蜜源食源植物等多種方式,為(wei) 野生動物提供理想的生境。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森林城市圖景正在豐(feng) 台區逐漸成為(wei) 現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