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業互聯網做大做強(人民時評)
原標題:把工業(ye) 互聯網做大做強(人民時評)
工信部發布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工業(ye) 互聯網已應用於(yu) 45個(ge) 國民經濟大類,產(chan) 業(ye) 規模邁過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經過4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國工業(ye) 互聯網從(cong) 無到有、由大變強,建成網絡、平台、安全三大體(ti) 係,體(ti) 係化發展位居全球前列。從(cong) 進企業(ye) 、入園區到聯通更多產(chan) 業(ye) 集群,工業(ye) 互聯網在創新發展之路上邁出鏗鏘步伐,匯聚成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強大勢能。
作為(wei) 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路徑,工業(ye) 互聯網正在以看得見的方式推動中國製造業(ye) 邁向高質量發展。橫向看,工業(ye) 互聯網創新應用已從(cong) 龍頭企業(ye) 內(nei) 部拓展到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日益形成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格局。不少大企業(ye) 完成自身數字化轉型後,轉身成為(wei) 平台服務商,通過為(wei) 中小企業(ye) 進行智能化改造,推動協同降本增效,釋放更大發展活力。縱向看,工業(ye) 互聯網應用範圍從(cong) 個(ge) 別行業(ye) 加速延伸向千行百業(ye) ,已形成20個(ge) 典型場景和上萬(wan) 個(ge) 應用案例。量大麵廣的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的“剛需”,既是其自身創新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更成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不斷壯大的強大動力。
從(cong) 更深層次看,工業(ye) 互聯網與(yu)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同頻共振,拓展出融合創新的廣闊前景,賦能更多行業(ye) 煥發出高質量發展蓬勃生機。在鋼鐵行業(ye) ,數字車間引入5G網絡,一舉(ju) 實現天車作業(ye) 的遠程操控,綜合效率大幅提升;在家電行業(ye) ,工業(ye) 互聯網聯手人工智能技術,不僅(jin) 提高了產(chan) 品缺陷檢出率,還有效減少了人力成本……一個(ge) 個(ge) 新場景競相落地、一次次新突破加速實現,如今,我國“5G+工業(ye) 互聯網”建設項目超過3100個(ge) ,優(you) 秀應用案例數量持續攀升。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yu) 工業(ye) 互聯網融合發展、攜手前行,使新技術加速迸發新動能,釋放出產(chan) 業(ye) 轉型發展的乘數效應。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作為(wei) 新型生產(chan) 要素,不僅(jin) 是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支點,這就決(jue) 定了推進數字化轉型必須穩紮穩打,既慢不得,也等不得。應該看到,當前我國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仍麵臨(lin) 工業(ye) 軟硬件自主創新水平有待提升、設備互聯互通難度較大、深層次應用不夠豐(feng) 富等問題。工業(ye) 互聯網邁過起步期進入快速成長期,要讓數字化轉型的引擎轉得更穩更持久,必須保持創新發展的戰略定力,推動融合創新、產(chan) 業(ye) 再造再上新台階。
做大做強工業(ye) 互聯網,要解決(jue) 好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問題,把產(chan) 業(ye) 基礎夯得更實。聚焦設備互聯互通、數據創新應用和設備平台安全等關(guan) 鍵領域,通過樹立標杆、製定標準、推廣成果,逐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才能讓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的舞台更廣闊,為(wei) 新業(ye) 態新模式更好落地開花提供肥沃土壤。做大做強工業(ye) 互聯網,也要在行業(ye) 應用上多做文章。當前,我國不同企業(ye) 數字化水平差異較大。研究顯示,約40%的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處於(yu) 起步階段,亟須加強供需對接,加速規模化應用推廣,促進工業(ye) 互聯網不斷向國民經濟“毛細血管”延伸,推動更多企業(ye) 轉型升級。
當今時代,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既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先機,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zheng) 的重點領域。夯實產(chan) 業(ye) 基礎、推動融合應用,奮力在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道路上跑出加速度,我們(men) 一定能贏得先機、擴大優(you) 勢、掌握主動,助力中國製造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更多更大的成就。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09日 第 05 版)
(責編:鄭浦麗(li) 、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