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飛防首用4項綠色新技術
本報訊(記者 孫穎)昨天,海澱區上莊鎮西馬坊村京西稻田上空,無人機低飛而過,稻田飛防作業(ye) 正在進行。今年,海澱區在對水稻、玉米的無人機飛防作業(ye) 中采用了4項最新國家級綠色防控技術,這些技術均是在北京市首次使用。
海澱區上莊鎮域有1400多畝(mu) 京西稻種植麵積。現在正是針對水稻稻瘟病、水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主要病蟲害進行飛防的好時機。
海澱區農(nong) 業(ye) 技術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鄭禾介紹,此次針對水稻病蟲害的飛防中采用了3項國家級綠色防控技術。比如針對螟蛾類害蟲采用的生物食誘劑誘殺技術,通過提取多種植物中的單糖、多糖和植物酸,混配成具有吸引和促進成蟲取食的物質,並將其包裹在高分子緩釋載體(ti) 中,能夠在田間持續高濃度釋放引誘物質,能夠“集中誘殺”成蟲。其他兩(liang) 項針對水稻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技術分別是害蟲信息素協同農(nong) 藥增效技術和多種赤眼蜂混合釋放技術。
今年海澱的玉米飛防也采用了一項國家級綠色防控技術——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製的新型緩釋顆粒劑。該所副研究員梅向東(dong) 介紹,通過無人機將這種生物農(nong) 藥顆粒劑撒施滾落到玉米喇叭口中,可以極大增加持效期,保護玉米在此時期不受遷飛性害蟲危害。與(yu) 傳(chuan) 統化學農(nong) 藥噴霧相比,防護效果至少提高36%。本報記者 閻彤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