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長三角地區:承壓前行,共赴一場複蘇之旅

發布時間:2022-08-11 16:55:00來源: 新華日報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各類新增用電申請容量累計達到759.61萬(wan) 千伏安,同比增加28.17%。同期,安徽全省工業(ye) 用電量同比增長8.2%,製造業(ye) 用電量同比增長8.8%。7月份,浙江、江蘇全省最高用電負荷相繼創下曆史新高。窺一斑而知全豹,電量的回升勢頭顯示,長三角地區經濟恢複的步伐正在加快。

  一攬子舉(ju) 措,

  增強經濟“抗壓性”“反彈力”

  流暢的白色機身,充滿“智慧”的大腦袋,呆萌的“小眼神”……在四足機器人領域,南京蔚藍科技打造的阿爾法機器狗,不僅(jin) 憑“顏值”贏得了足夠多的關(guan) 注,還因能實現取快遞、陪伴、安防等多種功能,成為(wei) 一隻名副其實的“網紅狗”。當然,生產(chan) 一台阿爾法機器狗的工序極為(wei) 複雜,僅(jin) 涉及的組裝部件就達170多種,分為(wei) 核心芯片、結構套件、電機、電子器件等一對一研發的高精密產(chan) 品,對供應商的資質和生產(chan) 水平要求極高。

  “今年上半年上海暴發疫情後,部分供應商陸續停工停產(chan) ,給公司的供應鏈帶來嚴(yan) 峻考驗。”蔚藍科技CEO修心介紹,關(guan) 鍵時刻,長三角地區相繼發布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幫公司“穩住軍(jun) 心”。比如,一家為(wei) 阿爾法機器狗提供整套電子電路板加工的上海企業(ye) ,在相關(guan) 部門協助下,迅速將物料等轉移至其他廠區,從(cong) 而繼續提供服務。“經過多方協調,目前,公司新的供應鏈已對接完善,並實現有序量產(chan) ,原有的材料供應廠商也逐步恢複供應,有力有效確保供應鏈穩定。”修心表示。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今年以來,長三角地區相繼發布“一攬子”政策措施,通過出台配套的財政支持、金融支持、穩投資、促消費、穩外資外貿、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保基本民生等政策,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以江蘇為(wei) 例,4月份,在此前已發布“蘇政40條”的基礎上,又出台22條扶持政策,聚焦廣大市場主體(ti) 的“急難愁盼”,著力穩住全省經濟基本盤。

  數據是對政策落地成效的最有力印證。長三角三省一市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安徽、浙江的全省規上工業(ye) 增加值分別增長5.6%、5.5%;6月份,江蘇全省規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長6.1%,上半年累計增長2.1%;上半年,上海規模以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月度增速由4月份的低點快速回升,5月份降幅大幅收窄,6月份轉為(wei) 增長15.8%。

  下好先手棋,

  樹立更高質量一體(ti) 化發展標杆

  立足當下,著眼長遠,在部分區域和領域下好先手棋,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推動長三角高質量一體(ti) 化由點及麵、串點成線、積厚成勢,必能燃起經濟複蘇的“燎原之火”。

  去年5月,長三角三省一市簽署《長三角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合作備忘錄》,成立長三角自由貿易試驗區聯盟,並共同發布了長三角自貿試驗區十大製度創新案例,旨在更好發揮四地自貿試驗區的特色優(you) 勢,共同打造製度創新的試驗田。

  連雲(yun) 港自貿片區的《創新多式聯運協同監管服務體(ti) 係》案例位列其中。連雲(yun) 港市開發區管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一直以來,連雲(yun) 港自貿片區暢通多式聯運通道,通過深化港際互通合作,做強海鐵聯運優(you) 勢,暢通海河聯運網絡,實現對接長三角物流一體(ti) 化網絡。目前,連雲(yun) 港港多式聯運的品牌效應凸顯,港口樞紐功能進一步增強,已成為(wei) 鏈接長三角一體(ti) 化與(yu) “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包括上海青浦區、江蘇蘇州市吳江區、浙江嘉興(xing) 市嘉善縣的部分地區,兩(liang) 年多來,示範區堅持一體(ti) 化製度創新試驗田、生態優(you) 勢轉化新標杆、綠色創新發展新高地、人與(yu) 自然和諧宜居新典範的“一田三新”戰略定位,先後推出70多項含金量高、示範性強的製度創新成果,其中38項向長三角區域和全國其他有條件的重點地區複製推廣。

  7月13日,浙江嘉善,萬(wan) 裏晴空,熱力十足。在2022年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開發者大會(hui) 暨首屆示範區全鏈接大會(hui) 現場,“青吳嘉”兩(liang) 區一縣領導生動描繪未來城市發展場景,並將其發展需求以項目清單發布,尋求有能力的企業(ye) 合作共建。

  把一個(ge) 個(ge) 發展機會(hui) 擺在公開平台上,能者皆可為(wei) 之,這是長三角打破傳(chuan) 統模式的又一創舉(ju) 。會(hui) 上,針對本屆數字經濟主題,一批項目和舉(ju) 措簽約落地:產(chan) 業(ye) 鏈上,包括中新嘉善現代產(chan) 業(ye) 園未來工場等在內(nei) 的9個(ge) 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約242.6億(yi) 元;創新鏈上,長三角一體(ti) 化數據中心集群項目、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項目簽約落地示範區;資金鏈上,示範區金融同城化服務與(yu) 創新聯盟項目簽約,將進一步推動金融賦能示範區高質量發展;人才鏈上,兩(liang) 區一縣求賢若渴,薪資達“百萬(wan) 級”的高端人才需求比比皆是。

  凝聚向心力,

  攜手書(shu) 寫(xie) 互利共贏新答卷

  跨域一體(ti) ,共享未來,協同開放正成為(wei) 長三角經濟複蘇的強勁引擎。

  7000平方公裏全域生產(chan) 總值達到2.58萬(wan) 億(yi) 元,2021年,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一核兩(liang) 帶”,以占三省一市不到2%的區域麵積,貢獻近10%的經濟總量。目前,長三角三省一市正把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打造成長三角活躍增長極,以高水平協同開放引領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ti) 化發展。

  “在本輪疫情大考中,‘大虹橋’強化水陸空協同聯動,虹橋機場和虹橋火車站全力服務援滬‘大部隊’,國家會(hui) 展中心‘四葉草’成為(wei) 方艙主力軍(jun) ,充分發揮了樞紐聯通功能和資源配置能力。”虹橋國際商務區管委會(hui) 相關(guan) 人士介紹。

  蘇州相城區被列入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北向拓展帶,上半年,總部位於(yu) 相城區的智能駕駛企業(ye) 智加科技,入選全球知名商業(ye) 雜誌《Fast Company》發布的2022年度“全球最具創新力公司”十佳榜單。其上榜背後,是相城區依托長三角高質量一體(ti) 化,快速搭建和完善智能車聯網產(chan) 業(ye) 鏈的“大手筆”。

  以位於(yu) 該區的長三角智能網聯汽車研創園為(wei) 例,這個(ge) 總建築麵積約18萬(wan) 平方米的產(chan) 業(ye) 園,已集聚了智能網聯汽車相關(guan) 企業(ye) 超60家,產(chan) 業(ye) 人才超1000人,吉利智能駕駛全球研發中心、曹操出行全國總部、中國電信車路協同總部等總部項目也已相繼入駐。得益於(yu) 長三角協同開放,目前,相城區已經初步建立起覆蓋車、路、網的全產(chan) 業(ye) 鏈,囊括了車聯網產(chan) 業(ye) 30餘(yu) 個(ge) 細分領域。

  與(yu)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聚集同步,長三角欠發達地區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的速度也在提升。當前,長三角三省一市正推進皖北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集聚區、“一地六縣”長三角產(chan) 業(ye) 合作區建設,推進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進一步增強欠發達區域高質量發展動能,共同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用好滬蘇浙結對幫扶皖北城市機製,盡快取得一批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今年,安徽省將結對幫扶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並很快落到實處。江蘇蘇州和安徽阜陽這對“新搭檔”,自明確結對幫扶以來高頻對接、深入會(hui) 商、有效互動,編製了結對合作幫扶實施方案,目前已形成6個(ge) 合作項目,總投資約22億(yi) 元。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