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河北耕地種植屬性監測將更加智能化

發布時間:2022-08-12 15:03:00來源: 河北日報

  近日,由河北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處提出的“農(nong) 用地內(nei) 部地類變化及耕地種植屬性監測技術研究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通過專(zhuan) 家評審。這意味著,衛星遙感監測技術將在河北農(nong) 用地內(nei) 部地類變化和耕地種植屬性監測試點研究中深度應用,進一步提升全省調查監測的智能化水平。

  耕地是糧食生產(chan) 的命根子,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基。近年來,為(wei) 堅決(jue) 製止耕地“非農(nong) 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省自然資源廳豐(feng) 富監管手段,進一步提升衛星遙感監測、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在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和耕地保護中的應用水平,提升管理科學化、智能化和現代化水平。方案就是通過選取省內(nei) 地貌地類齊全的典型區域作為(wei) 試驗區,通過構建農(nong) 用地樣本庫、農(nong) 用地內(nei) 部地類變化監測模型、耕地種植屬性模型,優(you) 化模型解譯、算法、技術路徑及方案,提高內(nei) 業(ye) 識別農(nong) 用地地類變化和耕地種植狀況變化的發現能力與(yu) 判別準確率。

  “目前,利用衛星遙感技術識別農(nong) 用地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農(nong) 用地內(nei) 部地類的識別技術在國內(nei) 還處在研究探索階段。同時,耕地種植屬性有很強的地域特點,因此該方案有很強的實踐意義(yi) 。”在方案的專(zhuan) 家論證會(hui) 上,河北師範大學地理學院教授胡引翠說。(記者苑立立 通訊員許陽、孫玉霞)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