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鄒平:讓文明惠及更多鄉村更多群眾
人民網濱州8月9日電 7月10日,山東(dong) 省鄒平市好生街道河北村107戶群眾(zhong) 喜分新房,15日,工人們(men) 開始在淦源湖濕地公園栽花種草、鋪設路麵……這裏將建成臨(lin) 池鎮首個(ge) 音樂(le) 噴泉,還設有活力廣場、兒(er) 童娛樂(le) 天地、濱水步道等設施。
“全民文明”才是真文明。鄒平市將文明創建重心向鎮村基層延伸,直麵城鄉(xiang) 在人居環境、思想觀念等方麵差距,將鎮村創城與(yu) 小城鎮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推進移風易俗等工作相結合,推動農(nong) 村環境在幹淨整潔的基礎上,不斷向文明美麗(li) 宜居提升。依托城鄉(xiang) 環衛一體(ti) 化,鄒平市每個(ge) 村都按人口比例足額配設保潔員、環衛設施,並探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提升城鄉(xiang) 環境和文明水平。目前,鄒平全市已分批完成800多個(ge) 行政村的文明創建工作,建成15分鍾文明實踐活動圈, 打造百姓身邊的精神家園。
“今年實施的105個(ge) 重點項目中,涉及創城的民生和基礎設施項目就有44個(ge) ,包括學校、醫院、農(nong) 村生活垃圾汙水處理等項目,總投資363億(yi) 元。”鄒平市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副市長商獻文介紹說。
一切從(cong) 讓群眾(zhong) 生活更美好這一根本目的出發。為(wei) 此,鄒平市還以移風易俗為(wei) 切入點,開展“破陳規陋俗、樹文明新風”活動,倡樹喜事新辦、厚養(yang) 薄葬、節儉(jian) 養(yang) 德等社會(hui) 新風尚。此外,還大力發展農(nong) 村養(yang) 老事業(ye) ,今年新改擴建農(nong) 村孝善食堂40處,全市累計建成農(nong) 村幸福院116處,形成了“15分鍾養(yang) 老服務圈”。
“創建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就是要讓百姓唱主角,形成幹部群眾(zhong) ‘一起幹’‘共治理’的生動局麵。”鄒平市委宣傳(chuan) 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李偉(wei) 說。
從(cong) 2021年起,鄒平市臨(lin) 池鎮在全鎮43個(ge) 村開展了群眾(zhong) “隨手拍”活動。“隨手拍”方便村民們(men) 發現文明創建中的好人好事,在村中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社會(hui) 氛圍。
為(wei) 讓更多群眾(zhong) 參與(yu) 到全域文明創建當中來,鄒平市組建了800人的宣講員隊伍庫,以“中國夢·新時代·新征程”百姓宣講、最美抗疫故事宣講比賽等形式,深入基層一線,宣講紅色曆史和文明新風尚,鼓勵廣大農(nong) 民擔當“創城推動者”。鄒平還在全市創新開展“耕讀聯盟”計劃,建立市鎮村三級圖書(shu) 通借通還係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持續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今年以來,完成點單式、精準化“戲曲進鄉(xiang) 村”230餘(yu) 場次,“農(nong) 村公益電影放映”3000餘(yu) 場次,構建起文明城市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麵。
“我們(men) 要讓居民成為(wei) 文明城市創建的最廣參與(yu) 者、最大受益者、最終評判者,讓大家共享文明創建成果。”商獻文說。(張代生 郭傑 高雷)
(責編:公雪、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