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村莊先得景 運河拂綠呂家灣
自通州北關(guan) 一路東(dong) 南而下,大運河逶迤綿延,河水在西集鎮呂家灣村前拐過一道急彎,直奔河北香河而去。自明代建村,大運河已滋養(yang) 哺育了呂家灣數百年,見證了村莊熱火朝天幹工業(ye) 時的燈火通明,如今又為(wei) 村莊綠色發展注入新活力。
漫步於(yu) 運河左岸的大堤路,南側(ce) 是拓寬改造後的濱河綠道,北側(ce) 即是幹淨整潔的呂家灣村,筆直的行道槐樹用綠色將運河與(yu) 鄉(xiang) 村串聯起來。大堤路一年四季都是景:春天,二月蘭(lan) 帶來紫色花海;夏季,草木繁茂生機盎然;秋天,落葉金黃;冬日,白雪皚皚。很多城裏人慕名而來,騎車鍛煉、遛彎兒(er) 賞景。
“過去村裏辦廠、養(yang) 豬,沒少往運河排汙,到了夏天那味道沒法形容,誰也不願意來。”60多歲的張樹明是村裏的老住戶。安坐樹蔭之下,愜意搖著蒲扇,對於(yu) 這些年村莊的變化,他感觸太深了。現在,路麵硬化、幹幹淨淨,房屋也美化得漂亮,口袋公園、老年公園都建起來了,“外麵人都樂(le) 意到我們(men) 這裏遛彎兒(er) 。”
呂家灣地處通州東(dong) 南,離城區50公裏,位置偏,出路難找。上世紀80年代,刀具廠、化工廠、襯衫廠等小廠遍布全村。張樹明曾是襯衫廠電工,回憶當年,他眉頭直皺,“廠子在村南,旁邊有一道溝直通運河,汙水排到溝裏,又黑又臭。加上周邊幾個(ge) 廠的汙水,把運河都染黑了,村裏人都不吃運河裏的魚。”
2000年初,通州區開始治理村內(nei) 散亂(luan) 汙企業(ye) ,呂家灣村的各類工廠逐漸關(guan) 停。不少村民選擇出村謀生,張樹明也跑到鎮裏謀了份差事。那時大家還沒意識到,世世代代守著的運河,正通過一草一木一溪一流的改變,帶給村莊新的未來。
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chan) 大會(hui) 上,木槌一落,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運河沿岸環境更加受到關(guan) 注。2019年,大運河北京段啟動環境治理改造,經過3年建設,河堤兩(liang) 岸變成了濱水公園,健身步道穿行其中,直通大運河森林公園。
呂家灣借勢整飭一新,拆除私搭亂(luan) 建,建排汙、雨水管道。如今,村裏300畝(mu) 槐樹林已成為(wei) 市民生態遊打卡地,“村頭片林”修建了健身步道、活動廣場,還種了月季、鳶尾和馬藺等9種地被植物,茂密的森林、清新的空氣、優(you) 美的環境成為(wei) 村子的新標簽。
張樹明回村了,組建起一支電力安裝隊,為(wei) 村裏道路、公園安路燈,還承擔起運河大堤沿岸路燈的維護檢修工作。不止他,常來運河邊遛娃的西集人陳偉(wei) ,特意選擇在呂家灣開辦了一家民宿,取名“荷塘月色”,主打大運河文化主題,現已成全區排名前三的熱門民宿。如今,隨著楊窪船閘竣工投用,大運河京冀段實現互聯互通,村子附近建起了新碼頭,村民對未來有了更加美好的期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