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穩步推進生物質能多元化開發(新知)

發布時間:2022-08-16 15:3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現象】作為(wei)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生物質能產(chan) 業(ye) 對保障能源安全和助力美麗(li) 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yi) 。《“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提出,順應“追求產(chan) 能產(chan) 效”轉向“堅持生態優(you) 先”的新趨勢,發展麵向綠色低碳的生物質替代應用。前不久印發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也提出“穩步推進生物質能多元化開發”,圍繞生物質發電、清潔供暖、生物天然氣等開發利用作出重要部署。

  【點評】

  農(nong) 林廢棄物、生活垃圾、廢棄油脂……這些生物質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生物質能,是能源生產(chan) 和消費革命的重要內(nei) 容。生物質能可轉化成固態、液態、氣態等多種形式,如生物質發電、生物天然氣、非糧生物質液體(ti) 燃料等,廣泛應用於(yu) 電力、熱力、交通、農(nong) 業(ye) 等領域。

  發展生物質能,具有顯著的綜合效益。以秸稈為(wei) 例,我國每年秸稈產(chan) 量約8億(yi) 多噸,其中至少1億(yi) 噸未被有效利用,這1億(yi) 噸秸稈能夠生產(chan) 2000萬(wan) 噸纖維素乙醇,相當於(yu) 使用約1億(yi) 噸原油提煉出的汽油。從(cong) 能源供應層麵看,在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較高的背景下,推動生物質能發展,有利於(yu) 優(you) 化能源供給結構、更好保障能源安全。從(cong) 生態環保層麵看,生物質能是推進有機廢棄物無害化、資源化綜合利用的重要方式,能起到減汙降碳作用。從(cong) 農(nong) 村發展來看,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可以就近收集、就近加工、就近消費,既能推進生態宜居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又能帶動生物質資源的收儲(chu) 、加工、運輸等,拓寬農(nong) 民增收渠道,可謂一舉(ju) 多得。

  近年來,我國生物質能的開發規模不斷擴大、利用水平逐步提升。以生物質發電為(wei) 例,截至2021年底,我國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累計達3798萬(wan) 千瓦;2021年生物質發電1637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23.6%。也要看到,相較風電、光伏,生物質能利用量在我國可再生能源中占比較低,生物質能非電利用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這與(yu) 原料收儲(chu) 成本較高、標準體(ti) 係不健全、技術水平有待提高、政策支持體(ti) 係有待完善等多重因素有關(guan) 。

  推動生物質能產(chan) 業(ye) 有序健康、高質量發展,需要行業(ye) 企業(ye) 主動作為(wei) ,也離不開政策的有力扶持。一方麵,相關(guan) 企業(ye) 要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加強生物質能技術和裝備研發,注重多元化利用,尤其要擴大生物質能非電利用規模,不斷提升生物質能的綜合效益和產(chan) 品附加值,推動構建生物質能生產(chan) 和消費體(ti) 係。另一方麵,相關(guan) 部門要為(wei) 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創造有利條件,比如通過完善市場準入、建立健全財政補貼政策、強化金融支撐等,營造有利於(yu) 生物質能創新發展的政策環境。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各類有機廢棄物能源化潛力超5億(yi) 噸標煤,我國生物資源豐(feng) 富,生物質能發展空間大、前景廣。各方攜手、形成合力,推動生物質能朝著規模化、專(zhu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必將助力生物經濟再上新台階,為(wei) 能源結構轉型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支撐。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5日 第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