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雙碳”目標牽引 深化能源革命
西山煤電馬蘭(lan) 礦18507智能化綜采工作麵實現一鍵啟停、記憶割煤、自動跟機、視頻監測、運輸機自動糾偏找直,形成了設備協同自動控製的智能化生產(chan) 模式,日產(chan) 量較傳(chuan) 統采煤提高66%,達到1萬(wan) 噸,年產(chan) 量達300萬(wan) 噸。這是我省煤炭企業(ye) 依靠科技創新,不斷提升先進產(chan) 能的生動實踐。目前我省先進產(chan) 能占比突破75%,處於(yu) 全國領先水平。
山西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省。近年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四個(ge) 革命、一個(ge) 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以“雙碳”目標為(wei) 牽引深化能源革命,按照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推動傳(chuan) 統能源和新能源優(you) 化組合,堅定擔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職責使命,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新成效。
作為(wei) 煤炭資源大省,我省自覺扛起穩產(chan) 保供政治責任,2021年煤炭產(chan) 量11.93億(yi) 噸、占全國的29.2%,並以長協價(jia) 保供16個(ge) 兄弟省份。今年煤炭產(chan) 量將達到13億(yi) 噸以上,再增產(chan) 1億(yi) 噸。同時,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氫能,加快布局建設抽水蓄能、電化學儲(chu) 能等項目,促進傳(chuan) 統能源和新能源優(you) 化組合。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新能源裝機4012萬(wan) 千瓦、占比34.46%,建成和在建儲(chu) 能項目67個(ge) ,“綠電”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
我省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穩步提升的同時,能源供給質量持續改善,能源消費結構顯著優(you) 化,能源技術領域實現突破,能源體(ti) 製改革取得進展,能源國際合作不斷拓展,清潔低碳轉型步伐加快。
煤炭綠色開發水平有效提高。山西焦煤針對煤炭綠色開采、清潔利用等“卡脖子”問題,集中火力各個(ge) 擊破,創新技術在所屬礦井次第花開。以山西焦煤為(wei) 代表,全省煤炭供給質量有效提升,煤炭先進產(chan) 能占比突破75%,處於(yu) 全國領先水平。煤礦智能化發展加快推進,將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數據技術引入煤礦,推動煤礦裝備向智能化、高端化發展,塔山煤礦等10座國家首批示範建設煤礦全部建成,24座煤礦實現5G入井。按照“因地製宜、一礦一策”的原則,2022年積極推進20座試點煤礦開展綠色開采技術路線的探索和應用,有的試點煤礦綠色開采技術達到國內(nei) 領先。
煤電清潔低碳發展穩步推進。煤電機組結構持續優(you) 化,超臨(lin) 界、超超臨(lin) 界機組比例明顯提升。外送電能力規模進一步擴大,2021年累計開展省間交易41次,達成交易電量477.16億(yi) 千瓦時。2021年外送電量同比增長17.18%。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處於(yu) 全國領先,統籌構建“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有效銜接的電力市場體(ti) 係,全力推進電力現貨市場試點建設,成為(wei) 全國第一個(ge) 實現發用兩(liang) 側(ce) 均參與(yu) 不間斷結算試運行的電力現貨市場試點省份。創新性開展電力中長期分時交易探索,實現電力價(jia) 格在批發和零售市場傳(chuan) 導暢通,此項工作在全國尚屬首例。
新能源規模化發展持續加快。進入8月以來,左雲(yun) 縣五路山風電場二期技改項目建設如火如荼。該項目共安裝33台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49.5兆瓦,今年10月投產(chan) 後,年發電量約1.54億(yi) 千瓦時。我省積極推進光伏、風電項目建設,裝機規模不斷擴大,推動了新能源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抽水蓄能項目紮實推進,爭(zheng) 取國家將我省8個(ge) 抽水蓄能項目調整為(wei) “十四五”重點實施項目。開發模式更加多元,持續推進光伏扶貧、風光互補、風電供暖、礦山治理、光伏+等多場景應用,初步形成集中+分散開發模式,因地製宜推動風光資源高效利用,帶動風光發電技術進步和產(chan) 業(ye) 升級。
綠色能源消費體(ti) 係加快構建。實施能耗“雙控”製度,按季度發布各市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實施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圓滿完成每年國家下達的能耗“雙控”目標任務;加快推進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係統建設,推進工業(ye) 領域的節能提效,實施能效“領跑者”製度,推廣節能技術產(chan) 品。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製,健全監測預警機製,建立月調度季通報的監測預警製度。穩步推進冬季清潔取暖工作,2017年—2021年底,全省累計新增清潔取暖改造608萬(wan) 戶。
能源領域多項技術實現突破。堅持“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方向,推動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轉變,形成鋼-焦-化-氫、煤-焦-化-氫、煤-焦-碳素、煤-焦-精細化工等模式。氫能、鈉電池、能源互聯網、煤矸石綜合利用等技術加快突破。國家超算中心(太原)、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獲科技部批準建設。山西瑞光熱電二氧化碳捕集提純技術取得突破,成功產(chan) 出99.9%純度的食品級液體(ti) 二氧化碳。潞安化工二氧化碳與(yu) 甲烷重整製合成氣技術,通過幹重整實現煙道氣捕碳的高效轉化利用。
能源國際合作進一步拓展。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連續舉(ju) 辦,國家級、國際性、專(zhuan) 業(ye) 化論壇的影響力不斷提升,特色更加彰顯。
“雙碳”目標牽引,深化能源革命。我省將以“碳達峰、碳中和”行動為(wei) 牽引,縱深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ti) 係,為(wei)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記者張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加強隊伍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西發展黨員62.75萬名
健全黨內關懷幫扶機製,通過走訪慰問、誌願服務、結對幫扶、設立專項資金等措施,從思想、工作、生活上關心和愛護黨員。[詳細] -
聚焦“急難愁盼” 山西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等問題2.4萬餘個
深挖徹查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對於涉黑涉惡犯罪案件一律深挖其背後的腐敗問題,對於黑惡勢力“關係網”“保護傘”一律一查到底、絕不姑息,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傘網清除”取得重大戰果。[詳細] -
反“四風”樹新風,正氣更充盈(深度關注·全麵從嚴治黨·基層觀察①)
圖為貴州省黔西市黨員幹部深入基層,聽取群眾意見建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