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來江蘇麵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37% 全力以赴抗旱“解渴”
5月入汛以來,全省麵雨量311.7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37%,特別是8月1日—15日,全省基本沒有有效降雨。淮北“三湖一庫”蓄水量32.2億(yi) 立方米,較常年同期偏少26.5%;淮河以南地區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3.29億(yi) 立方米,較常年同期偏少29%;太湖平均水位3.09米,較常年同期偏低0.39米。
針對日趨嚴(yan) 峻的抗旱形勢,我省全力以赴,保障農(nong) 業(ye) 灌溉和城鄉(xiang) 生產(chan) 生活等用水需求。
保水蓄水,
全省超常規調度
入夏以來,我省已出現3輪大範圍連續高溫,其中第三輪自8月2日至今覆蓋全省大部分地區。長江大通流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一半左右,南京高潮位5.29米,比常年同期偏低2.18米;淮河幹流蚌埠流量僅(jin) 22立方米每秒,基本沒有來水進入洪澤湖。
7月以來,在素有“小流域、大保障”之稱的秦淮河流域,下遊城市河道水位下降,城區水生態環境改善壓力增大,上遊灌溉水源不足,溧水、句容部分地區農(nong) 作物生產(chan) 受到影響。
“當前保供水、保灌溉是重中之重,我們(men) 要全力以赴為(wei) 900餘(yu) 萬(wan) 南京市民提供良好水環境,為(wei) 流域150多萬(wan) 畝(mu) 農(nong) 田灌溉提供有效水源,促生產(chan) 、惠民生。”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處黨(dang) 委書(shu) 記、主任張加雪說,早在一個(ge) 月前,一場引來江水“坡上走”的水生態抗旱調度已拉開序幕:秦淮河上最大的沿江水利樞紐——秦淮新河水利樞紐啟動閘泵聯合運行引水,源源不斷地將長江水引入秦淮河,日均補水量約300萬(wan) 立方米。緊鄰秦淮河入城關(guan) 口的武定門節製閘6孔閘門全力抬起加大下泄流量,各水利工程24小時協調聯動,減輕高溫和長江潮水頂托給秦淮河水體(ti) 造成的不利影響。
“這是近年來我們(men) 首次在主汛期啟動生態用水調度。往年汛期,管理處遵循工程調度原則全力騰空河道庫容,應對強降雨,今年水利工程反向抽引長江水補充秦淮河。”張加雪說。梅雨期後段,秦淮河部分河段以藍藻為(wei) 主的水生藻類大量繁殖,影響城市河道景觀和生態。經溝通協調,管理處全力增加生態用水供給,嚴(yan) 防藍藻水華和大麵積浮萍暴發,保障流域安全度夏。
8月15日,省級防汛抗旱搶險隊馳援南京市高淳區,架機50台套抗旱出水,每日向固城湖翻水約80萬(wan) 立方米;南京市六合區紅山窯、新禹河等泵站引長江水入滁河,保障固城湖、滁河等抗旱一級水源供給;鎮江、常州等市啟用抗旱翻水線,通過提水站補入水庫……
雖然8月15日至17日我省自北向南有一次降水過程,但據氣象、水文部門預報,18日後我省大部分地區仍以高溫少雨天氣為(wei) 主,長江上遊來水持續減少,湖庫水位持續下降,旱情或將持續發展。省水旱災害防禦調度指揮中心主任陳昌仁表示,水利部門將繼續強化水源調度等措施,全力確保城鄉(xiang) 居民飲水安全,保障工礦企業(ye) 和秋糧生產(chan) 等用水,維持大運河等骨幹河道合理航運水位,同時嚴(yan) 加防範局部強降雨和台風侵襲。
麵對“烤”驗,
糧農(nong) 養(yang) 殖戶花式降溫補水
高溫天氣疊加幹旱影響,對秋糧安全成熟、穩產(chan) 高產(chan) 構成極大威脅。連雲(yun) 港南部、江淮之間中西部、蘇南中西部地區墒情虧(kui) 缺嚴(yan) 重,達到中度氣象幹旱。
8月11日,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省氣象局聯合召開全省戰高溫抓好秋熟生產(chan) 管理工作視頻會(hui) 議,要求緊繃防災減災弦,加強苗情、墒情、水情和天氣條件的監測分析,最大限度減輕災害影響,確保秋糧穩產(chan) 增產(chan) 。
8月15日,長江南京站水位已至曆史同期最低,水陽江、石臼湖水位創曆史同期新低。該市包括水稻、玉米、大豆等在內(nei) 的42萬(wan) 畝(mu) 左右在田作物缺水,螃蟹長勢受限。
8月16日,江蘇省河蟹產(chan) 業(ye) 研究中心、江蘇省現代農(nong) 業(ye) (河蟹)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集成創新中心高級工程師付龍龍來到南京市高淳區陽江鎮永勝圩,提醒螃蟹養(yang) 殖戶在持續高溫天氣下要提前做好準備,可預先投入維生素C等,以提高河蟹抗應激能力和抗疾病能力。河蟹第四次、第五次蛻殼尤為(wei) 關(guan) 鍵,直接影響最終養(yang) 成規格的大小。養(yang) 殖大戶強發旗說:“除了持續增氧外,專(zhuan) 家還指導我們(men) 播撒一些有益菌種,加速有機物降解、淨化水質,並增加夜間投喂次數。”
種植業(ye) 同樣麵臨(lin) 嚴(yan) 峻“烤”驗。地處丘陵山區的高淳區固城街道遊山村700多畝(mu) 蟹塘、800多畝(mu) 農(nong) 田作物缺水較嚴(yan) 重。該村及時購置抽水泵,全麵投入抗旱。當清清胥河水源源不斷流進水稻田,當地種糧大戶黃太勝緊鎖的眉頭終於(yu) 舒展開了。
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組成13個(ge) 工作組,下沉一線包市包片開展工作,緊盯秋糧生產(chan) 中後期多發易發的自然災害和病蟲害,加強與(yu) 氣象、水利、應急管理部門溝通會(hui) 商,做好監測分析、預警預報、應急處置等工作,抓細抓好防災減災技術措施落實,做到秋糧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鬆。
多措並舉(ju) ,
確保船閘暢通航行安全
持續高溫下,京杭大運河上運輸糧食、煤炭、鋼材等物資的船隻往返穿梭,全力保障人們(men) 生活需求和企業(ye) 生產(chan) 不斷供。8月15日中午,室外溫度達到40℃,京杭運河泗陽船閘的閘口值班員頂著烈日指揮船舶進閘,臉頰被曬得通紅,豆大的汗珠從(cong) 臉上滑落。
“針對天幹少雨、低水位情況,航道管理人員堅持每天巡航,加強船舶停靠管理,及時清除航行障礙物,並以無人機空中巡航、航政艇定點處置的方式提高管理效能,及時救助遇險船舶;加強聯合執法,糾正亂(luan) 停亂(luan) 靠行為(wei) ,維護通航秩序。同時與(yu) 涉水單位協調聯動,有效保證通航水位。”蘇北航務管理處宿遷航務中心黨(dang) 委書(shu) 記、主任侯東(dong) 光介紹,持續高溫導致電煤需求量持續增大,8月1日至15日蘇北運河宿遷段共保障電煤供應120萬(wan) 噸,比去年同期增加71.43%,環比增長57.74%。該中心開辟電煤運輸“綠色通道”,為(wei) 相關(guan) 船舶提供“一對一”服務,保證優(you) 先過閘。
據統計,8月1日至15日,蘇北運河宿遷段皂河、宿遷、劉老澗和泗陽船閘共放行船隊1283個(ge) 、貨輪15075艘,累計船舶通過量4330萬(wan) 噸、為(wei) 去年同期的107.52%,累計貨物通過量3238萬(wan) 噸、比去年同期增加25.12%。
8月16日,在京杭運河劉山船閘,現場值班員正在閘室邊進行指揮宣傳(chuan) 。高溫天氣加上受長江“汛期反枯”水情影響,解台船閘上遊航道水位較往年低0.2米。“織密水上交通安全網,絲(si) 毫不能懈怠。有的船員嫌熱不穿救生衣、不出艙及時帶纜,我們(men) 多走兩(liang) 步路、多說兩(liang) 句話,有助於(yu) 避免事故發生。”徐州航務中心工作人員說。每天,船閘運行現場一線工作人員頭頂烈日,堅持“船在閘內(nei) ,人在室外”的原則,靠前指揮,確保船舶安全過閘。
連日來,揚州航務中心積極保障高溫下船閘安全生產(chan) 。“施橋船閘每天召開運調例會(hui) ,確保各類船舶高效過閘,新能源、集裝箱船舶隨到隨放。做好每日巡查,對機電設備和引航道助航設施進行重點排查,機電人員24小時待命,發現問題第一時間搶修。為(wei) 解決(jue) 高溫天氣待閘船舶用電、用水問題,我們(men) 對下遊遠調碼頭船舶岸電係統、供水樁進行例行保養(yang) 維護。”該中心施橋船閘工作人員介紹,7月以來累計開放4883閘次,放行機船15596艘、船隊492個(ge) ,船舶通過量3944.1萬(wan) 噸,貨物通行量3190.4萬(wan) 噸,其中煤炭922.8萬(wan) 噸,其他各類糧食、鋼材、礦建材料近2000萬(wan) 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