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胖”填充物不應賣出水果價(金台視線)
水果易破損、難保鮮,為(wei) 了減少儲(chu) 藏、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廠商會(hui) 在包裝箱中適當填充冰袋、泡沫、墊紙等材料。不過,有的商家添加的填充物過多過重,使水果的實際重量遠低於(yu) 所稱毛重,讓水果包裝“虛胖”。買(mai) 一箱十來公斤的芒果,裏麵的墊紙就占了兩(liang) 三公斤。增加運輸成本不說,讓消費者以水果價(jia) 格為(wei) 包裝材料付費,顯然不合情理。
水果包裝“虛胖”,有的確實是生產(chan) 者擔心水果運輸時破損而影響口碑,又缺乏更有效的包裝材料和技術,為(wei) 了穩妥,對水果“裏三層外三層”包裝予以過度保護。有的卻是商家刻意多用包裝物、填充物,以增加毛重謀取更多利潤。
因此,解決(jue) 水果包裝“虛胖”,需要從(cong) 改進包裝技術、完善市場監管兩(liang) 方麵著手。一是要通過改進包裝技術、明確相關(guan) 標準,減少水果包裝量。比如有些地方探索果蔬的包裝保鮮和減損技術措施,製定分級包裝保鮮技術規範,並為(wei) 基層應用單位提供產(chan) 品包裝、保鮮技術指導。在不降低保鮮、防破損等基本功能的情況下,實現包裝減量,這樣的做法值得推廣。二是建議加強水果產(chan) 地、經銷地相關(guan) 部門的協同監管,督促水果生產(chan) 者和經銷商銷售水果時,明確標示包裝、填充物重量和水果淨重,誠信經營,不能誤導消費者。
浙江台州市 江德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