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網評:提升企業創新能力須出實招、見實效

發布時間:2022-08-24 11:13:00來源: 人民網-觀點頻道

  科技部、財政部日前發布兩(liang) 部門聯合製定的《企業(ye) 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3年)》(以下簡稱《方案》),從(cong) 10個(ge) 方麵進一步加強企業(ye) 技術創新。《方案》要求,到2023年底,一批惠企創新政策落地見效,創新要素加速向企業(ye) 集聚,各類企業(ye) 依靠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一批骨幹企業(ye) 成為(wei)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一大批中小企業(ye) 成為(wei) 創新重要發源地,為(wei) 做好相關(guan) 工作明確了目標和方向。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企業(ye) 作為(wei) 創新的主體(ti) 和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jun) ,在國家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發展麵臨(lin) 的國內(nei) 外環境正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從(cong) 外部看,百年變局與(yu) 世紀疫情疊加,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麵臨(lin) 重構。從(cong) 內(nei) 部看,經濟發展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任務艱巨。可以說,現在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jue) 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ge) 第一動力。也正因如此,出台有力舉(ju) 措提升企業(ye) 技術創新能力,可謂正當其時、十分必要。

  激發企業(ye) 創新活力,要突出問題導向,強化精準施策。近年來,我國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進一步強化。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高新技術企業(ye) 數從(cong) 十多年前的4.9萬(wan) 家增加到33萬(wan) 家,683家企業(ye) 進入全球企業(ye) 研發投入2500強,173家高新區聚集了全國1/3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ye) ……無不彰顯著不斷增強的創新能力和不斷夯實的創新基礎。與(yu) 此同時,一些企業(ye) 在創新方麵還存在一些瓶頸難題。例如,企業(ye) 投入的人力財力不足,影響創新主體(ti) 作用的發揮,基礎研究薄弱、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等等。《方案》提出“強化對企業(ye) 創新的風險投資等金融支持”“支持企業(ye) 前瞻布局基礎前沿研究”等舉(ju) 措,有助於(yu) 解決(jue) 一些企業(ye) 創新發展麵臨(lin) 的燃眉之急。

  創新是一項係統性工程,離不開統籌兼顧,打通產(chan) 學研協同對接的難點和堵點。細覽《方案》,無論是加大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大型科學儀(yi) 器和專(zhuan) 利基礎信息資源等向企業(ye) 開放力度,還是支持企業(ye) 與(yu) 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抑或是推動各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庫向企業(ye) 開放,一係列實招硬招將匯聚成產(chan) 學研協同創新的強大合力。創新不能“單打獨鬥”,加快建立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市場為(wei) 導向、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ti) 係,才能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創新不問出身。加強企業(ye) 在科技創新方麵的主體(ti) 地位,意味著不管是大企業(ye) 、中型企業(ye) 還是小企業(ye) ,不管是國有企業(ye) 還是民營企業(ye) ,都能成為(wei) 創新主體(ti) 。“十三五”時期,民營高新技術企業(ye) 的數量占比從(cong) 2016年的87%提升到2020年的92.4%,銷售收入占比從(cong) 2016年的64.2%提升到2020年的70%,正是民營經濟創新創造活力迸發的生動體(ti) 現。可以預見,《方案》中完善落實國有企業(ye) 創新的考核、激勵與(yu) 容錯機製,健全民營企業(ye) 獲得創新資源的公平性和便利性措施等安排,將推動形成更加公平公正的創新環境和更加開放的創新生態。

  技術創新是企業(ye) 的命根子。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不能隻是跟著別人走,而必須自強奮鬥、敢於(yu) 突破。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加強組織保障、資源保障,引導支持各類企業(ye) 將科技創新作為(wei) 核心競爭(zheng) 力,推動《方案》明確的各項舉(ju) 措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定能為(wei)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