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凡:築牢新時代國家安全的泰州屏障
國家安全工作是黨(dang) 治國理政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保障國泰民安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泰州始終堅持以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為(wei) 指導,胸懷“兩(liang) 個(ge) 大局”、心係“國之大者”,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ti) 係和能力建設,有力維護了泰州政治社會(hui) 大局和諧穩定,有力推動了高水平安全和高質量發展的良性互動。新的起點上,我們(men) 將知重負重、唯實唯勤,錨定全省第一方陣再衝(chong) 刺,統籌發展和安全跑在前,以國安工作的幹在實處,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深入領悟“堅持黨(dang) 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是新時代國家安全的根本保證,確保國家安全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堅持黨(dang) 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領導,是做好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則。”泰州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委(黨(dang) 組)國家安全責任製,實施更為(wei) 有力的統籌和協調,保障國安工作行穩致遠。擰緊思想武裝“總開關(guan) ”。堅持以上率下、領學促學,將《總體(ti) 國家安全觀學習(xi) 綱要》納入理論學習(xi) 中心組學習(xi) 交流計劃、納入黨(dang) 校教學重點課程、納入基層黨(dang) 組織集體(ti) 學習(xi) 內(nei) 容,形成黨(dang) 委(黨(dang) 組)集中學習(xi) 、黨(dang) 員幹部帶頭學習(xi) 、全社會(hui) 廣泛學習(xi) 的良好氛圍。結合“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等時間節點,依托楊根思烈士陵園、沈安娜生平事跡陳列館、楊延修紀念館等陣地,多渠道、全方位宣傳(chuan) 總體(ti) 國家安全觀,進一步構築起共同維護國家安全的人民防線。完善製度機製“硬支撐”。形成國家安全責任製“管總”,風險防控四項機製、重點領域協調機製“暢運轉”,國安委工作規則、國安辦工作細則、國安體(ti) 係能力建設實施方案等“強筋骨”的製度體(ti) 係,工作基礎不斷夯實、“四梁八柱”不斷健全。突出問題導向、強基導向,因地製宜排定工作要點、優(you) 化工作布局,研究製定重點工作任務、重大風險隱患、工作體(ti) 係建設“三張清單”。壓緊風險防控“責任鏈”。將落實國家安全責任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納入年度督查檢查計劃,推動主要負責同誌落實第一責任,分管負責同誌落實直接責任,條線落實監管責任,板塊落實屬地責任,同心協力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將維護國家安全與(yu) 高質量發展、平安泰州建設有機結合,逐年提高重點領域安全風險指標的考評比重,有效激發落實國家安全責任的積極性、主動性。
深入領悟“堅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是新時代國家安全的生命線,全力維護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政治安全是最高的國家安全,對其他領域安全起著決(jue) 定作用。泰州持續強化底線思維、問題導向、責任意識和鬥爭(zheng) 精神,堅決(jue) 維護政權安全、製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深入實施“四大工程”。針對危害政治安全的各類重點對象和突出問題,深入實施維護政治安全係列專(zhuan) 項行動,紮實推進反滲透、反顛覆、反恐怖、反分裂鬥爭(zheng) ,全力打造政治安全“放心市域”。牢牢守住“重點陣地”。聚焦網絡、宗教、文化等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一手抓正麵引導,深化新思想“入心工程”,多渠道唱響主旋律、匯聚正能量;一手抓有效管控,製定陣地管理辦法,常態開展分析研判和風險處置,營造平穩有序、積極健康、向上向好的輿論環境。統籌管好“兩(liang) 個(ge) 戰場”。堅持“防線預置於(yu) 事前、問題解決(jue) 在線下”,健全完善重大突發事件和熱點輿情快速響應與(yu) 協調處置工作機製、網絡輿情閉環管理“六全”工作機製,“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回複率、滿意度躋身全省前列;組織實施“清朗2022”專(zhuan) 項行動,推動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重心下移、關(guan) 口前移,確保主流思想輿論牢牢占據主導地位。
深入領悟“堅持以人民安全為(wei) 宗旨”是新時代國家安全的根本立場,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國家安全工作歸根結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wei) 群眾(zhong) 安居樂(le) 業(ye) 提供堅強保障。泰州始終把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放在第一位,站穩群眾(zhong) 立場,做好群眾(zhong) 工作,確保人民安居樂(le) 業(ye) 、社會(hui) 安定有序。堅持“動態清零”,從(cong) 嚴(yan) 抓實疫情防控。堅決(jue) 守牢“入城口”、深入排查“落腳點”、有效激活“監測哨”,實現從(cong) “城門”到“家門”、從(cong) “卡口”到“企業(ye) ”的無縫銜接、閉環管理。緊扣流調溯源、核酸檢測、集中隔離、醫療救治等重點環節,持續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提升應急能力。增強“城市韌性”,持續擦亮安全底色。以“祥泰行動”為(wei) 統領,常態化組織開展不同領域的應急處突演練,著力提升指揮調度、協同作戰、專(zhuan) 業(ye) 處置和支撐保障能力,群眾(zhong) 安全感持續保持全省領先。創新實施“祥泰”係列創建,先期評選市級“祥泰小區”100家、“祥泰商超”100家、“祥泰酒店”80家,以點帶麵助推省級安全發展示範城市和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創建。突出“人民至上”,兜牢民生保障底線。全麵落實“民生七有”要求,真情關(guan) 愛“一老一小”,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逐年提高。持續加大對精神障礙患者、困境婦女兒(er) 童等群體(ti) 的救助幫扶力度,過細開展專(zhuan) 項排查整治,切實做到應治盡治、應管盡管,有困必幫、有難必救。
深入領悟“堅持把防範化解國家安全風險擺在突出位置”是新時代國家安全的中心任務,切實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各級黨(dang) 委、政府和領導幹部的政治職責,大家要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工作做實做細做好。”我們(men) 把安全發展貫穿高質量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在經濟安全方麵,深化比質量規模、比推進效率、比產(chan) 出效益、提升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三比一提升”行動,落戶一批“鏈主”“鏈源”“鏈核”項目。深化企業(ye) 駐廠員工作機製,及時出台“工業(ye) 紓困15條”“服務業(ye) 紓困22條”等政策,用真金白銀和真招實招幫助市場主體(ti) 抗疫情、渡難關(guan) 。在科技安全方麵,用足用好企業(ye) 科技創新積分管理辦法和支持頭部企業(ye) “科創六條”,持續開展“揭榜掛帥”“協同攻關(guan) ”行動,建立重點領域關(guan) 鍵技術、“卡脖子”產(chan) 業(ye) 常態化摸排機製,攻克了5納米芯片刻蝕機噴淋盤、水力機械空化抑製關(guan) 鍵技術等一批“卡脖子”難題。在生態安全方麵,創新開展“健康長江泰州行動”,組建指揮中心、建成大數據平台,率先在全國啟動“長江大體(ti) 檢”,實現97.8公裏長江泰州段水、陸、空立體(ti) 式監測監控;生態岸線比例達47.6%,長江幹流水質持續穩定在Ⅱ類水。在糧食安全方麵,樹牢“高線”意識和“紅線”意識,堅決(jue) 遏製耕地“非農(nong) 化”、基本農(nong) 田“非糧化”,持續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打造旱澇保收、高產(chan) 穩產(chan) 的“噸糧田”,2021年新建21.4萬(wan)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全市總麵積315.48萬(wan) 畝(mu) ,占耕地比重達71%,牢牢守住保障糧食安全底線。
(作者為(wei) 泰州市委書(shu) 記、市委國安委主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