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個片區更新類公共空間試點項目落地 朝外片區將迎“組合式”城市會客廳
人民網北京8月25日電 (池夢蕊)近日,北京市發改委批複朝外片區更新示範段公共空間改造提升項目(以下簡稱“朝外片區項目”)實施方案,將對朝外片區“兩(liang) 橫三縱”範圍內(nei) 更新示範段的公共空間進行係統性、精細化改造提升,進一步激發片區活力、優(you) 化慢行體(ti) 驗,實現街區整體(ti) 品質提檔升級增值,塑造活力共享、開放多元的綜合新型國際街區。
據了解,項目是2022年度北京城市公共空間改造提升示範工程市級試點,也是探索推進公共空間係統改造促進片區更新重點試點項目,力求為(wei) 全市類似街區更新提供示範參考經驗。
公共空間係統改造促片區更新
改造提升總麵積近6萬(wan) 平方米
朝外片區項目地處朝陽核心區域,北起朝外大街,南至芳草地北巷,西至昆泰嘉華酒店,東(dong) 至工人體(ti) 育場東(dong) 路,改造提升總麵積59278平方米。
項目將以朝陽區提升建設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水平,加緊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要求為(wei) 背景,以朝外大街與(yu) 朝外南街兩(liang) 條道路橫向貫穿主街區,以神路街、工人體(ti) 育場南路、芳草地西街為(wei) 縱向銜接構成的“兩(liang) 橫三縱”片區更新整體(ti) 規劃設計為(wei) 引領,突出公共空間改造提升公益性、公共性、示範性,挖掘片區文化內(nei) 涵,拓展公共活動空間、增加公共服務設施,並帶動全域內(nei) 企業(ye) 及商戶資源共同投入建設,形成社會(hui) 資本與(yu) 政府投資聯動效益,全方位激活和帶動朝外片區整體(ti) 更新。改造完成後將實現朝外大街區域產(chan) 業(ye) 、商業(ye) 、建築空間及城市景觀的全麵更新升級,並與(yu) 僑(qiao) 福芳草地、世貿天階、工體(ti) 國際體(ti) 育文化綜合體(ti) 、三裏屯時尚文化生活街區等空間有機聯動,全方位激活朝外大街整體(ti) 活力,助力打造新生代地標及北京年輕人生活方式聚集地。
片區規劃引領空間設計
將空間改造和功能業(ye) 態提升有機整合
朝外片區項目深度結合“兩(liang) 橫三縱”片區整體(ti) 規劃,將空間改造和功能業(ye) 態提升有機整合。比如,朝外大街兩(liang) 側(ce) 以大型辦公商業(ye) 建築為(wei) 主,是區域整體(ti) 形象展示的大道,在改造中將重點考慮城市景觀和慢行係統通達性;朝外南街南側(ce) 則主要為(wei) 老舊小區、學校、郵局、醫院、酒店等為(wei) 主,則將著力通過本輪公共空間提升最大限度的提升市民、企業(ye) 與(yu) 社區的獲得感,建設沒有邊界的藝術街區、民生街區、國際化街區。沿著這樣的思路,項目將片區整體(ti) 規劃設計方案深化細化到實施層麵,結合引入一批新創意經濟、新數字經濟、新服務經濟“三新”企業(ye) ,從(cong) 整個(ge) 片區的視角,對公共空間進行布局優(you) 化、功能織補和品質提升,讓公共空間改造提升更好服務城市功能,構建多元融合創新性產(chan) 業(ye) 服務空間。
此外,朝外片區項目將注重曆史文化傳(chuan) 承。位於(yu) 朝外神路街北口的琉璃牌樓,是在高速發展過程中,能保持位置和形製不變且留存至今的極少數過街琉璃牌樓,該牌樓是朝外東(dong) 嶽廟建築群的附屬建築,始建於(yu) 1607年,是一座三間四柱七樓黃綠彩琉璃牌樓,高約13米,寬20.2米。朝外東(dong) 嶽往南至日壇間為(wei) 神路街,東(dong) 嶽文化廣場是跨時代的禮儀(yi) 之路的端頭,也是新時代的市民活力廣場。項目將充分挖掘朝外地區曆史、故事及相關(guan) 技術信息,將曆史與(yu) 精神融入場地設計,力爭(zheng) 再現“東(dong) 嶽廟-神路街-日壇”這一重要的城市曆史景觀脈絡。通過打造讓市民“坐得下、記得住、待得久”的“城市會(hui) 客廳”,以文化賦能商業(ye) ,以潮流引領生活,以數字化引領新消費,打造國際化特色街區、年輕人喜歡的活力街區、具有文化品味的藝術街區、精細化管理的示範街區,引導新文化、新消費、新產(chan) 業(ye) 等優(you) 質資源持續落地,充分展現街區藝術之美、時尚之美、生活之美。
文脈傳(chuan) 承、步行友好、多元共生、科技低碳
實現街區整體(ti) 品質提檔升級增值
通過對周邊生活、工作人群進行采樣調研,被調研人員普遍認為(wei) 目前存在公共空間數量少、非機動車和人行步道狹窄不連續、基礎設施需改善、廣告標識缺乏多樣性和藝術性等不足。
為(wei) 此,朝外片區項目以“朝陽新生·美虞物外”為(wei) 理念,突出“包容之美、多元之美、公平之美、年輕之美、人文之美”,通過文脈傳(chuan) 承、步行友好、多元共生、科技低碳四個(ge) 方麵努力,力爭(zheng) 打造一個(ge) 活力共享、開放多元的綜合新型國際街區。
項目將依托東(dong) 嶽廟和琉璃牌坊,打造一個(ge) 高品質且開放共享的曆史文化廣場,推動實現廣場無車化與(yu) 慢行共享化處理,以琉璃牌坊及延長線為(wei) 軸,利用設計語言傳(chuan) 承區域曆史文脈,為(wei) 市民提供全時全天候的文化交往活動廣場,打造具有參與(yu) 感的活力區域。比如,中軸將用神路街曆史階段的街道布局及建築格局作為(wei) 鋪裝索引,引導人群動線;東(dong) 西側(ce) 翼分別設置開放式、圍合式等多種“城市家具”,滿足市民停留觀演、休憩娛樂(le) 、互動交談等多種需求;燈光和霧噴的結合,則將營造不同場景氛圍。
同時,通過街區風貌提升、基礎設施完善、道路斷麵優(you) 化、綠蔭街道營造等,構建步行友好的慢行係統。結合場地特色,通過多樣的鋪裝材質和豐(feng) 富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朝外地區的景觀品質和慢行體(ti) 驗。
據了解,項目初步規劃出約1639輛非機動車集中停放區域,其中私人單車約容納40輛,外賣車約29輛,共享單車約1570輛。朝外南街通過拓寬人行道,增加兩(liang) 側(ce) 行道樹,優(you) 化步行體(ti) 驗;芳草地西街通過重新規劃路線,實現區域機非分離;朝外大街地下通道將實施消隱改造,以牆麵為(wei) 主進行文化展示,打造地下藝廊空間。此外,整個(ge) 片區將共計新增無障礙設施30處,保證路由暢通,滿足全齡需求。
朝外地區的改造,需要一定程度保留多元化的城市麵貌,也需滿足多元主體(ti) 的功能需求。項目主要將朝外大街南側(ce) 商務文化空間、朝外南街南側(ce) 、化家胡同及芳草地北巷通過完整的慢行係統進行串聯,營造舒適宜人的步行及停留空間,將邊角消極空間改造成為(wei) 社區花園、林蔭休閑空間、室外等候區等可供居民、行人休憩活動的場所,滿足周邊空間使用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新栽種植物將參考固碳植物指標,優(you) 先使用固碳植物為(wei) 行道樹,增加固碳地被。同時,通過低碳科普展示,鼓勵組織周邊居民及在校學生參與(yu) 減碳知識學習(xi) 及相關(guan) 活動。
據悉,朝外片區項目預計將於(yu) 年內(nei) 開工,計劃於(yu) 明年上半年完工。下一步,北京市發改委將及時總結項目實施經驗,探索建立以公共空間係統改造帶動片區整體(ti) 更新模式,形成規劃引領、民生優(you) 先、政府統籌、多元參與(yu) 的可複製可推廣的片區更新實施經驗,讓公共空間更好融入城市發展、點亮百姓生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