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在創新前沿貢獻巾幗力量(暖聞熱評)

發布時間:2022-08-29 15:1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物】古代人類基因密碼破譯者付巧妹

  【故事】付巧妹,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yu) 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主要致力於(yu) 演化遺傳(chuan) 方麵的研究,破譯了世界最早現代人基因組,確定現代人走進亞(ya) 洲並非僅(jin) 有南部路線;通過共同開發捕獲古核基因組技術,實現大規模研究古DNA的可能。此外,她通過共同開發前沿技術,建成國內(nei) 首個(ge) 媲美國際頂尖水平的古DNA自動化實驗平台,在相關(guan) 領域讓中國從(cong) 跟跑者變為(wei) 領跑者。不久前,付巧妹獲得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點評】

  “我是誰?”“我從(cong) 哪裏來?”無論在哲學還是科學層麵,這些問題都不容易回答。從(cong) 古至今,對早期文明和人類演化的探索從(cong) 未停止,古DNA研究則為(wei) 破解文明密碼打開了新窗口。通過古老的基因片段,付巧妹和她的團隊探究人類的起源與(yu) 演化,揭開了一個(ge) 又一個(ge) 謎團,她也在矢誌不渝的奮鬥堅守中成長為(wei) 該領域的領軍(jun) 人物之一。

  從(cong) 數萬(wan) 年前的塵土與(yu) 灰燼中,搜集人類祖先殘存於(yu) 世的基因片段,進行破譯、重繪,了解他們(men) 的飲食習(xi) 慣、日常生活和遷徙之路。這聽上去是一件頗為(wei) 浪漫的事,實則是極為(wei) 困難的工作。付巧妹在古人類基因的密碼之海中徜徉了10餘(yu) 年,破譯了東(dong) 亞(ya) 最古老的現代人基因組,提供了東(dong) 亞(ya) 尤其是中國古代人類遺傳(chuan) 、演化、適應等方麵的重要信息,為(wei) 中華民族的形成演化及中華文明的探根溯源提供了重要線索和佐證。付巧妹說,是好奇心驅使著她一直想去探索未知的事物,這彰顯了興(xing) 趣和熱愛的重要性。

  創新的過程往往漫長而艱辛,不僅(jin) 需要攻堅克難的勇氣,還要有潛心鑽研的精神。在德國深造時,沒有古基因領域基礎的付巧妹,通過看文獻補課,以勤奮和好學打動了國際古基因領域的資深教授。從(cong) 博士三年“幾無成果”到領銜的研究入選《自然》雜誌“2014年度十大科學事件”,她能夠俯下身子、耐住性子。正是因為(wei) “甘坐冷板凳”,靜心篤誌、沉潛專(zhuan) 注,付巧妹帶領團隊推動我國的古遺傳(chuan) 學研究進入世界前列,為(wei) 提升我國該領域科技創新水平作出了貢獻。

  推動科技創新,女性科技工作者是一支重要力量。細覽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獎名單,有研製出國際首套南極內(nei) 陸無人值守遠程控製自動觀測望遠鏡的科研團隊,有破譯梨品質密碼、幫助果農(nong) 提高收益的“育梨師”,有探尋未知核物質奧秘的青年研究員……肩負著科技報國的時代使命,要在“創新最前沿、科技攻關(guan) 新高地”貢獻巾幗力量,這是付巧妹的感言,也是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心聲。

  中國科協最新統計顯示,我國女性科技人員總量已接近4000萬(wan) 人,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半邊天”。此前實施的科技創新巾幗行動以及《關(guan) 於(yu) 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幹措施》,進一步激發了女性科技人才的創新活力。為(wei) 女性科技人才成長進步、施展才華創造更好環境,更好發揮女性科技人才在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的重要作用,定能為(wei) 把我國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凝聚更強大的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29日 第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