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獲國辦督查激勵 南通做對了什麽?
不久前,江蘇南通市因2021年度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製度創新、模式探索等方麵成效顯著,獲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從(cong) 全國看,獲此激勵的城市共9家;從(cong) 江蘇看,南通是全省唯一。那麽(me) ,這座依江傍海的城市做對了什麽(me) ?
“近年來,全市以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為(wei) 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wei) 關(guan) 鍵,深入推進美麗(li) 南通建設,探索走出了一條生態優(you) 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南通市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處處長楊暘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說。
調整能源結構至關(guan) 重要
2020年,南通市經濟總量達10036.3億(yi) 元,是繼蘇州、南京、無錫之後邁上萬(wan) 億(yi) 台階的第四座城市,2021年全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11026.94億(yi) 元,GDP增速8.9%,經濟發展備受外界關(guan) 注。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南通對生態文明建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抓經濟發展,也要抓好環境保護。”楊暘介紹,產(chan) 業(ye) 結構的調整離不開能源結構的調整。
在楊暘看來,講生態文明建設,調整能源結構至關(guan) 重要,也就是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為(wei) 改變該市能源結構依靠煤電比較單一的狀況,南通專(zhuan) 門成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推動全市經濟社會(hui) 全麵綠色低碳轉型,具體(ti) 則在持續優(you) 化能源結構、加快產(chan) 業(ye) 綠色發展、大力推行循環經濟等方麵不斷發力。
南通擁有豐(feng) 富的海上風力和太陽能資源,利用這一優(you) 勢,當地加快推進海上風電場項目和光伏發電項目建設,6個(ge) 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項目已全部納入國家試點,規劃容量約279萬(wan) 千瓦。6月底,如東(dong) 海上風電場發電量突破10億(yi) 千瓦時。“到2021年底,全縣總風電裝機達到了560萬(wan) 千瓦,其中海上483萬(wan) 千瓦。今年1至5月份,風電上網電量已經突破了50億(yi) 千瓦時,占全社會(hui) 用電量的172%,節約標煤150萬(wan) 噸。”如東(dong) 縣發改委能源科科長湯建榮介紹。
綠色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底色。南通加快建設綠色製造體(ti) 係,積極打造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綠色產(chan) 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2021年,2家綠色工廠、4個(ge) 綠色產(chan) 品上榜工信部第六批綠色製造名單;海安高新區入圍國家綠色園區;13家企業(ye) 申報第二批省級綠色工廠;中遠川崎、雙弘紡織申報國家第三批工業(ye) 產(chan) 品綠色設計示範企業(ye)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國家級園區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驗收,12個(ge) 重點支撐項目獲得中央財政資金2.227億(yi) 元。
據統計,“十三五”以來,南通市87個(ge) 循環經濟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16.3億(yi) 元,累計竣工項目達80個(ge) ,帶動和促進了一批循環經濟技術的推廣應用。“和過去相比,南通近些年招引項目要看能耗和度電應稅銷售。”楊暘說,這是當地最大的轉變。
在“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南通江山農(nong) 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山股份”)在曆年產(chan) 品結構調整中“大刀闊斧”改革,堅決(jue) 淘汰了一批高汙染、高耗能產(chan) 品,同時加大資金投入、引進新技術、實施了多輪清潔生產(chan) 改造,從(cong) 源頭減少“三廢”產(chan) 生。“企業(ye) 環保總投入超過10億(yi) 元,建成了配套齊全的‘三廢’治理設施。近年來,又投資上億(yi) 元對熱電煙氣排放進行提標改造,建成各類預處理、生化處理、深度處理等成套廢水處理設施,投資1.5億(yi) 元建成技術先進的危險廢物焚燒處理裝置,保障所有‘三廢’得到有效治理、減量排放,努力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ye) 。”江山股份環保總監劉衛衛介紹。
打造美麗(li) 江蘇南通樣板
8月的南通濱江風光帶,水清岸綠,鳥語花香,遊人如織,好一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畫卷。南通此番能夠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離不開沿江生態岸線的整治成果。
為(wei) 打造美麗(li) 江蘇南通樣板,該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指揮長的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層層壓實各級環保責任,同時開展水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督查推進突出環境問題,取得積極成效。
大力整治“化工圍江”問題,累計搬遷沿江化工企業(ye) 495家,實現沿江1公裏範圍內(nei) 園區外化工企業(ye) “清零”,沿江生態岸線占比由2018年的48.5%提高到54%……南通通過科學謀劃目標,明確任務舉(ju) 措,排定重點項目,全麵提升美麗(li) 南通形象和綠色競爭(zheng) 力,打響了“江海聯動”生態文明建設特色名片。
生態保護修複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近年來,南通通過規劃源頭保護管控、開展沿江生態走廊整治修複、建設長江生態林等舉(ju) 措,推進山水林田草等自然資源整體(ti) 保護、係統修複和綜合治理,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南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辦公室主任朱加純介紹,該局針對沿江地區生態綠色發展出台了《深化長江流域(南通段)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方案》《南通市長江保護修複攻堅戰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長江(南通段)岸線綜合整治行動方案》等一係列政策文件,進一步明確了沿江落實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具體(ti) 方向和要求。
生態文明,規劃先行。南通率先在全省沿江八市中編製市域沿江生態帶發展規劃,繪製沿江共抓大保護“一張圖”,促進沿江由“工業(ye) 鏽帶”向“生活秀帶”“發展繡帶”轉變,提出南通濱江打造世界級生態綠色水岸、長江口活力創新走廊的目標定位,建設綠色景觀生態帶、先進產(chan) 業(ye) 創新帶、活力共享風光帶,爭(zheng) 取打造國家級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
科學探索“城市雙修”試點工作,讓城市顏值與(yu) 氣質兼具。2018年,南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組織編製《南通城市雙修專(zhuan) 項規劃》。在解決(jue) 沿江地區現有生態環境問題的同時,當地大力度推進“城市雙修”工作,對南通長江段及沿江岸線進行生態修複,包括水環境治理、水源地整治、水產(chan) 種質資源保護、沿江濕地保護、沿江生態防護林建設、入江口整治提升等,搬遷沿江重要節點區域的企業(ye) 和碼頭,對沿江岸線進行優(you) 化整治。
主動作為(wei) 、先行先試
2021年,南通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連續獲得生態環境部“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汙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專(zhuan) 項行動表現突出集體(ti) ”“全國環境執法大練兵表現突出集體(ti) ”等多項榮譽。談及經驗,南通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黃曉勤以一句話概括“把嚴(yan) 執法挺在前麵”,通過規範開展“雙隨機”執法檢查、組建公安環保融合戰隊、強化部門執法聯動、加大異地執法力度、強化科技執法支撐等手段深化治汙攻堅成效。
其中,在科技手段執法方麵,加大自動監控、用電監控數據異常現場核查力度,推動自動監測數據直接應用於(yu) 執法,借助無人機、走航監測等科技手段,今年以來,南通市通過“非現場執法”查處環境違法案件82件。對南通某企業(ye) 治汙設施用電量連續23小時為(wei) 零案件實施處罰,被生態環境部列為(wei) 優(you) 化執法方式第一批典型案例。
今年以來,南通市生態環境局持續推進入江排汙口整治,全市2049個(ge) 排汙口整體(ti) 完成整治1905個(ge) ,完成率92.97%;組織市、住建、市政、水利、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和交通等部門組成督查組,對全市10個(ge) 縣市區(管委會(hui) )入江入海排汙口整治情況開展現場督查。
值得一提的是,南通先行先試,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工作。2019年4月,南通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印發《南通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改革實施方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磋商辦法(試行)》等規範性文件,明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製度實施範圍、責任主體(ti) 、索賠途徑、案例實踐等相關(guan) 內(nei) 容,在全省率先推進改革試點,較好破解“企業(ye) 汙染、群眾(zhong) 受害、政府買(mai) 單”困局。
目前,南通市在細化生態損害賠償(chang) 範圍、擴大賠償(chang) 實施主體(ti) 、創新損害評估方法、拓展修複執行方式、完善資金管理辦法等方麵形成一批可複製、可借鑒的經驗。2021年,該做法獲評江蘇省委依法治省辦爭(zheng) 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縣活動優(you) 勝項目。此外,南通一起案件入選生態環境部第二批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十大典型案例。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在南通,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空氣質量連續四年全省第一;五山地區濱江片區生態修複成為(wei) 全國樣板,長江大保護、沿江生態修複成為(wei) 全國典範,先後被評為(wei) “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地區”“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通州區、崇川區分別被評為(wei)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