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義務教育新課標開學正式實施:塑造新課堂
今年秋季學期,2022版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將在各中小學正式啟用。記者了解到,最近一版的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已分別實施了20年和10年以上。課程是教育的核心,新課標的啟用將決(jue) 定未來10年義(yi) 務教育的方向。如何理解新課標?新課標將帶來哪些改變?
變化的不僅(jin) 僅(jin) 是課時比例
新課標一大變化,是對各科課時比例進行了調整。從(cong) 單科角度上看,語文課時比例從(cong) 2011版教學時長占比13%至15%提高到了20%至22%,教學時長位居第一。位居第二的是數學課,占13%至15%,科學類課時占比升至8%至10%,超過英語。“體(ti) 育與(yu) 健康”課占總課時的比例保持在10%-11%,大於(yu) 英語和理化生、科學課時比例。
在剛過去的這個(ge) 暑假,中小學開展了一場場對新課標的思考和討論,課程改革的方向愈發明晰。“經過5個(ge) 多月的學習(xi) 和培訓,我和同事們(men) 已經基本‘吃透’新課標精神。”南京市拉薩路小學校長楊東(dong) 亞(ya) 也是一名語文老師,他告訴記者,語文教學時長的增加,主要強調了語文以文化人的教學目標。
楊東(dong) 亞(ya) 說,“新課標提出了學習(xi) 任務群的教學概念,提出整本書(shu) 閱讀並作為(wei) 課程化學習(xi) 項目正式進入教學內(nei) 容。”楊東(dong) 亞(ya) 解釋說,該項目是讓孩子學會(hui) 讀某一類型的書(shu) ,比如曆史著作、人物傳(chuan) 記、社會(hui) 科學著作等,並從(cong) 中汲取完整全麵的營養(yang) ,“意圖是打破單篇教學,掌握更多閱讀的方法,新學期學生們(men) 將通過‘組團’方式進行整本書(shu) 的閱讀。”
“新課標更看重孩子的體(ti) 驗,對學習(xi) 過程的經曆、經驗的積累和表達,比如說,數感和量感,生活中用得比較多的‘空間距離’,目測一下大概能知道是多少。這些不屬於(yu) 以前的書(shu) 麵考試關(guan) 注的點,但實際上對於(yu) 生活還是挺重要的。”北京東(dong) 路小學校長餘(yu) 穎說,新課標出來之後,數學老師應該要求學生掌握“三會(hui) ”:會(hui) 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hui) 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hui) 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新課標下,體(ti) 育因為(wei) 課時僅(jin) 次於(yu) 語文、數學,被外界稱為(wei) “第三門主課”。2022版課標中特別提到,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選擇和設計其他新興(xing) 體(ti) 育類運動項目課程內(nei) 容。“一、二年級每周4節體(ti) 育課,三到六年級每周3節體(ti) 育課,體(ti) 育課肯定是按照課時要求開足的。此外,全校學生每天都有大課間活動,保證‘陽光體(ti) 育鍛煉一小時’。”南京市逸仙小學體(ti) 育教研組組長夏靜介紹:“開學第二周,課後服務就要開始了,每周三、四的體(ti) 育活動有籃球、乒乓球、跑酷、體(ti) 操等近20項。”
與(yu) 前一版課標相比,英語的學科課時占比一直保持6%-8%,但要求實際提高了。南京市夫子廟小學副校長劉蔚介紹說,新課標要求學生具備的詞匯量“三級+”等級需達到1800詞,相較於(yu) 2011版課標增加了200個(ge) 單詞左右。“盡管目前還是教學過渡期,2024年才有全新教材,但今後的考試難度和靈活度都將有所提升。”
孩子們(men) 的“長作業(ye) ”將增加
新課標已經規定,各門課程用不少於(yu) 10%的課時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xi) 。跨學科教學在不少中小學已有探索,也是未來教育改革的一大重點。
為(wei) 什麽(me) 要求每門課都開發跨學科主題?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學校長薑樹華認為(wei) ,新課標對義(yi) 務教育“培養(yang) 什麽(me) 人”這個(ge) 首要問題做出整體(ti) 刻畫,站在“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高度來培養(yang) 提升學生所需的核心素養(yang) ,“在幫助形成正確價(jia) 值觀基礎上,我們(men) 還要培養(yang) 人才的必備品格和關(guan) 鍵能力,這些都體(ti) 現在具體(ti) 的真實的生活情境中,而不是題海中。”
楊東(dong) 亞(ya) 說,“當在新課標下學習(xi) 《趙州橋》這節課時,不是語文老師一個(ge) 人的事情,還涉及到物理和數學知識、地理和曆史知識。我們(men) 要引導學生從(cong) 更大、更高層麵理解語文、探索語文,真正體(ti) 現‘大語文觀’。”“將各科知識‘串’起來,放入充滿煙火氣的生活中。”餘(yu) 穎舉(ju) 例,“我們(men) 教學中提到‘杯琴’,根據杯子中水的多少,敲出的聲音也不一樣,這就是數學跟音樂(le) 的融合,我們(men) 要從(cong) 數學角度,看水的刻度、比例怎麽(me) 去跟音高相匹配,讓孩子感受到他們(men) 學的每一個(ge) 知識都是有用的。”
薑樹華認為(wei) ,跨學科教學也要求教師具有觸類旁通的能力,“在暑假期間,我們(men) 紫琅一小的各門學科都已嚐試設計跨學科學習(xi) 的一些重要主題,隨著項目化、任務群等跨學科學習(xi) 內(nei) 容的增多,家長們(men) 會(hui) 發現孩子的‘長作業(ye) ’會(hui) 增加,跨學科學習(xi) 一定需要一段周期來實現。”他舉(ju) 例說,比如四年級語文課程中“有趣的漢字”,讓學生走向社區在生活中尋找有趣漢字,在廣泛閱讀基礎上,我們(men) 嚐試學會(hui) 用數學統計方式找出用錯頻率最高的漢字,繼而引導學生閱讀梳理漢字源流,去講述其背後的文化。經過一段時間的跨學科學習(xi) ,歌曲《生僻字》在學生中悄然流行。“這種學習(xi) 是基於(yu) 適合年段,融入生活,兼濟不同學科,層層遞進的學科實踐,學生們(men) 當然樂(le) 此不疲,各學科的跨學科學習(xi) 就這樣漸漸根深葉茂起來。”
新課標如何紮實落地
“送給一年級的你!”“快樂(le) 學程周”“我有好習(xi) 慣”“我愛讀好書(shu) ”“玩轉大風車”……今年,南京市拉薩路小學專(zhuan) 門為(wei) 新入學小朋友準備了《曉小的書(shu) 》。楊東(dong) 亞(ya) 說,此次教育部發布的新課標也強化了幼小銜接,小學一、二年級的所有課程都將在設計層麵更加注重活動化、遊戲化、生活化,“一年級小朋友的開學第一周不開展學科學習(xi) ,而是通過這本融通學程,構建以價(jia) 值為(wei) 核心的學習(xi) 經曆。”
“今後十年,素質教育將全麵鋪開。”楊東(dong) 亞(ya) 提醒,“接下來,藝術、科學、信息科技等各類課程,都要鼓勵孩子多操作,多動手。”
在新學期,學校將依托各自優(you) 勢,因地製宜探索跨學科課程。南京外國語學校副校長朱征介紹,近年來學校已引入了各類公共文化資源,比如以六朝博物館為(wei) 活動基地,從(cong) 衣食住行各角度的文物資源為(wei) 學生揭開當時百姓的真實生活。去年,學校邀請到南京博物院專(zhuan) 家進校園,老師們(men) 指導初一新同學創意製作青銅器,筆筒、花瓶、布包、燈架等精彩文創設計,體(ti) 現了藝術和科技的碰撞,“我們(men) 將通過更生動有趣的學習(xi) 手段,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發現各學科之間的內(nei) 在聯係,以更科學的過程管理和資源整合,把跨學科的理念落到實處。”
“我們(men) 學校所有的主題活動都是與(yu) 學科融合相關(guan) 的。”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小學南校區校長葉微說,今年上學期為(wei) 期一個(ge) 月的“春日課程”,分不同年級探索春天的秘密,“有了新課標後,我們(men) 就更有依據和底氣去做這個(ge) 事情。”葉微說,“秋季開學後,10月份將會(hui) 推行更為(wei) 豐(feng) 富多彩的‘秋日課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