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多種藝術形式接連上演

發布時間:2022-09-02 10:37:00來源: 北京日報

  藝術的盛會(hui) ,人民的節日。昨晚,由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在國家大劇院開幕。當晚,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文藝演出以《奮進新時代 揚帆新征程》綜合性文藝晚會(hui) 形式呈現,描繪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壯闊景象,以熱烈的情感表達了中國人民揚帆新征程的壯誌豪情。

  精品薈萃 呈現十八大以來舞台藝術成果

  在著名指揮家李心草的指揮下,澎湃激昂的交響合唱《新時代進行曲》旋律響起,開幕式文藝演出正式開始。與(yu) 前些年不同,今年的中國藝術節並沒有以一台劇目作為(wei) 開幕式演出,而是在一個(ge) 多小時的時間裏,音樂(le) 、歌劇、戲劇、戲曲、舞蹈、音樂(le) 劇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節目接連上演,來自全國32家文藝院團的藝術家紛紛登台,為(wei) 觀眾(zhong) 呈現一場藝術盛宴。

  開幕式文藝演出集中展現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舞台藝術發展的最新成果。在“《百年風華》——新時代舞台人物形象展示”這一節目中,京劇《李大釗》中的李大釗、豫劇《焦裕祿》中的焦裕祿、黃梅戲《鄧稼先》中的鄧稼先、民族歌劇《扶貧路上》中的黃文秀與(yu) 話劇《深海》中的黃旭華,這幾位劇中人物形象的扮演者同台亮相,以自白的方式闡述英雄楷模的事跡和偉(wei) 大情懷,與(yu) 數十位青年學生展開跨時空對話,給觀眾(zhong) 帶來極大的心靈震撼。

  戲曲領域,王洪玲、劉雯卉、張慧芳分別演唱了河北梆子、豫劇、京劇《穆桂英》的經典選段,三個(ge) “穆桂英”特色鮮明、英姿颯爽,彰顯了中國戲曲的深厚底蘊和無窮魅力。文藝演出總導演陳維亞(ya) 與(yu) 執行總導演沈晨介紹,開幕式文藝演出把十八大以來舞台藝術領域優(you) 秀作品的精彩段落組合到一起,但這些劇目屬於(yu) 不同的藝術形式,“主創團隊克服了很多困難,最終把精彩段落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台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節目個(ge) 個(ge) 都精彩、個(ge) 個(ge) 都有特色。”

  本次中國藝術節由文旅部、京津冀三地共同主辦,文藝演出的節目也呈現三地特色。民族器樂(le) 合奏《千秋大計》——唱響京津冀節目中,雄偉(wei) 的大興(xing) 機場、繁忙的天津港口與(yu) 雄安新區的畫麵出現在舞台背後的屏幕上,改編自音樂(le) 作品《故鄉(xiang) 是北京》《觀海河》《雄安》的親(qin) 切旋律讓觀眾(zhong) 沉醉其中,感受千秋大計帶來的激情與(yu) 希冀。

  新作頻出 《長江大合唱》唱響時代新聲

  開幕式文藝演出中,也有多個(ge) 節目為(wei) 全新創作,給觀眾(zhong) 帶來耳目一新的體(ti) 驗和震撼的視聽效果。

  評劇選段《手中飯碗端得穩》描繪的是新時代的農(nong) 民生活,展現了我國糧食生產(chan) 、糧食安全戰略的科學思維與(yu) 人民情懷。在節目中飾演牛喜田的中國評劇院演員孫路陽透露,這個(ge) 節目在兩(liang) 個(ge) 多月的時間裏不斷打磨修改,隻為(wei) 給觀眾(zhong) 呈現最高藝術水準。來自天津評劇院的曾昭娟飾演喜田妻,她驕傲而興(xing) 奮地說:“能在中國藝術節這樣的平台上展現評劇,是我們(men) 評劇人的光榮。”

  文藝演出還盛大推出了感人至深的《長江大合唱》,連綴演唱了《長江搖籃曲》《過三峽》《長江戀歌》《奔騰吧 長江》四首以長江為(wei) 主題的歌曲。《長江大合唱》為(wei) 集體(ti) 創作,曲作者之一方石認為(wei) ,《長江大合唱》是一部時代之作,文藝工作者踏著時代的節拍,呼應人民的心聲。在創作中,作曲家們(men) 借鑒民族音樂(le) 中的優(you) 秀元素,用中國的氣派表現長江特色。詞作家之一樊孝斌深情地說:“站在新時代,我們(men) 需要用自己的聲音樹立文化自信,用我們(men) 的語言說出我們(men) 中國可敬、可愛、可親(qin) 的形象。”

  在王麗(li) 達、王宏偉(wei) 、周曉琳等歌唱家的歌聲中,《長江大合唱》從(cong) 長江上遊唱到中遊,唱到下遊,唱到長江入海時,舞台背後的大屏幕忽然打開,新時代的人群像長江一樣源源不斷地走向觀眾(zhong) ,伴隨著氣勢磅礴的大合唱,將演出氣氛推向高潮。

  北京力量

  展示全國文化中心文藝精品

  對北京來說,今年的中國藝術節有著特殊的意義(yi) 。第一屆、第二屆中國藝術節都在北京開幕,今年是33年來再度回歸北京,此番開幕式文藝演出也展示了北京作為(wei) 全國文化中心的文藝力量。

  舞台上,京劇《李大釗》、音樂(le) 劇《在遠方》等北京出品的優(you) 秀作品亮相,彰顯“大戲看北京”的風采;北方昆曲劇院、中國評劇院、北京市舞蹈學院等十餘(yu) 家北京文藝院團或院校參演;北京京劇院演員張建峰、張慧芳,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團長王洪玲,北京歌劇舞劇院演員阿雲(yun) 嘎等來自市屬文藝院團的藝術家一展風姿。“很榮幸能參加十三藝節開幕式文藝演出,我在《在遠方》片段中飾演快遞小哥,他們(men) 很平凡,但他們(men) 給這個(ge) 社會(hui) 貢獻自己的力量,傳(chuan) 遞正能量。”阿雲(yun) 嘎說。

  樂(le) 池裏,北京交響樂(le) 團、天津交響樂(le) 團、河北交響樂(le) 團的演奏家全程為(wei) 文藝演出現場演奏。無論是經典劇目,還是全新創作,無論是歌劇,還是京劇、評劇等戲曲藝術,演奏家們(men) 始終“護航”。現場樂(le) 隊統籌、北京交響樂(le) 團團長孟海東(dong) 介紹,現場演奏能呈現出最好的藝術效果,也最考驗藝術水準,本次演出中的多個(ge) 作品不斷打磨,譜子反複修改,交響樂(le) 和京劇等戲曲樂(le) 隊的合作也是全新的嚐試。

  孟海東(dong) 說,前期排練階段,北交天天“紮”在大劇院裏,配合每一個(ge) 節目走台。“演奏強度和辛苦程度超過以往,很多管樂(le) 老師嘴上起了好幾個(ge) 水泡,看著讓人心疼,但想到要給觀眾(zhong) 呈現優(you) 質的現場演出,展示北京的風采,大家都充滿幹勁兒(er)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