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石樓:“黨建+網格”托起服務群眾“大民生”
化解矛盾糾紛、排查安全隱患、代辦民生服務、宣傳(chuan) 政策法規。自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zhuan) 項行動開展以來,呂梁市石樓縣胡家峪村紮實推行“黨(dang) 建+網格”治理模式,把服務和管理下沉到網格,把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組織優(you) 勢轉化為(wei) 基層綜合治理優(you) 勢,推動黨(dang) 的組織體(ti) 係與(yu) 基層治理體(ti) 係深度融合。
黨(dang) 建引領,織密“微網格”。以村民小組為(wei) 網格,設置一級網格,網格員由村“兩(liang) 委”成員或村民小組長擔任;一級網格之下按10-20戶劃分二級網格,設網格聯絡員,由村民代表、入黨(dang) 積極分子等擔任,全村共劃分一級網格5個(ge) ,二級網格26個(ge) ,打通服務群眾(zhong) “最後一公裏”。
規範網格管理,激活治理“神經元”。把黨(dang) 員沉到片區中,讓黨(dang) 員參與(yu) 事務中,激活基層治理“微能量”。對照“九大員”工作職責,按照“發現上報、受理登記、任務派遣、處置反饋、結案歸檔、考核評價(jia) ”的工作流程,通過現代信息手段,優(you) 化基層事務處理流程,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明晰權利義(yi) 務,賦權增能“添動力”。實施以黨(dang) 小組職責與(yu) 責任區、黨(dang) 小組工作與(yu) 支部任務目標對接的“雙對接”行動,以黨(dang) 小組為(wei) 支撐,將黨(dang) 員責任區打造成黨(dang) 員發揮模範作用的窗口、幹事創業(ye) 的陣地。正確認識基層治理麵臨(lin) 的現實難題,通過下沉資源、賦權增能,提升基層治理的工作效率和辦事效能。(霍愛蘭(la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