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現場評論·新時代的偉大實踐④)
更加注重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以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治理水平
雨勢漸大,浙江省杭州市臨(lin) 安區呼日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高忠看到手機上的預警信息後,馬上通知村民撤離避險。這是暴雨襲來時,呼日村組織村民防災避險的常態化處置措施。得益於(yu) 地質災害精密防治體(ti) 係,臨(lin) 安區可實現動態預警災害、提前發出通知。目前,全區已成功避險123起,實現人員零傷(shang) 亡。
“精準研判、精密智控、精細服務”的地質災害閉環管控,是杭州數字城市建設的一個(ge) 縮影,體(ti) 現了浙江數字化改革的成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運用大數據、雲(yun) 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cong) 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加強探索創新,著力提升交通、文旅、衛健等方麵的治理能力,不斷挖掘城市發展潛力,加快建設智慧城市,才能推動城市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實現技術從(cong) 概念到應用的轉化,是建設智慧城市的關(guan) 鍵一步。在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能直觀看到“數字治堵”“數字治城”“數字治疫”等應用展示。“互聯感知”精準排水,治理城市內(nei) 澇;精準定點挖掘,摸清管網隱患;停車係統“先離場後付費”,既讓泊車更方便又提高了效率……近年來,杭州上線490個(ge) 應用場景,群眾(zhong) 安全感滿意率不斷提高。從(cong) 生產(chan) 到生活,數字化應用範圍不斷拓展,數字化服務半徑不斷擴大,以技術為(wei) 重要引擎的智慧城市建設邁上新台階。
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不是一個(ge) 部門的“獨角戲”,而是各層級、各部門的“大合唱”。近年來,杭州推進體(ti) 係化建設,實現平台、數據、場景等業(ye) 務及數字政府、數字社會(hui) 、數字法治係統等統籌規劃,發揮整體(ti) 效應。在餘(yu) 杭區倉(cang) 前街道,通過建立數字治理平台,形成“社區—網格—微網格”的治理格局,可實時收集群眾(zhong) 反映的狀況和建議,隨時追蹤問題處理進度。一位工作人員說:“以前挨家挨戶走訪,如今在線了解民情。”整合力量、整合資源,打破數據壁壘,使各方保持上下聯動、高度協作、同向發力,實現了治理方式的優(you) 化升級。
智慧城市建設既要有充滿科技感的“硬實力”,也離不開為(wei) 民便民安民的情懷。這需要瞄準群眾(zhong) 所盼、企業(ye) 所需、社會(hui) 所向,緊盯發展中存在的短板,打造更多好用管用的數字化應用場景。目前,麵向普通用戶的“杭州城市大腦數字界麵”已整合到浙江省“浙裏辦”政務服務網一體(ti) 化平台,集成省市兩(liang) 級“一網通辦”便民利企應用255個(ge) ,可辦事項2301個(ge) 。更加注重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以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治理水平,就能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營造宜業(ye) 宜居的新空間。
在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電子屏幕上閃動著各類數據,實時呈現城市的運行狀況。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繼續用好數字技術,開拓創新、務實篤行,高質量建設智慧城市,必將釋放更多紅利、惠及更多群眾(zhong) ,讓生活更加美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