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螃蟹三問:當前蟹災怎麽救 秋後蟹價貴不貴 往後螃蟹怎麽養
河蟹養(yang) 殖是我省淡水漁業(ye) 中最具特色與(yu) 影響力的主導支柱產(chan) 業(ye) ,目前,全省養(yang) 殖總麵積約為(wei) 400萬(wan) 畝(mu) ,年產(chan) 值超300億(yi) 元。今年7、8月份,長江流域遭遇60年未遇的極端高溫和連續幹旱,給我省河蟹養(yang) 殖帶來嚴(yan) 峻挑戰:蟹塘水質降低,螃蟹死亡率升高,生長緩慢,少數蟹塘甚至幹塘棄養(yang) 。
應對持續高溫帶來的不利影響,蟹農(nong) 眼下如何抗災自救?今年秋冬螃蟹的市場預期如何?麵對可能出現的高溫常態化趨勢,往後的螃蟹該如何養(yang)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8月底、9月初和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組織的相關(guan) 專(zhuan) 家一起,前往南京高淳、蘇州昆山等地河蟹產(chan) 區進行了采訪調研。
1問:
螃蟹死亡率增加、生長緩慢,蟹農(nong) 當下如何救急?
省穩產(chan) 保供調研組漁業(ye) 生產(chan) 水產(chan) 品調研報告顯示,我省各地高溫幹旱受災情況不容樂(le) 觀,總體(ti) 情況蘇北好於(yu) 蘇南,蘇州市、常州市受災情況較為(wei) 嚴(yan) 重,部分河蟹池塘每日死蟹達到2—10隻/畝(mu) 。應對災情,在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向蘇南、蘇北等地分別派出專(zhuan) 家組實地指導的同時,全省各級2500多名水產(chan) 技術人員也深入一線幫助蟹農(nong) 精準施策。
南京市高淳區今年有河蟹養(yang) 殖麵積21.58萬(wan) 畝(mu) ,放養(yang) 蟹苗2.28億(yi) 隻。南京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葉平介紹,螃蟹要經過5次蛻殼,一般7月中旬蛻完第4殼,每蛻殼一次個(ge) 頭增長一倍。今年的持續高溫造成塘口螃蟹延遲一個(ge) 月蛻殼,不少螃蟹沒蛻完,個(ge) 頭偏小,死亡率高了。同時,因為(wei) 幹旱後水草缺氧腐爛,產(chan) 生硫化氫、氨氮等,也導致螃蟹慢性中毒死亡,在氣溫下降後,仍然有部分螃蟹會(hui) 死亡。
高淳南山金甸南京蟹業(ye) 公司的李建偉(wei) ,今年養(yang) 了500畝(mu) 螃蟹。他告訴記者,天氣熱,螃蟹進食很少,“很多蟹四殼蛻不出來。現在沒蛻殼的隻有不到1.5兩(liang) 重,蛻過殼的大約在2.3兩(liang) 到2.4兩(liang) 。往年這個(ge) 時間應該長到2.8兩(liang) 到3兩(liang) ,大的能到4兩(liang) 。”站在塘口,記者卻看不到塘裏的螃蟹,這又是為(wei) 何?李建偉(wei) 說,長時間高溫,螃蟹鑽到泥裏了,原本水草下麵很陰涼,今年連泥裏也熱。
李建偉(wei) 有4個(ge) 塘口種植了伊樂(le) 藻,水草腐爛後,部分區域補種了水花生、水葫蘆,塘口降溫明顯。“水花生像被子一樣蓋在水麵,要增加增氧機,增強通透性。”省淡水水產(chan) 研究所研究員葛家春給他建議。標準化養(yang) 殖池塘水位都在0.8米至1米左右,葛家春還指導李建偉(wei) 增加水位降低水溫,要想辦法加水到1.2米至1.5米。高淳區水產(chan) 技術推廣站站長邢文翔建議蟹農(nong) ,補種複合型水草及黃花水龍、水葫蘆等漂浮植物,建立條狀遮蔭帶,高溫期水草覆蓋率要控製在50%—70%,及時撈出腐爛水草,加水降溫,開機增氧,合理投餌。江蘇省現代農(nong) 業(ye) 河蟹產(chan) 業(ye) 首席專(zhuan) 家潘建林還建議,補放小扣蟹,明年搶季。
記者了解到,在我省多個(ge) 大閘蟹養(yang) 殖區,當地的水產(chan) 養(yang) 殖技術人員指導養(yang) 殖戶通過“蟹草共生”的模式幫助螃蟹“戰高溫”。常州市組成7個(ge) 指導組,進村入戶指導養(yang) 殖戶渡難關(guan) 。鎮江市組織市、縣漁業(ye) 技術人員組成“亞(ya) 夫科技團”隊伍,掛鉤水產(chan) 養(yang) 殖企業(ye) ,現場“把脈”,指導養(yang) 殖戶防災減災減損,將高溫對螃蟹養(yang) 殖的影響降到最低。
2問:
上市遲產(chan) 量低,今年秋冬蟹價(jia) 會(hui) 否“橫著走”?
受高溫幹旱影響,今年我省螃蟹市場預期如何?
上市時間推遲。記者了解到,今年我省的主要大閘蟹產(chan) 區均不同程度受到了高溫影響,陽澄湖大閘蟹也出現了推遲蛻殼現象。中秋是往年大閘蟹消費的第一個(ge) 小高峰。螃蟹上市推遲,加上今年中秋日提前到了9月10日,比往常提早了10天左右,中秋基本沒有成熟大閘蟹上市,能夠上餐桌的也就是二兩(liang) 五左右的“六月黃”了。“高淳螃蟹正常中秋節就要上市,今年推遲上市將影響蟹農(nong) 增收。”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副廳長張建軍(jun) 擔心。
“中秋節我們(men) 基地沒有成熟蟹上市,基本上白板。沒成熟的蟹,殼空肉少,味道有些發苦。大單根本不敢接。”李建偉(wei) 告訴記者。南京良莊農(nong) 產(chan) 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明龍向記者介紹:“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高淳固城湖螃蟹大規模上市要等到9月底10月初。”上市比較早的泗洪大閘蟹目前飽滿度不夠,達不到開捕要求,蟹農(nong) 們(men) 普遍估計要到9月底才開捕,同樣趕不上中秋檔期。陽澄湖大閘蟹成熟時間較興(xing) 化、洪澤湖等產(chan) 區晚,“趕不上中秋節是肯定的。”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ye) 協會(hui) 新聞發言人姚水生表示,中秋節前“小批量上市”也基本無望,今年陽澄湖大閘蟹預計在10月15日集中上市。
今年大閘蟹上市後價(jia) 格會(hui) 怎樣?會(hui) 不會(hui) “橫著走”?食客在關(guan) 心。
今年螃蟹普遍比正常年份個(ge) 頭小、產(chan) 量低,蟹農(nong) 收成預計減少兩(liang) 成。受高溫影響,陽澄湖、洪澤湖以及興(xing) 化、高淳等產(chan) 區死蟹較往年多,預計螃蟹產(chan) 量損失20%左右。李建偉(wei) 說,原本預計他們(men) 基地螃蟹產(chan) 量每畝(mu) 在300斤左右,總產(chan) 約13萬(wan) 斤,現在看每畝(mu) 頂多250斤,產(chan) 量較去年減少15%—20%。
好蟹價(jia) 格看漲。興(xing) 化東(dong) 濤扣蟹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楊衛東(dong) 說,“今年養(yang) 殖難度比往年大許多,大閘蟹在四殼蛻殼過程中,死亡率比往年高得多,優(you) 質蟹麵臨(lin) 價(jia) 高貨少的局麵,加上養(yang) 殖成本大幅提升,9月下旬大閘蟹上市後,價(jia) 格肯定得漲!”李建偉(wei) 也預計固城湖大閘蟹價(jia) 位會(hui) 比較高。
根據陽澄湖大閘蟹協會(hui) 的數據,去年陽澄湖大閘蟹整體(ti) 產(chan) 量為(wei) 1.09萬(wan) 噸,預計今年3兩(liang) 半到4兩(liang) 的大閘蟹占五成左右,大蟹的產(chan) 量較往年要減少近兩(liang) 成。相關(guan) 人員預測,物以稀為(wei) 貴,今年優(you) 質大閘蟹的價(jia) 格將上漲20%。
3問:
應對高溫常態化趨勢,往後的螃蟹該怎麽(me) 養(yang) ?
氣象學家預計,類似今夏的高溫天氣,未來可能會(hui) 繼續出現。應對高溫常態化趨勢,專(zhuan) 家們(men) 表示,我省蟹農(nong) 養(yang) 蟹的理念和模式亟待改變。
“種草模式要改變。”潘建林建議,明年我省蟹塘養(yang) 殖要種植複合型水草,早期種植伊樂(le) 藻、輪葉黑藻、苦草,中後期再種伊樂(le) 藻。記者了解到,我省不同產(chan) 區有不同的水草養(yang) 蟹模式, 泗洪的模式是螃蟹過年賣,密度高、產(chan) 量高,屬於(yu) 後期晚上市的螃蟹,塘口種的是伊樂(le) 藻。而高淳塘口水草三分之二種的是苦草,高溫損失較小。“應對高溫天氣,除了複合型水草,可以種些黃花水葫蘆,長得快、根係發達,形成浮床後根莖間空隙更大,通透性好,螃蟹可以到裏麵蛻殼。”葛家春說。
金壇江蘇長湖農(nong) 業(ye) 公司負責人秦亮告訴記者,“虧(kui) 得今年種了複合型水草,保住了200畝(mu) 塘蟹。”當地一半養(yang) 殖戶全塘種植伊樂(le) 藻,損失慘重。金壇長蕩湖螃蟹養(yang) 殖技術、模式領先全國,塘口大都種伊樂(le) 藻,螃蟹密度高、產(chan) 量高,畝(mu) 均可達300到400斤,放扣蟹時,在低溫階段的伊樂(le) 藻長得特別好,但一遇高溫天氣,容易缺氧死亡。
“除了改變種草模式,還要調整養(yang) 殖品種、模式,提早放養(yang) 蟹苗。”潘建林建議,“養(yang) 殖密度要減少。”
螃蟹不僅(jin) 僅(jin) 是要大,還要好吃。李建偉(wei) 介紹,高淳螃蟹中秋一般二母(二兩(liang) 重母蟹)好吃,四母(四兩(liang) 重母蟹)就不一定好吃。現在有大規格蟹苗,養(yang) 大蟹有辦法,“可品質上比過去總差一點,不能打100分,為(wei) 什麽(me) 缺一把‘火’?以前高淳一畝(mu) 放幾百隻蟹苗,品質的確好。現在放一兩(liang) 千隻,種的苦草就保不住。為(wei) 了螃蟹質量好,就種伊樂(le) 藻,遇上高溫,伊樂(le) 藻又保不住,用輪葉黑藻,螃蟹質量就差了。”他說,放養(yang) 密度每畝(mu) 1300—1400隻,風險比較大。螃蟹密度不要放太高,單隻精品螃蟹價(jia) 格賣上去,蟹農(nong) 就不需要冒這麽(me) 大風險。“有銷路的要養(yang) 精品,有技術的搞生態養(yang) 殖套養(yang) 龍蝦等,上半年養(yang) 蝦,囤養(yang) 兩(liang) 茬。還有‘六月黃’模式,賣了‘六月黃’套養(yang) 羅氏沼蝦。”
中國水產(chan) 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ye) 研究中心徐跑建議,池塘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模式按“863”模式精養(yang) ,減少養(yang) 殖密度,每畝(mu) 蟹苗投放量從(cong) 1000隻減少到800隻,回捕成蟹600隻,畝(mu) 產(chan) 值3萬(wan) 元,大閘蟹個(ge) 頭增加了,產(chan) 量提高了。“陽澄湖水係是弱堿性,養(yang) 出的螃蟹味道就是有點甜,價(jia) 格比市場同規格蟹要高出一倍以上。”今年高溫,陽澄湖區養(yang) 殖因水深影響較小,塘養(yang) 也因“863”精養(yang) 模式,養(yang) 殖密度小而明顯受益。
“銷售模式要改變,好蟹要賣出好價(jia) 錢。”李建偉(wei) 在今年螃蟹銷售價(jia) 格上更謹慎,今年一是中秋螃蟹價(jia) 格會(hui) 比較高,後期兩(liang) 個(ge) 月紮堆上市;二是蟹卡送禮銷售額可能下降;三是如果疫情反複,螃蟹價(jia) 格有不可控風險。他建議蟹農(nong) “沒有渠道的要抓緊賣,不能惜售”。
品牌對價(jia) 格的拉動大,要更加注重品牌養(yang) 蟹。“蟹多長一兩(liang) ,價(jia) 格相差懸殊。”陽澄湖蟹農(nong) 黃宗男這幾年每年大閘蟹產(chan) 量五六千斤左右,都是被蘇州純太農(nong) 產(chan) 品發展有限公司買(mai) 斷,銷售幾乎沒有壓力。記者在湖區看到,黃宗男養(yang) 的公蟹稱重已有四兩(liang) 二,“9月底還在育肥階段,陽澄湖蟹是不舍得賣的。”
陽澄湖大閘蟹是全國螃蟹行業(ye) 的標杆,“昆山營銷陽澄湖大閘蟹做得最好。”昆山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計華明介紹,僅(jin) 昆山巴城,3000個(ge) 養(yang) 殖戶3萬(wan) 畝(mu) 螃蟹,就吸引外地遊客300萬(wan) 人,產(chan) 值30億(yi) 元以上。他認為(wei) ,現在來看,市場風險大的是那些沒有品牌、缺少營銷渠道的純養(yang) 殖戶。蟹農(nong) 要積極改變經營模式。我省其他地方的優(you) 質河蟹,應打響螃蟹品牌,做好產(chan) 銷融合,直接對接終端客戶進行品牌營銷,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