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推進協同創新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喜迎二十大)
開欄的話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30日召開會(hui) 議決(jue) 定,將向黨(dang) 的十九屆七中全會(hui) 建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於(yu) 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
十年奮鬥,十年輝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
即將召開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是在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關(guan) 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hui) ,對團結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wei) 奪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勝利而奮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yi) 。
從(cong) 今天起,本報推出“喜迎二十大”專(zhuan) 欄,充分報道各地區各部門以優(you) 異成績和昂揚精神風貌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的實際行動,反映廣大幹部群眾(zhong) 對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熱切期盼和對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的衷心擁護。
金秋時節,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將於(yu) 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的喜訊傳(chuan) 來,河北廣大幹部群眾(zhong) 歡欣鼓舞,倍感振奮,大家紛紛表示要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踔厲奮發、積極作為(wei) ,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在喜迎黨(dang) 的二十大熱烈氛圍中,位於(yu) 河北省保定市高新區保定·中關(guan) 村創新中心的北大—中創寬禁帶半導體(ti) 聯合實驗室不久前揭牌。這讓保定中創燕園半導體(ti) 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孫永健十分高興(xing) ,“我們(men) 正在開發第三代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的全新技術路線,得益於(yu) 河北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深入推進協同創新共同體(ti) 建設,產(chan) 業(ye) 發展有空間,科技轉化有平台,人才服務有保障,使得我們(men) 產(chan) 學研對接合作的活力可以得到充分釋放。”
2019年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hui) 時強調:“向改革創新要動力,發揮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作用。要集聚和利用高端創新資源,積極開展重大科技項目研發合作,打造我國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
河北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加強與(yu) 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對接協作。如今,京津兩(liang) 地已成為(wei) 河北技術成果供給的重要源頭。今年上半年,河北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230.1億(yi) 元,同比增長39.43%,占全省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的六成多。
強化重大創新平台建設,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孵化能力,河北大力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各項重點任務落實落地,深化拓展“京津研發、河北轉化”模式,引領自身實現高質量發展。
構築平台,對接更順暢。《河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行動實施方案》印發,支持雄安新區、河北·京南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先行先試,承接北京優(you) 質科技資源,打造科技成果轉化高地。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與(yu) 北京中國技術交易所、天津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等11家技術轉移機構合作,聯建京津冀科技成果協同轉化中心等五大平台。2021年,河北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300億(yi) 元,同比增長69%。
打破壁壘,創新更高效。河北大刀闊斧破除體(ti) 製機製藩籬,探索與(yu) 京津兩(liang) 地協同創新的新模式。推動實現高新技術企業(ye) 跨區域整體(ti) 搬遷互認,已累計吸引30家京津高新技術企業(ye) 跨區域整體(ti) 搬遷。探索一區多園、整體(ti) 托管、創新鏈合作等模式,與(yu) 京津兩(liang) 地合作共建科技園區、創新基地、創新聯盟等科技創新載體(ti) 。保定·中關(guan) 村創新中心采取整體(ti) 托管模式集聚創新資源,中關(guan) 村海澱園秦皇島分園創新利益分享模式,吸引大批科技型企業(ye) 和產(chan) 業(ye) 項目落地生根。
緊扣產(chan) 業(ye) ,供需更對路。圍繞重點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需求,河北對接京津兩(liang) 地高端創新資源,開展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共建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打造一批技術轉移機構、中試熟化基地。2021年,在數字經濟、新能源、高端裝備等領域,河北聯合京津兩(liang) 地科研院所攻關(guan) 31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安排資金超過7500萬(wan) 元。今年上半年,河北組織科技成果“直通車”等對接活動60餘(yu) 場,促成簽約167項,合同額2億(yi) 元。
京津冀協同發展助力河北創新驅動發展勢頭強勁。今年上半年,河北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5.2%,規模以上工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0.7%,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5.5%……
“我們(men) 將進一步加強與(yu) 京津兩(liang) 地協同創新,推進園區、基地、基金、聯盟、技術市場‘五個(ge) 共建’,優(you) 化科技創新生態,著力建設科技強省,推動創新發展實現新突破,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河北省委相關(guan) 負責同誌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07日 0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