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港口雄開萬裏流丨江蘇由港口大省向港口強省轉變 多項指標位列全國第一

發布時間:2022-09-07 16:29: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人民網南京9月6日電 (張瀚天)9月6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chuan) 播局指導,江蘇省委網信辦、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等主辦的“港口雄開萬(wan) 裏流”網絡主題宣傳(chuan) 活動江蘇站正式啟動。人民網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江蘇全省擁有港口生產(chan) 性泊位數5909個(ge) ,萬(wan) 噸級以上泊位數529個(ge) ,港口綜合年通過能力達23.8億(yi) 噸,港口貨物通過能力、萬(wan) 噸級以上泊位數等多項指標均位列全國第一。作為(wei) 全國唯一兼有江港、海港和河港的省份,江蘇正從(cong) 港口大省向港口強省轉變。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港口處四級主任科員任超介紹,十年來,江蘇港口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308億(yi) 元,累計增加貨物通過能力10億(yi) 噸,增長72%;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線貫通,5萬(wan) 噸級海輪可直達南京,10萬(wan) 噸級海輪可減載抵達南京,20萬(wan) 噸級海輪可減載乘潮到達江陰;連雲(yun) 港港建成30萬(wan) 噸級航道,是我國乃至世界上在開敞海岸淤泥質淺灘建設的等級最高的人工深水航道。

  “沿江沿海深水港口‘雁陣齊飛’。”任超介紹,十年間,江蘇相繼建成了連雲(yun) 港港30萬(wan) 噸級原油碼頭、南通港通州灣10萬(wan) 噸級集裝箱碼頭、鹽城港濱海LNG碼頭、蘇州港太倉(cang) 四期等一批深水大型化碼頭。2021年沿江沿海港口外貿集裝箱吞吐量達945萬(wan) 標箱,十年來增長53%;2021年全省港口集裝箱航線達718條,十年來增加79%,其中遠洋航線3條,覆蓋美西北、中東(dong) 波斯灣、南非等地區,近洋航線83條,覆蓋日韓、東(dong) 南亞(ya) 等地區。

  十年來,江蘇內(nei) 河集裝箱吞吐量翻了近9番,共開辟內(nei) 河集裝箱航線91條,覆蓋全省11個(ge) 內(nei) 河港口,直達上海、浙江、山東(dong) 、安徽、河南、湖北、重慶等7個(ge) 省市,輻射長江幹線、淮河、京杭運河等水係。

  十年發展,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排名前20的港口中江蘇港口由占據四席上升到占據六席,億(yi) 噸大港數量達到9個(ge) ,占全國的21%,2億(yi) 噸大港數達到7個(ge) ,占全國的29%,江蘇“港口大省”地位更加鞏固。

  兼具海港和江港雙重功能的南京港,是萬(wan) 噸級海輪進江的終點。在長江三角洲和長江中上遊、中西部內(nei) 陸地區能源、原材料等戰略物資的江海中轉、鐵水聯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樞紐地位。

  “南京港現有龍潭、新生圩、儀(yi) 征和七壩四個(ge) 主要港區,共有碼頭泊位61個(ge) ,最大靠泊能力8萬(wan) 噸海輪。”南京港集團副總經理狄鋒介紹,2018年5月,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正式投入試運行,南京港發展進入新時代,可通航海輪從(cong) 3萬(wan) 噸級提高到5萬(wan) 噸級,10萬(wan) 噸級海輪減載抵達。

  “特別是這兩(liang) 年疫情期間,我們(men) 保證國家重點物資的暢通,銅精礦裝線已經是全國第一,去年完成了360萬(wan) 噸銅精礦的進口。”狄鋒說。

  南京港根據港口資源稟賦、航道條件,統籌江海聯運、鐵水換裝、長江中轉、江河轉運等多種運輸方式。2021年,南京港龍潭港區鐵路專(zhuan) 用線正式開通運行,實現真正的鐵水聯運。

  南京晟海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總經理時青鬆說:“一列滿載53車106T標準集裝箱的火車,可以一次進站、一次作業(ye) 和一次發運,目前作業(ye) 效率達到了每小時15個(ge) 標準箱,周轉效率相對水路提高了2倍,物流成本相對於(yu) 公路降低了1倍。”

  據了解,目前,南京港航線密度超過每周200班,內(nei) 貿幹線與(yu) 支線銜接服務效率達長江第一;銅精礦、原油、化肥等重點物資長江內(nei) 市場份額占比均達50%以上,銅精礦中轉量穩居我國首位,化肥出口量位居長江第一。開通中歐回程班列以及龍潭至上海蘆潮、安徽、江西、浙江等地鐵水聯運班列,實現水路和鐵路運輸方式之間的優(you) 勢互補,提高運輸效率。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