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丨江蘇創新環境修複體係:生態安全緩衝區 涵養河湖好水質

發布時間:2022-09-07 16:5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汙水處理廠排放的達標尾水,先集中到一個(ge) 區域“緩一緩”,再流入河道;幾十畝(mu) 人工濕地,是尾水淨化的緩衝(chong) 區,也是市民休閑的好去處——在一處處好風景中,尾水得到進一步淨化處理,減輕了汙染負荷,擴充了環境容量。

  近年來,江蘇省不斷推進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建設,創新環境修複體(ti) 係、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魚兒(er) 在水中遊,蜻蜓從(cong) 低空掠過,黃菖蒲舞動搖曳……這處位於(yu) 江蘇泰州泰興(xing) 經濟開發區的80畝(mu) 人工濕地,並非一般意義(yi) 上的“小公園”,它有一個(ge) 特別的名字——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

  什麽(me) 是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如何讓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更好發揮作用?

  降低汙染 淨化水質

  在江蘇無錫惠山區滬蓉高速與(yu) 中惠大道交叉口靠北的高坡上,一處人工濕地格外美麗(li) 。這就是無錫惠山汙水處理廠的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即生態空間中可以消納、降解和淨化環境汙染,抵禦、緩解和降低生態影響的過渡地帶,具有涵養(yang) 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穩定生態等功能。”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相關(guan) 工作人員介紹。

  “尾水排放標準和地表水標準不同。”惠山汙水處理廠相關(guan) 工作人員介紹,若是將汙水處理廠的尾水直接排入錫北運河,雖然尾水達標,但仍會(hui) 給運河增加一定負擔。現在,尾水經過在濕地裏的進一步淨化,水質進一步提升,這片濕地也成為(wei) 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在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的出水口,2米多深的水塘十分清澈。汙水處理廠工作人員拿量杯舀上來一杯水,現場快速檢測,結果顯示,這杯水已基本達到地表Ⅳ類水的標準。

  無錫惠山汙水處理廠的探索,也是近年來江蘇持續推進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建設、創新環境修複體(ti) 係的一個(ge) 縮影。

  “我們(men) 公司位於(yu) 長江岸邊,每天需要處理的生活汙水和工業(ye) 廢水中,有一部分是化工廢水。”泰興(xing) 經濟開發區一家汙水處理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雖然該公司處理後的尾水達到了尾水排放標準,但若直排長江,還是會(hui) 對環境造成影響。有了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後,該公司將處理後的尾水通過地下管道排到人工濕地,經過生物氧化塘、垂直潛流濕地、清水涵養(yang) 塘三級淨化,可以實現對達標尾水的再處理。

  據負責該項目工程設計的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泰興(xing) 經濟開發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王永平介紹,經過淨化,項目可實現年削減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分別達620.5噸、108.6噸和6.2噸。

  因地製宜 美化環境

  在江蘇,一處處因地製宜建成的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不僅(jin) 淨化了水質,還美化了環境。

  在南京市江寧區,江蘇省首個(ge) 都市型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濕地項目不但起到保護環境、改善河道水質的作用,還成了生態教育基地。據介紹,江寧都市型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濕地項目位於(yu) 方山腳下,緊靠南京繞越高速東(dong) 側(ce) ,原來是江寧高新區汙水處理廠內(nei) 一塊存放垃圾的廢地。隨著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的建成,廢地變身城市公園,秦淮河水質得到提升,當地群眾(zhong) 也多了個(ge) 休閑好去處。

  在宿遷市泗洪經濟開發區,汙水處理廠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位於(yu) 玉珠湖公園內(nei) ,為(wei) 當地投資3560萬(wan) 元對玉珠湖公園進行改造提升而成。開發區汙水處理廠的尾水在玉珠湖公園內(nei) 經過人工介質區、淺水植物區、介質濾床區、深水型植物區等環節,淨化後再排入河道。

  記者從(cong)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目前,江蘇共建成各類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39個(ge) ,麵積超過1400公頃。尤其是建設了一大批汙水處理廠尾水生態淨化型緩衝(chong) 區,出水水質基本達到地表水準Ⅳ類標準。相關(guan) 工作人員介紹,這些緩衝(chong) 區項目的建成和使用不僅(jin) 能提升汙水處理廠尾水水質、降低運維費用、推動汙水資源化利用;深層次上,也有效促進了長江、太湖、京杭運河等流域前端減汙增容,保障了重點河湖水生態安全。

  加強維護 建好管好

  “我常來這裏散步、鍛煉。”泰州市市民王山平告訴記者,他很喜歡泰興(xing) 經濟開發區的這片濕地,希望這裏建設好也能管理好。

  王山平的期盼,也是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建設的一項重要目標。

  據了解,對已建成的緩衝(chong) 區,地方政府和汙水處理廠會(hui) 定期對人工濕地、河道或公園水係內(nei) 的水生植物種類、數量和密度進行調整,並結合試驗不斷優(you) 化品種,兼顧水質穩定和風景優(you) 美。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江蘇環保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河海大學環境學院等設計團隊,也會(hui) 駐點跟蹤或長期回訪,關(guan) 注項目運行效果。

  “緩衝(chong) 區三分建、七分管,不能一建了之,更不能搞形象工程。”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一方麵要加強後續配套管理,特別是水生植物的維護工作,定期對特定植被進行收割和補種,對濕地基質進行清理和維護;另一方麵,要根據不同緩衝(chong) 區的特點和規模,及時跟進項目實施各階段的監測效果,並以此為(wei) 基礎總結經驗、進行推廣。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提醒,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建設不能千篇一律。由於(yu) 工業(ye) 廢水成分複雜、可生化性較差、水質不穩定,所以對於(yu) 濕地處理係統淨化能力要求較高。在設計上,要充分考慮進水的汙染特征。另一方麵,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建設初期費用較高——如何更好統籌資金、保證其有效運行,也是各地需要考慮和探索的問題。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