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慈溪:越窯青瓷賦能鄉村振興助共富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唐至北宋時期,是越窯發展的鼎盛期。千年之後,上林湖的窯火被重新點燃。2001年,寧波慈溪恢複了越窯青瓷生產(chan) ,越窯青瓷的保護、傳(chuan) 承與(yu) 發展自此掀開新篇章。
在浙江省以提煉千年宋韻文化作為(wei) 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重點內(nei) 容的時代背景下,慈溪市提出了越窯秘色瓷文化品牌建設的戰略目標,分步實施秘色瓷文化形象塑造、人才引育、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製作工藝創新、文化元素融合、文化傳(chuan) 播六大工程,推動千年宋韻文化在新時代“流動”起來並傳(chuan) 承下去。
以秘色瓷IP為(wei) 核心,慈溪著力培育越窯青瓷文化產(chan) 業(ye) 。上林湖青瓷文化傳(chuan) 承園是慈溪越窯青瓷首個(ge) 政府性產(chan) 業(ye) 項目,不僅(jin) 為(wei) 入駐的青瓷企業(ye) 提供創意研發、收藏展示、信息共享等服務,遊客在這兒(er) 也能暢享吃、住、行、遊、購一站式青瓷“文化大餐”。同時,通過開發集青瓷產(chan) 品展示、銷售、人才服務、演藝欣賞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青·慈雲(yun) ”數字化應用平台,利用閑置農(nong) 房建造特色餐廳、民宿來打造宜居宜業(ye) 宜遊的秘色瓷藝術村落等,為(wei) 越窯青瓷文化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目前,慈溪全市具備一定規模的青瓷器具生產(chan) 企業(ye) 、研究所、體(ti) 驗基地有30餘(yu) 家,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人員超過1500人,湧現出一批國家級、省級、市級的工藝美術大師。
“眼下正在打造寧波首個(ge) 青瓷非遺文化夜市和研學營地,該項目以上林湖越窯遺址為(wei) 核心,以傳(chuan) 承園、越窯博物館為(wei) ‘兩(liang) 翼’,將慈溪南部山區的綠水青山打造成越窯青瓷產(chan) 業(ye) 鄉(xiang) 村集群。”慈溪市文廣旅體(ti) 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據悉,慈溪當地11個(ge) 以青瓷為(wei) 發展特色的鄉(xiang) 鎮、村,聯手打造的國內(nei) 唯一“秘色瓷”文旅線路,串連起上林湖越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上林湖越窯博物館、青瓷文化傳(chuan) 承園、鳴鶴古鎮等文旅綜合基地,成為(wei) 遊客追根溯源感受青瓷魅力的網紅打卡地,走出了一條青瓷產(chan) 業(ye) 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雙向賦能發展的新路子。
剛剛過去的這個(ge) 暑假,慈溪聚焦當地最具辨識度的青瓷文化推出兼顧藝術性與(yu) 實用性的係列伴手禮,受到遊客青睞。“秘色瓷非遺技藝與(yu) 彩妝跨界碰撞誕生的‘越窯青瓷’係列口紅,亮相以來特別受歡迎,其中我們(men) 聯手國貨知名品牌打造的竹籬紅萼係列口紅,還奪得了‘2022中國化妝品行業(ye) 最佳新品獎’。”非遺傳(chuan) 承人孫威說。
越窯青瓷燒製技藝省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孫邁華、孫威父子不僅(jin) 複原了越窯青瓷燒製技藝,還對跳刀、戳印、褐彩等傳(chuan) 統工藝手法進行了創新,為(wei) 現代青瓷設計製作提供了新理念。
人文曆史紀錄片《秘色之城》在國內(nei) 外展映,向世界展示千年秘色瓷之美;慈溪每年投入100多萬(wan) 元助力青瓷精品亮相國內(nei) 外高端展覽,打響城市形象與(yu) 品牌……作為(wei) 宋韻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青瓷文化”不僅(jin) 在本土生根發芽,更是屢屢“出圈”走出國門。
不久前,一場名為(wei) 《聽見千年瓷韻》的音樂(le) 會(hui) ,將青瓷甌樂(le) 這一獨特的樂(le) 器樣式和演奏形式,通過視頻平台在全球100多座城市同步直播,吸引10餘(yu) 萬(wan) 人在線欣賞。唐宋曾盛極一時的“甌樂(le) ”穿越千年仍熠熠生輝,在一代代甌樂(le) 人接力下,不僅(jin) 仿製出瓷甌、瓷鍾等20多種青瓷樂(le) 器,還創排了《聽瓷》《越海瓷章》等文藝精品並在國內(nei) 外巡演,持續打響了慈溪青瓷甌樂(le) 文旅演藝IP品牌,並於(yu) 2020年入選首批“浙江文化印記”。
“上林湖越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二期工程正在推進中,力爭(zheng) 將它打造成城市文化新地標。同時我們(men) 依托上林湖青瓷文化傳(chuan) 承園推出古今交匯的係列宋韻美學生活場景,讓市民遊客能夠沉浸式感受千年越窯青瓷之美。”慈溪市委宣傳(chuan) 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