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警務教官給“最小學員”上了一堂“自救課”
“當時,我做的最壞打算就是破窗,但那是不得已的辦法。”9月13日,回想起一周前那個(ge) 早高峰遇到的突發情況,杭州西湖交警大隊北山中隊中隊長陳丹說。
9月7日的早高峰,省府路彌陀寺路口,兩(liang) 輛小車在行駛過程中發生剮蹭,雙方司機隨即下車開始了理論。事故本不算嚴(yan) 重,執勤交警很快進行了處理。事故處理完畢後,其中一名司機孫女士回到車邊準備離開,卻發現麻煩大了——車門居然落了鎖,拉不開了,而她5歲的兒(er) 子還在車裏。
孫女士急得喊叫起來,而男孩見媽媽進不來,也跟著大哭起來。恰在這時,陳丹巡邏經過……
空調開著問題不大
但“備用方案”沒有奏效
“車裏空調開了嗎?”陳丹趕到後,首先問了這樣一個(ge) 問題。
雖然天氣總體(ti) 上已沒有8月時酷熱,但偏偏事發當天杭州的氣溫回升,孩子如果在沒有空調的情況下長時間悶在車內(nei) ,依然十分危險。
“開了,開了……”孫女士趕緊回答。
“空調開著問題不大的。”聽到孫女士的話,陳丹鬆了口氣,“你先別急,給4S店打個(ge) 電話,問問有沒有其他辦法開車門。”
孫女士當即撥通了4S店的電話,對方告訴她,可以通過手機APP給車門解鎖。孫女士當場嚐試操作APP,但不知什麽(me) 原因,車門仍然是落鎖狀態,始終未能打開。
見“備用方案”沒有奏效,陳丹仔細查看了車內(nei) 的情況:車鑰匙仍然插在鑰匙孔內(nei) ,照理隻要將鑰匙拔下,車門就能解鎖。這個(ge) 操作本身沒有難度,可眼下鎖在車內(nei) 的是一個(ge) 年僅(jin) 5歲的孩子,而且由於(yu) 車窗緊閉,孩子聽不清車外大人的話,溝通十分困難。
“不要急,你把前麵的鑰匙拔出來,就在方向盤下麵。”隔著前窗玻璃,陳丹扯著嗓子對孩子喊道。孩子還挺懂事,即便不停地在哭,還是認真聽著陳丹在對他說什麽(me) 。然而,他似乎沒明白陳丹的意思,瞪大眼睛,手足無措。
現場演示教學,孩子終於(yu) 成功“自救”
看著孩子一臉茫然的樣子,陳丹很快反應過來,孩子可能並不知道車鑰匙長什麽(me) 樣子。於(yu) 是,他一邊繼續喊話,一邊掏出警車鑰匙,衝(chong) 著孩子比畫。
看到這場景,之前還和孫女士理論的對方車主走到車前,也幫著安撫孩子。“小朋友,不要著急,聽阿姨的,不要哭,男子漢要勇敢……”雖然此前因為(wei) 事故責任問題,兩(liang) 名女司機鬧得有些不愉快,可為(wei) 了幫助孩子脫困,她們(men) 盡釋前嫌,想的隻是盡快將車門打開。
由於(yu) 是早高峰時段,過往行人不少,見到有孩子被困,好幾位熱心市民停下了腳步,幫著安撫孩子。終於(yu) ,孩子漸漸止住了哭泣,並在引導下慢慢摸索到了方向盤附近位置。
“臨(lin) 門一腳”往往是最難的。雖然孩子已經離車鑰匙很近了,卻並不知道該如何操作才能拔下鑰匙。陳丹見狀,靈機一動,當即掏出手機,對著車內(nei) 的鑰匙拍了一張照片,然後將手機貼在前窗玻璃上,告訴孩子鑰匙具體(ti) 位置的同時,比畫了一個(ge) 轉鑰匙的手勢。
經過不斷鼓勵和嚐試,孩子果真將鑰匙拔了出來,車門順利解鎖。焦急的孫女士一把拉開車門,將兒(er) 子抱了出來。“小朋友,幹得好,非常勇敢,真棒!”陳丹的話既是對孩子的肯定,也是一種安撫。
至於(yu) 車門為(wei) 什麽(me) 會(hui) 落鎖,陳丹判斷,可能是在孫女士下車處理事故的過程中,孩子無意中觸碰了車上的落鎖按鈕。
複盤處理過程,警務教官總結了“冷靜”二字
作為(wei)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認定的警務教官,陳丹非常擅長各種應急情況下的處置。這次麵對驚慌失措的孩子,他展示出了自己出色的應變能力。
“其實,在密閉環境下,和孩子溝通是很困難的。你必須非常大聲,但又要很講究方法。”陳丹說,最開始,他試著通過手勢引導方向,讓孩子找到鑰匙的位置,但因為(wei) 視角問題,孩子並不能完全領會(hui) 他的意思,“所以我必須馬上改變策略,通過圖片進行更具象的引導。”
事實上,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陳丹也經常和隊裏的同事演練各種應急情況下的應對。“我們(men) 每天在路上執勤、巡邏,遇到的情況是複雜多樣的。麵對突發事件,保持冷靜的頭腦,隨機應變,對我們(men) 來說格外重要。”陳丹說,就以這次開車門為(wei) 例,在萬(wan) 不得已破窗之前,他所要做的,就是盡量引導孩子自己拔出鑰匙,“我們(men) 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為(wei) 了能在付出最小代價(jia) 的情況下解決(jue) 問題。”
杭州交警提醒廣大駕駛人,不管因為(wei) 何種緣故,家長都不要把兒(er) 童獨自留在車內(nei) ,即便是短時間下車,也應讓孩子隨行;家長應教會(hui) 孩子在被困車內(nei) 時,拍打車窗求救,以及從(cong) 內(nei) 部打開車門、按喇叭示警等應急技巧,以應對意外情況的發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