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早稻麵積產量實現“雙增”
近日,據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糧食產(chan) 量調查監測數據反饋,2022年紹興(xing) 市早稻播種麵積大幅增長,單產(chan) 穩中有升,產(chan) 量實現增長。據統計,2022年紹興(xing) 市早稻播種麵積23.6萬(wan) 畝(mu) ,比2021年增加3.3萬(wan) 畝(mu) ,增長16.3%,增量居浙江省第二,僅(jin) 次於(yu) 寧波;紹興(xing) 市早稻總產(chan) 量10.5萬(wan) 噸、早稻單位麵積產(chan) 量為(wei) 445.2公斤/畝(mu) ,同比分別增長16.9%和0.6%,增量居浙江省第二,畝(mu) 產(chan) 水平列浙江省第一。
“早稻是全年水稻生產(chan) 的首戰,保麵積至關(guan) 重要。”紹興(xing) 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種養(yang) 殖業(ye) 管理處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紹興(xing) 市高度重視糧食生產(chan) 工作,早稻麵積大幅增長得益於(yu) 全市各地財政持續提高規模化種糧補貼水平,逐級分解糧食生產(chan) 目標任務,全力保障種糧收益,農(nong) 戶種植意願得到充分調動。
早稻播種麵積的增加,離不開“非糧化”整治工作的推進。截至8月底,紹興(xing) 市糧食生產(chan) 功能區“非糧化”已整治優(you) 化麵積17.53萬(wan) 畝(mu) ,完成率61.1%。各地通過分類推進清理騰退、全力加強拋荒整治和出台激勵政策等舉(ju) 措,切實保障糧食安全。特別是將具備條件的拋荒地納入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範圍,加大投入力度,配套完善灌排水、輸配電、田間道路、農(nong) 田防護等基礎設施,提升宜機作業(ye) 水平。同時,隨著農(nong) 業(ye) 機械化規模化水平不斷提高,科技助力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讓如今的農(nong) 忙沒有了時間上的趕和搶,更顯從(cong) 容輕鬆。
讓種糧戶沒有後顧之憂也是早稻穩產(chan) 增收的重要保障。今年紹興(xing) 市共有44.67萬(wan) 畝(mu) 稻田參保了早稻與(yu) 單季稻種植保險,其中早稻93.5%的覆蓋率創下曆史新高。承保單位還積極推廣省級品種水稻完全成本保額補充保險,在原來1000元/畝(mu) 保額的基礎上,早稻和單季稻每畝(mu) 分別增加200元和300元保額,實現了從(cong) 保成本到保收入的升級。
此外,紹興(xing) 市還加大糧食生產(chan) 扶持力度。嚴(yan) 格執行省定稻穀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稻穀最低收購價(jia) 比國家公布的最低收購價(jia) 格每50公斤高4元。2020年起,紹興(xing) 市同步實施早稻訂單全覆蓋,實現早稻訂單獎勵,每50公斤獎勵30元。農(nong) 業(ye) 部門還密切關(guan) 注農(nong) 資、人工、地租等糧食生產(chan) 成本動態,結合糧食收購、市場營銷等行情,動態調整政策措施,不斷完善糧食生產(chan) 扶持政策。
“早稻增收為(wei) 實現全年糧食生產(chan) 目標開好了頭、起好了步。”紹興(xing) 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深入實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保麵積穩產(chan) 量抓質量,加大政策扶持、技術推廣、培訓指導力度,繼續推進糧食生產(chan) 功能區整治優(you) 化,落實最嚴(yan) 格的耕地保護製度,切實保障糧食安全,為(wei) 全年糧食豐(feng) 收打牢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