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防台用上了“數智引擎”
“收到預警信息後,我們(men) 馬上就通知了黨(dang) 員、村幹部,連夜組織轉移。”9月13日晚,得益於(yu) 山洪“禦”應用平台的精準靶向分析預測,紹興(xing) 市新昌縣儒嶴鎮南山村王渡溪自然村第一時間組織轉移工作,助力村民成功避險。截至9月14日上午9點,通過該平台分析預測結果,全縣162個(ge) 山洪災害防禦重點村已轉移群眾(zhong) 1067人。
據新昌縣水利水電局水文站站長裘洪斌介紹,2022年7月上線的該應用歸集了新昌全縣783座山塘水庫、291個(ge) 水文測站實時監測數據,每天10多萬(wan) 條的水雨情實時監測數據處理和上億(yi) 條水文監測站曆史監測數據查詢,以及全縣162個(ge) 山洪災害防禦重點村落調查信息和預警指標,1100多個(ge) 責任人信息等基礎數據,著力打造智控形勢圖、河庫全情圖、山洪智防圖、防禦建議書(shu) “三圖一書(shu) ”的防禦決(jue) 策中心和防禦智控中心等多個(ge) 子場景,進一步提高了新昌水旱災害防禦的時效性、準確性。截至目前,新昌縣291處水文遙測站點同時配備移動和北鬥雙信道通訊,有效保障了惡劣天氣下監測數據傳(chuan) 輸,切實提升了山洪災害預警發布的有效性。
“以往,工作人員撰寫(xie) 預測分析建議書(shu) ,需要通過多部門、多監測站核實查詢,至少需要1小時,現在15分鍾之內(nei) 就能實時給出全縣的水旱災害防禦形勢分析預測報告,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新昌縣水利水電局防汛抗旱技術指導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說。
“準備5號排澇泵開機排澇。”9月14日下午5點,浙江省錢塘江流域中心寧紹管理站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燁棟緊盯著姚江上遊西排工程數字化應用大屏幕上跳動的數字,發現位於(yu) 紹興(xing) 市上虞區豐(feng) 惠鎮的通明閘上水位仍有上漲趨勢,當即果斷下令。技術人員立即利用浙東(dong) 引水上虞樞紐數字化應用上的“排澇一鍵”開機窗口,點擊“起泵準備”按鈕。技術供水閥全開、泵組示流正常、加熱器複歸完成、變頻器準備完成……一切正常,技術人員按下“一鍵起泵”按鈕。
台風“梅花”來勢洶洶,從(cong) 9月12日開始,浙東(dong) 引水上虞樞紐通過預判預排,24小時有效控製水位。截至9月14日下午3點,浙東(dong) 引水上虞樞紐已完成排澇800萬(wan) 立方米,將豐(feng) 惠平原水位控製在低水位。
“根據目前的雨量,我們(men) 隻開了2個(ge) 排澇泵,後續根據實際情況實時調整。”張燁棟介紹,從(cong) 9月13日晚上7點到9月14日上午7點,已根據雨量及時完成6次排澇泵開關(guan) 機操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