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評論員觀察)
前不久,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二十七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關(guan) 於(yu) 健全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條件下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新型舉(ju) 國體(ti) 製的意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會(hui) 議時強調:“要發揮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you) 勢,強化黨(dang) 和國家對重大科技創新的領導,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優(you) 化配置創新資源,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關(guan) 體(ti) 係化能力,在若幹重要領域形成競爭(zheng) 優(you) 勢、贏得戰略主動。”審時度勢的部署,必將有力推動我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科技事業(ye) 在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中始終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走出了一條從(cong) 人才強、科技強,到產(chan) 業(ye) 強、經濟強、國家強的發展道路,形成了支撐發展和保障安全的科技創新發展新的戰略格局。“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的深刻論斷,“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的深謀遠慮,“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wei) 大事業(ye) 中”的殷切叮囑……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大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推動科技事業(ye) 發生了曆史性、整體(ti) 性、格局性重大變化,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自古以來,科學技術就以一種不可逆轉、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動著人類社會(hui) 向前發展。從(cong) 5G邁入規模化應用關(guan) 鍵期,到“中國天眼”發現660餘(yu) 顆新脈衝(chong) 星;從(cong) “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首次實現千萬(wan) 核並行第一性原理計算模擬,到我國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福建艦成功下水……科技創新對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高國家綜合實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支撐引領作用顯著增強。當前,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cong) 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cong) 點的突破邁向係統能力提升。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必須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ti) 係,不斷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創新最關(guan) 鍵的因素,創新的事業(ye) 呼喚創新的人才。一個(ge) 又一個(ge) 舉(ju) 世矚目的科技成就的取得,靠的是係統全麵、獨立自主的科研體(ti) 係,靠的是規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隊伍。如今,我國研發人員總量和PCT國際專(zhuan) 利申請量連續多年穩居世界首位,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穩步增長,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穩步上升。既有以兩(liang) 院院士為(wei) 代表的領軍(jun) 人才,也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青年英才;既有強化基礎研究的“基礎研究十條”,又有日益完備的科研成果轉化體(ti) 係……今日中國,正在成為(wei) 各種創新要素發揮集聚效應的廣闊平台,迸發出建設科技強國的澎湃動能。
“你隻要願意用汗水去播種,用辛勤去付出,那夢想的種子一定會(hui) 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太空出差”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航天員乘組這樣回複一名中學生的來信。科技強國夢想從(cong) 種子成長為(wei) 參天大樹,離不開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國家要強盛、民族要複興(xing) ,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wei) 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堅定不移走科技強國之路,“到203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使我國成為(wei) 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一定能實現。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20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