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高精尖企業落地中關村科學城
本報訊(記者 孫奇茹)昨天,由海澱區人民政府主辦,中關(guan) 村科學城管委會(hui) 、京津冀雙創示範基地聯盟承辦的2022年“創響中國”海澱站暨京津冀雙創示範基地聯盟主站活動上,第四屆“創世技”顛覆性創新榜榜單發布,光譜芯片、數字孿生底座、智能硬件等方向的5家顛覆性創新技術企業(ye) 簽約落地中關(guan) 村科學城。
“對創業(ye) 企業(ye) 來說,北京發展環境更好,組建團隊、開展業(ye) 務效率更高,我們(men) 在今年把公司從(cong) 外省市整體(ti) 搬遷到了北京海澱。”北京藍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董耀文說。藍掣智能是一家研發及製造一體(ti) 的高科技技術公司,公司長期致力於(yu) 人工智能、智慧農(nong) 業(ye) 方向的研究與(yu) 利用,核心產(chan) 品為(wei) 基於(yu) 自主研發的藍掣龍門式坐標模組,可實現0.1毫米精度的動作控製,並實現控製設備的自我進化。
在農(nong) 田裏種下一批蔬菜,如果想要提高產(chan) 量、避免土地資源閑置,就需要在前季作物生長後期的株行間播種,實現套種。董耀文介紹,套種對於(yu) 勞動者的操作經驗和體(ti) 力要求都比較高,利用其團隊研製的龍門式坐標模組,對作物實現毫米級的精準套種,產(chan) 量可提升3到4倍。未來幾年,公司的目標是打造元宇宙農(nong) 業(ye) 板塊的基礎設施。“當你坐在家裏想種一塊地時,即便無法親(qin) 身到達農(nong) 田現場,也可以借助我們(men) 的技術和產(chan) 品遠程自主操作種植,成果會(hui) 配送上門,讓大家吃上自己遠程種下的蔬菜。”董耀文說。
另一家當天簽約落戶海澱的企業(ye) 海賽未來,公司創始人及核心算法團隊均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團隊打造了一款名叫“墨數通”的城市數字孿生智能管理平台。利用自主可控的幾何引擎和AI引擎,該平台可以實現大規模低成本快速建模,構建城市數字孿生基座。平台通過人工智能與(yu) 物聯網技術將物理世界數據實時反饋到數字世界,再利用虛擬世界的仿真決(jue) 策機製協助實現城市數字化管理,有效提升城市數字化運營效率。
目前,墨數通城市數字孿生智能管理平台已經在長三角多個(ge) 區域落地。“作為(wei) 一家海澱企業(ye) ,我們(men) 未來也會(hui) 積極探索將數字孿生技術應用在中關(guan) 村科學城的園區裏。”北京海賽副總經理穀從(cong) 軍(jun) 說。
當天,北京未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超矽(北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藍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賽未來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高企雲(yun) 服科技有限公司5家企業(ye) 正式簽約落地海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