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專題新聞發布會呈現“河北元素”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
國家發改委專(zhuan) 題新聞發布會(hui) 呈現“河北元素”
北京市通州區與(yu) 廊坊市北三縣協同發展已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雄安新區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設同步推進的重要階段
9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ju) 行專(zhuan) 題新聞發布會(hui) ,係統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區域協調發展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發布會(hui) 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司副司長曹元猛就推動北京市通州區與(yu) 廊坊市北三縣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等相關(guan) 問題答記者問。他表示,通州區與(yu) 北三縣協同發展已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雄安新區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設同步推進的重要階段。
北京市與(yu) 廊坊北三縣連續4年舉(ju) 辦項目推介洽談會(hui) ,累計簽約項目160餘(yu) 個(ge)
曹元猛表示,通州區與(yu) 北三縣一水相隔,地緣鄰、人緣親(qin) 、生態融、文化近,是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方麵共同努力下,通州區與(yu) 北三縣協同發展已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打下了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基礎。
生態環境改善成效顯著。通州區與(yu) 北三縣已簽訂一係列協議加強交界地區生態環境治理,在區域大氣汙染防控、流域水生態修複、土壤汙染防治、垃圾處置、水資源利用等5方麵實行了統一管控。潮白河幹流近22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今年上半年,區域內(nei) 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保持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北運河土門樓、潮白河大套橋等主要河流斷麵監測水質達標率均達到100%,運河兩(liang) 岸翠帶環繞,城市綠心明珠鑲嵌,“北京藍”已是常態。
交通一體(ti) 化建設穩步推進。通州區至大廠回族自治縣的廠通路正加快施工,區域內(nei) 已建成跨界道路10條、跨潮白河橋梁5座,開通跨界公交21條。京通快速路各收費站已實現除早高峰時段外的免費通行,有效降低了居民通勤成本。串聯通州區與(yu) 北三縣的京唐城際鐵路進入聯調聯試階段,北京首條跨省市地鐵平穀線的北京段、河北段已同步啟動建設。
產(chan) 業(ye) 轉移承接逐步成型。自2019年以來,北京市與(yu) 廊坊北三縣連續4年舉(ju) 辦項目推介洽談會(hui) ,累計簽約項目160餘(yu) 個(ge) ,既拓展了北京企業(ye) 的發展空間,又帶動了北三縣產(chan) 業(ye) 升級和軟實力提升。在此基礎上,北三縣圍繞重點企業(ye) 延伸產(chan) 業(ye) 布局,已培育引進高新技術企業(ye) 31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2973家,有效縮小了區域內(nei) 的產(chan) 業(ye) 梯度差距。
公共服務合作不斷加強。京冀兩(liang) 省市建立13個(ge) 基礎教育協同發展共同體(ti) ,北京中小學、幼兒(er) 園等教育機構與(yu) 北三縣11所學校合作辦學;39家北京醫療機構在北三縣開展技術幫扶、遠程診療、專(zhuan) 家坐診,北京朝陽醫院、友誼醫院等4家市屬醫院對口支持位於(yu) 三河市的燕達醫院,北三縣已有22家定點醫療機構納入京津冀異地就醫普通門診直接結算。
雄安新區100多個(ge) 建設項目壓茬推進,累計完成投資超過4000億(yi) 元
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舉(ju) 措,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雄安新區作為(wei)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與(yu) 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道,形成了北京新的兩(liang) 翼。
曹元猛表示,自2017年設立以來,雄安新區經過5年多的規劃和建設,已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設同步推進的重要階段。
規劃政策體(ti) 係基本建立。中央批複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後,河北省及有關(guan) 方麵陸續出台雄安新區總體(ti) 規劃、起步區控製性規劃、啟動區控製性詳細規劃、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4個(ge) 基礎性規劃和20多個(ge) 專(zhuan) 項規劃,構建起“1+N”規劃體(ti) 係。同時,黨(dang) 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guan) 於(yu) 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麵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指導意見》,有關(guan) 方麵出台了19個(ge) 配套實施方案,為(wei) 新區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承接疏解取得突破性進展。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從(cong) 2021年起以在京部委所屬高校、醫院和央企總部為(wei) 重點,分期分批推動相關(guan) 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區疏解。目前,首批標誌性疏解項目加快在新區落地,中國星網、中國中化、中國華能等3家央企總部啟動建設,中國礦產(chan) 資源集團注冊(ce) 落地,首批疏解的高校、醫院基本確定選址。同時,一批符合新區功能定位的市場化疏解項目落地建設。
新區建設項目滾動實施。按照“在建一批、新開工一批、儲(chu) 備論證一批”的原則,100多個(ge) 建設項目壓茬推進,累計完成投資超過4000億(yi) 元。新區參建勞動力穩定保持在10萬(wan) 人以上,高峰時期約有20萬(wan) 建設者在緊張有序施工。目前,新區啟動區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項目進展順利,起步區重大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容東(dong) 片區城市框架逐步形成,6萬(wan) 多名征遷群眾(zhong) 喜搬新居,京雄城際鐵路建成並穩定運營,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等建成通車。
生態環境治理和修複成效顯著。白洋澱澱區水質從(cong) 劣Ⅴ類轉為(wei) Ⅲ類,水位保持在6.8米左右,水域麵積保持在275平方公裏左右,為(wei) 近10年來最好水平。“千年秀林”等累計造林45.4萬(wan) 畝(mu) 、植樹2300餘(yu) 萬(wan) 株,新區森林覆蓋率由最初的11%提高到32%。(記者馮(feng) 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