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動物頻現 見證河北生態之變
青頭潛鴨在白洋澱安家繁殖得到首次確認,白鵜鶘首次在曹妃甸濕地現身,華北豹再現駝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年,越來越多珍稀動物在河北落戶,種群逐漸擴大。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這些現象的發生,是河北生態逐漸向好的生動體(ti) 現,也是河北越來越重視野生動物保護的鮮明成果。
河北野生動物物種明顯增多
“前麵已經是絕對控製區了,不能再前進了。看,很多的水鳥在這附近就能觀測到。”8月初,在白洋澱濕地腹地,河北省林草局工作人員提醒筆者。這裏,水雉、草鷺、須浮鷗、白鷺、斑嘴鴨等不時出現,它們(men) 或在水麵棲息,或在葦海上空盤旋,宛若鳥類天堂。
白洋澱被譽為(wei) “華北之腎”,是野生鳥類在華北中部的重要棲息地。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白洋澱濕地的生態環境修複與(yu) 保護工作持續推進,為(wei) 更多野生動物的到來提供了良好條件。
7月2日,省林草局組織當地林草主管部門會(hui) 同有關(guan) 專(zhuan) 家、攝影師在對白洋澱青頭潛鴨監測時,首次發現青頭潛鴨的雌鳥與(yu) 雛鳥的活動影像,經過專(zhuan) 家確認,記錄的影像確實為(wei) 青頭潛鴨育雛。這意味著世界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在白洋澱安家繁殖得到首次確認。
安家落戶河北的不隻是青頭潛鴨。
在平山縣,活躍著一個(ge) 每年拍攝鳥類的專(zhuan) 業(ye) 團隊,他們(men) 最喜歡拍攝黑鸛,因為(wei) 它紅腿紅嘴白肚皮,像穿著禮服,特別漂亮。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稀少。近幾年,這個(ge) 團隊驚喜地發現,當地黑鸛的數量多起來。目前,全世界黑鸛僅(jin) 存約2000隻。石家莊市平山、井陘、元氏等地共有黑鸛160餘(yu) 隻,這是華北地區最大的黑鸛種群。其中,平山縣的黑鸛數量約有30餘(yu) 隻。
珍禽種群也在逐漸壯大。
近日,河北小五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nei) ,成年褐馬雞吸引著參觀者的目光。它們(men) 高約60厘米,長約80厘米,全身呈濃褐色,頭側(ce) 有一對白色的羽簇伸出,顯得頗為(wei) 雄壯。
河北小五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澗口管理區主任黃磊介紹,褐馬雞生性好鬥,古代武將頂戴花翎用的就是褐馬雞的尾羽。近年來,在保護區的精心管理下,褐馬雞的數量從(cong) 保護區成立之初的千餘(yu) 隻增長到目前的2600隻左右。去年,保護區還首次使用孵化箱對其進行了成功繁育。
如今,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來到河北,河北自然分布的陸生野生動物“大家族”不斷增添新物種。
8月21日,曹妃甸濕地和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發現,一隻大鳥落在保護區人工繁殖塔上。省林草局組織專(zhuan) 家鑒定後確認,這隻大鳥名叫白鵜鶘,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是該物種首次在河北現身。此前的8月初,保護區工作人員發現一對疣鼻天鵝在水麵遊弋、覓食,這也是該物種首次在曹妃甸濕地現身。
河北省陸生野生動物調查成果和各類科學考察報告顯示,目前,河北省自然分布的陸生野生動物物種已增加到605種,其中鳥類486種,哺乳動物87種,兩(liang) 棲爬行動物32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44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99種。
良好生態環境吸引珍禽異獸(shou) 到來
“植被增加、人類活動減少,改善了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促進了野生動物棲息繁殖。”動物保護公益機構貓盟負責人宋大昭介紹,3月18日,貓盟和駝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回收的野外紅外相機中,發現華北豹蹤跡。這是時隔一年多後,華北豹再度出現在駝梁。
橫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的太行山曾是華北豹的棲息地。多年來,河北在太行山大力實施規模化林場建設、三北防護林建設等重點生態工程,1994年至今完成營造林2436萬(wan) 畝(mu) ,太行山森林覆蓋率由11%提高到32%。逐漸改善的生態環境吸引華北豹重新歸來。
染綠的山川吸引著異獸(shou) ,安寧的濕地吸引著珍禽。
“鳥類對生存環境非常敏感挑剔,哪裏生態好,鳥兒(er) 就在哪裏定居。遺鷗對環境的要求更是苛刻。”康保縣副縣長吳向鋒介紹,遺鷗全球數量僅(jin) 1.2萬(wan) 隻,而在康保就有8000餘(yu) 隻,當地康巴諾爾國家濕地公園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遺鷗繁殖地,康保縣被中國動物保護協會(hui) 命名為(wei) “中國遺鷗之鄉(xiang) ”。
為(wei) 加大生態治理和修複力度,近年來,康保縣拆除了康巴諾爾國家濕地公園周邊的養(yang) 殖場,清理了積存垃圾,實施雨汙分流、湖水淨化、溢流項目,為(wei) 遺鷗和其他鳥類棲息繁衍創造了良好環境。
省林草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河北大力植樹造林,原本光禿禿的山川披上綠裝。河北各類自然保護地共278處,總麵積達14034平方公裏,占河北總麵積的7.43%。森林、草原、濕地等各種類型自然保護地為(wei) 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
河北省高度重視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不斷完善保護製度,製定野生動物禁獵區和規定禁獵期,編製實施了係列生態保護、修複和建設規劃。
新的生態保護項目正在不斷開展。
“以南大港濕地為(wei) 例,該濕地建成後每年引入黃河水4000萬(wan) 立方米,今明兩(liang) 年,2萬(wan) 平方米退化濕地將得到修複,濕地還將修建堤壩6237米,以東(dong) 方白鸛為(wei) 重點的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專(zhuan) 屬保護棲息地建設正在穩步推進。”省林草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南大港濕地正在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構建生態效益補償(chang) 機製,實現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努力建成全省生態保護樣板。
推行林長製 實現常態化監管
“林長製包含了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內(nei) 容。去年,林長製全麵推行。作為(wei) 林長,我們(men) 更加重視對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安新縣圈頭鄉(xiang) 鄉(xiang) 長、鄉(xiang) 級總林長周增強說。
2021年,圈頭鄉(xiang) 成立了以黨(dang) 委書(shu) 記和鄉(xiang) 長任雙組長的林長製組織機構,製定了鄉(xiang) 村兩(liang) 級林長巡查機製。在巡查中,各級林長結合季節特點,嚴(yan) 厲打擊私挖亂(luan) 采、下網投毒等行為(wei) ,重點打擊偷采野生藕芽、蘆根等行為(wei) ,開展電魚、炸魚、毒魚、地籠捕魚等專(zhuan) 項整治,嚴(yan) 厲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和生態景觀行為(wei) ,加強常態化監管。
近年來,河北高度重視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不斷加大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先後出台《河北省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關(guan) 於(yu) 建立健全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管理長效機製的意見》,建立健全野生動植物各項保護製度。去年,河北全麵推行林長製,有效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成為(wei) 河北14萬(wan) 名各級林長的重要職責。
今年6月,以“保護野生動物·共建生命共同體(ti) ”為(wei) 主題的野生動物保護宣傳(chuan) 活動在石家莊市動物園舉(ju) 辦。活動儀(yi) 式上,野生動物保護誌願者代表向廣大市民朋友發出愛護鳥類等野生動物的倡議:珍惜生命,敬畏自然,拒食野味,從(cong) 我做起。
省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yu) 濕地管理處處長劉洵介紹,近幾年,河北每年都會(hui) 舉(ju) 辦各類野生動物保護宣傳(chuan) 活動,呼籲廣大群眾(zhong) 攜起手來共同保護鳥類等野生動物,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處。同時,河北各級政府建立健全了陸生野生動物保護與(yu) 管理機構,並利用已有或新建的動物園、野生動物園以及民間組織,建立了不同層次的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機構和救護機構。
新增加東(dong) 北刺蝟、石雞、紅頸濱鷸等59種省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黑嘴鷗調升為(wei) 國家一級,狼、貉、赤狐等18種野生動物調升為(wei) 國家二級……今年2月,河北公布了新調整後的《河北省重點保護陸生動物名錄》,省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數量為(wei) 164種,其中哺乳類18種,鳥類132種,爬行類10種,兩(liang) 棲類4種。
相關(guan) 專(zhuan) 家表示,通過野生動物保護名錄的調整,可以將處於(yu) 瀕危的物種、在河北分布數量少、分布範圍狹窄的物種及時納入保護範圍,更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達到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目的。
新的行動已經開展。省林草局今年啟動了國家重點保護動物調查,正在籌備以青頭潛鴨為(wei) 主的濕地鳥類同步調查,正在修訂《河北省重要植物保護名錄》,為(wei) 進一步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提供保障。(記者曹智 通訊員姚偉(wei) 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