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黑龍江大豆擴種見聞:黑土點“金豆”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chan) 能提升工程。我國產(chan) 糧大省黑龍江采取多種措施擴種大豆,年初製定擴種1000萬(wan) 畝(mu) 任務已超額完成。
記者近日在黑龍江省多個(ge) 農(nong) 業(ye) 主產(chan) 區走訪了解到,黑龍江多措並舉(ju) 推進大豆擴種,在補貼增加、農(nong) 技改良、選育優(you) 種等多重因素影響下,農(nong) 民、合作社種植大豆意願增強。
政策加持 農(nong) 民種豆熱情高
白露節氣過後,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超越現代玉米種植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大豆田裏,一顆顆大豆植株上長滿了豆莢,遠遠望去一片豐(feng) 收景象。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一處大豆田(新華社記者王鶴 攝)
“今年種了6萬(wan) 畝(mu) 大豆,政府補貼力度大,利潤還算可觀。”超越現代玉米種植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魏剛說。
黑龍江省是我國最大的優(you) 質大豆生產(chan) 和供給基地。2月初,黑龍江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就發布消息,今年繼續實施玉米、大豆差異化補貼政策。
齊齊哈爾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種植業(ye) 管理處處長何樹成介紹,年初,齊齊哈爾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就印發了相關(guan) 文件,在政策加持下,農(nong) 戶和合作社種植大豆意願很強。
鬆嫩平原北部的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大豆擴種也見到了成效。林甸縣主要通過玉米主產(chan) 區適度擴大大豆播種麵積、米豆輪作區穩步增加大豆種植麵積,來實現大豆擴種。
“和老百姓講明白政策,算好收益賬,今年大豆補貼很高,各村根據實際情況擴種大豆。”林甸縣紅旗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劉國權說。
紅旗鎮紅光村會(hui) 計王建龍說,加上補貼,農(nong) 戶扣除種地成本也能夠獲得相對穩定的收益。
大壟密植 農(nong) 技改良提單產(chan)
黑龍江省黑河市五大連池市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內(nei) ,連片的大豆地披上了一層金黃色,地裏植株長勢喜人。
大豆田裏進入成熟期的大豆(新華社記者王鶴 攝)
作為(wei) 我國傳(chuan) 統大豆主產(chan) 區,黑河市田間種植的大豆部分采用了大壟密植栽培模式。
“今年合作社采用北大荒農(nong) 墾集團的技術,試種了上百畝(mu) 的‘大壟密’。”黑河市愛輝區合益源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陳傑說。
黑龍江省依安縣一處連片種植大豆的地塊,廣闊平整。進入九月,這裏的大豆鼓粒期已過,大豆幹物質積累完成,地裏已經看不見人在忙碌,隻待大豆成熟,開始收割。
“采用110厘米大壟密植栽培模式的大豆比之前采用的小壟種植能增產(chan) 百分之二十左右。”依安縣山灣現代農(nong) 機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李忠說。
齊齊哈爾市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中心研究員王新江介紹,大豆大壟密植與(yu) 傳(chuan) 統的大豆栽培方式相比較,縮小了行距,通過播種機精密的田間作業(ye) 實現植株分布均勻,從(cong) 而提高大豆單產(chan) 。
據了解,依安縣通過推廣大壟密植實現大豆擴種,全縣農(nong) 作物大壟密植麵積從(cong) 2019年的3萬(wan) 畝(mu) 、2020年的5萬(wan) 畝(mu) 、2021年的40萬(wan) 畝(mu) 發展到2022年的122萬(wan) 畝(mu) 。
“為(wei) 了解決(jue) 農(nong) 戶在大壟密植方麵的技術問題,縣裏組織人員對大壟密植地塊進行全程跟蹤、全方位服務,聘請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團隊,全程參與(yu) 大壟密植技術指導。”依安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周宏偉(wei) 說。
“金色芯片” 小種子助力大農(nong) 業(ye)
種子是農(nong) 業(ye) 發展的“芯片”,優(you) 質豆種是大豆高質高產(chan) 的基本保證。
微風吹過,依安縣年和農(nong) 業(ye) 種植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種植的大豆地裏“豆浪”翻騰,在藍天白雲(yun) 的映襯下十分壯觀。
“眼前試驗田種的大豆是試種的新品種,長出的大豆蛋白含量高、出芽率高,在南方市場很受歡迎。”合作社理事長助理邢碧玉俯身在大豆田裏查看結莢情況。
邢碧玉在田裏查看大豆的長勢。(新華社記者魏弘毅 攝)
邢碧玉說,新品種是中國科學院東(dong) 北地理與(yu) 農(nong) 業(ye) 生態研究所海倫(lun) 農(nong) 業(ye) 生態實驗站研究員李豔華的研究成果,地裏平均每株結莢50個(ge) 左右,甚至有一株結莢149個(ge) ,合作社試種了3000畝(mu) 。
中俄邊城黑河市位於(yu) 我國北部高寒地區,大豆育種具有特殊性。近年來,黑河不斷加強大豆種業(ye) 基地建設,大力研發培育高產(chan) 、優(you) 質、抗病的大豆新品種。目前我國推廣麵積較廣的大豆品種“黑河43”正是出自黑河。
“‘黑河43’的高產(chan) 和穩產(chan) 性非常好,越來越被農(nong) 民信任。”黑河市愛輝區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中心推廣站站長張鳳琴說。
黑河市愛輝區古城現代農(nong) 機合作社今年選種的大豆品種是“黑河43”。進入九月,8000多畝(mu) 的大豆地裏一片金黃,眼看著豐(feng) 收在望。
“身邊種地的朋友都知道‘黑河43’是一個(ge) 高蛋白品種,適宜我們(men) 這裏種植。”合作社負責人何純良對今年大豆長勢比較滿意。
“通過選育優(you) 種,去年在種植基地栽培的大豆平均畝(mu) 產(chan) 比附近農(nong) 民的大豆畝(mu) 產(chan) 要提高很多,農(nong) 民有了對比,未來種植優(you) 種大豆的積極性會(hui) 更高。”黑河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服務中心研究員陳樹文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以實際行動書寫人民滿意的時代答卷(喜迎二十大)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為人民幸福而奮鬥是最大幸福。[詳細] -
月映大渡河
當農曆八月十五的圓月投入大渡河,映出一層靄靄浮光,瀘定縣磨西鎮蔡陽村村民羅科軍腳傷初愈,和妻子一起吃到了月餅。[詳細] -
新華全媒+丨瀘定地震災區安置點的“臨時老師”
據了解,“青青兒童樂園”一般有2到3名誌願者老師,主要工作是教孩子們繪畫、唱歌、講授安全知識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