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遠征:和杜甫一起經曆詩之旅程
馮(feng) 遠征:和杜甫一起經曆詩之旅程
本報記者 李俐
縱情廟堂之外,暢遊詩之江湖。9月23日起,北京人藝曆史大戲《杜甫》再度上演。這部曆史劇以獨特的視角,充滿詩情詩意的舞台,全麵展現了杜甫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導演兼主演馮(feng) 遠征表示,大家都很熟悉杜甫的詩作,但對於(yu) 他如何能寫(xie) 出這些詩句,可能並不太了解,話劇《杜甫》正是為(wei) 觀眾(zhong) 在舞台上呈現了這一段屬於(yu) “詩聖”的詩之旅程。
讓每一句台詞深入人心
《杜甫》首演於(yu) 2019年,是人藝編劇郭啟宏繼《李白》《知己》等作品之後又一部聚焦詩人命運的劇作。舞台上,隨著詩人命運的起伏,一首首人們(men) 耳熟能詳的詩篇自然流出,將詩人的生命感受和偉(wei) 大人格融為(wei) 一爐。為(wei) 了讓觀眾(zhong) 聽得清楚劇中半文半白的語言,主創們(men) 在台詞上下了不小的功夫。“劇中的詩不是要朗誦,而是要像說話一樣,用詩去對話交流。”馮(feng) 遠征要求演員們(men) 在吃透理解的基礎上,力爭(zheng) 把這部戲獨特的古典韻味和韻律傳(chuan) 遞給觀眾(zhong) 。
“郭啟宏老師讀了187本關(guan) 於(yu) 杜甫的資料,才寫(xie) 出了幾萬(wan) 字的劇本,所以吃透劇本是非常重要,我自己也是這樣做的。”2019年首次排練的時候,馮(feng) 遠征就帶著演員們(men) 用12天的時間讀了24遍劇本,“剛開始絕大部分年輕人都讀得磕磕絆絆,比如‘仕途蹭蹬’這種詞對他們(men) 來是特別難說的,我們(men) 甚至想過,如果實在念不通的話,就改成‘仕途坎坷’,結果真正在讀完了12天的劇本之後,年輕演員們(men) 都說,‘蹭蹬’好像比‘坎坷’更準確,更有文化感。”
作為(wei) 杜甫的扮演者,馮(feng) 遠征在戲中以充沛激情演繹的大段獨白更是極具感染力。他強調停頓、留白,不追求熟能生巧的流暢,而是更追求合理的心理依據,“要舉(ju) 重若輕讓每一句台詞深入人心,演好一個(ge) 真實的人。”
最花心思的一場戲是夢中夢
話劇《杜甫》選取詩人從(cong) “安史之亂(luan) ”發生後直至去世這一段充滿坎坷的人生軌跡,通過波瀾起伏的人生境遇展現其偉(wei) 大的精神世界。在馮(feng) 遠征看來,“其實詩聖並不是高高在上的,郭啟宏老師選取了杜甫最苦的一段經曆來寫(xie) ,甚至寫(xie) 到他要和猴子去搶吃的,這就是真實的杜甫。也正是因為(wei) 有這樣的經曆,他才能成為(wei) 關(guan) 心百姓、關(guan) 注民生的‘詩聖’。”
既要講好故事,又要承載文化內(nei) 涵,同時還要兼具觀賞性,為(wei) 此,《杜甫》做出了多種嚐試。作為(wei) 一部曆史劇,《杜甫》的舞台古典大氣、唯美浪漫。寫(xie) 意的線條,金屬感十足的架構,漫天飛舞的“神火幽花”,營造出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結合的空間感,有一種人在畫中走、詩中遊的意境。“杜甫的一生太苦了,舞台呈現上一定要美。”馮(feng) 遠征透露,在創作初期,他就對舞美設計提出了要求,“我絕不希望台上出現茅屋,風一刮,滿台都是茅草。後來我們(men) 用了視頻來展現,也成為(wei) 舞台上的點睛之筆。”
“最後一場戲是很多年輕觀眾(zhong) 最喜歡的,也是我最花心思的一場戲。”在《杜甫》的尾聲,馮(feng) 遠征設計了一場夢中夢的戲,用一段夢境讓杜甫、蘇渙、李白、高適、嚴(yan) 武等唐代諸名士得以跨時空“相會(hui) ”。杜甫和朋友們(men) 在夢中直抒胸中塊壘,明辨是非曲直,也引領著台下觀眾(zhong) 在中國古代士大夫的精神家園中神遊了一番。
新一輪演出給予年輕人機會(hui)
不僅(jin) 要全麵調度整台演出,還要完成最核心的表演任務,這讓身兼導演、主演的馮(feng) 遠征格外辛苦,但觀眾(zhong) 的反饋也讓他倍感欣慰:“前兩(liang) 輪演出的時候,我們(men) 發現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看戲,特別是在我們(men) 幕間休息播放杜甫詩的時候,很多小朋友是跟著念的,這種傳(chuan) 遞我覺得特別好,觀眾(zhong) 能和《杜甫》一起經曆一次詩的旅程,也蠻有意思。”
為(wei) 了完成好這次的第三輪演出,把最好的狀態呈現給觀眾(zhong) ,馮(feng) 遠征提前一個(ge) 月就召集劇組集中排練。他說:“排練不是恢複狀態,而是要重新去挖掘人物,重新去理解人物,每一輪演出都是一次完善的過程。”雖然已經有了之前比較成熟的演出經驗,但重新排練後劇組仍然拿出時間進行劇本圍讀,一字一句精雕細琢。
與(yu) 此同時,《杜甫》劇組還有一批剛進入北京人藝的青年演員首度亮相,這樣的安排也頗有深意。“青年人多經曆、看到北京人藝是如何創作的,能幫助他們(men) 盡快融入。”馮(feng) 遠征表示,這也是北京人藝“傳(chuan) 幫帶”的傳(chuan) 統,“我這一代就是由老演員帶著,在舞台上摸爬滾打過來的,現在要帶著年輕人,給予他們(men) 更多的機會(hui) ,讓他們(men) 能夠成長。”
據悉,此輪《杜甫》演出將貫穿“十一”黃金周持續至10月9日,陪伴觀眾(zhong) 在戲劇舞台上領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