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公交線路增至1633條 構建公交地鐵“一張網”

發布時間:2022-09-27 15:04: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9月27日電 (董兆瑞)實時公交、定製公交、智能調度、公交軌道一張網……從(cong) 2012年到2022年,這些出現在北京公交領域的新名詞,彰顯著北京公交十年發展的新突破、新變化、新成果。

  9月26日,北京市交通委召開“北京交通這十年”地麵公交主題媒體(ti) 座談會(hui) 。記者從(cong) 會(hui) 上獲悉,十年來,北京公交線路從(cong) 1107條增長至1633條,增幅47.5%;運營線路長度從(cong) 33279公裏增長至42726公裏,增幅28.4%,基本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地麵公交線網體(ti) 係。同時,全市公交車輛數也由2.52萬(wan) 輛增長至2.76萬(wan) 輛。

  促進公交軌道一張網融合發展

  北京市交通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過去十年是北京公交快速發展、提質增效、提高服務的“黃金十年”。北京市公交行業(ye) 科學構建“幹、普、微”線網新體(ti) 係,促進公交軌道一張網、一張圖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市民公交出行體(ti) 驗。

  據介紹,全市近200條幹線公交構成了“棋盤+環+放射”的地麵公交骨架網絡結構,700餘(yu) 條普線公交以豐(feng) 富的走向彌補軌道交通服務,連接各客流集散中心,服務城區中短距離和郊區區域內(nei) 出行需求,而300餘(yu) 條微循環線實現線網末梢延伸,接駁軌道交通和公交幹線。此外,由37條線路組成的夜班線網,覆蓋了三環路內(nei) 主要骨幹道路及回天地區、通州等出行熱點地區。數十條跨市域公交線路,服務廊坊、保定、張家口、承德等河北省多個(ge) 市縣地區,助力京津冀交通協同發展。

  北京公交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隨著軌道交通線網越織越密,北京公交從(cong) 與(yu) 軌道融合發展的角度出發,按照“減重複、增覆蓋、便接駁、提運速、推進微循環、豐(feng) 富多樣化”的工作原則,優(you) 化減少地麵公交中長線路,增加公交與(yu) 軌道接駁的微循環線路,同時補充軌道線路空白區域公交線路,加密軌道線網密度不足區域公交線網。截至2021年底,北京公交集團累計優(you) 化公交線路1802條,減少重複線路長度4716.8公裏,削減重複設站10121個(ge) ,解決(jue) 有路無車裏程1093.36公裏,方便2782個(ge) 小區居民出行。

  公交到達準點率達74.4%

  自2019年開始,北京公交開始推行公交區域調度,運用車載定位、視頻監控等信息化手段,實現對區域內(nei) 線路的遠程指揮,將指揮調度的基本單位由“單線路”變為(wei) “整區域”,提高了車輛、人員、場站等資源的使用效率。據統計,通過區域調度改革,車次兌(dui) 現率達到99%以上,發車準點率達到98%以上,到達準點率達到74.4%,運行間隔更加均勻,服務水平和運營生產(chan) 效率均得到了提升。

  同時,借助信息化手段,推出“實時公交”服務,乘客可以通過“北京交通”“北京公交”“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手機APP查詢車輛實時位置、等候時間、車廂滿載率等乘車信息,使出行整體(ti) 行程可計劃、可預期,出行滿意度不斷提高。目前,北京“實時公交”信息準確率達97%,每天服務數百萬(wan) 人公交出行。

  此外,2013年,北京在全國首次推出定製公交服務,圍繞市民通勤、旅遊、就醫、通學等差異化出行需求,先後推出了商務班車、景區專(zhuan) 線、巡遊定製、優(you) 享巴士等多個(ge) 多樣化定製公交品種。經過十年發展,全市定製公交實現了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到“優(you) ”的跨越式發展,目前全市共376條定製公交線路,日客運量超過2萬(wan) 人次,通勤時間節省了30%以上。

  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車占比達到91.7%

  2012年以來,北京持續推動綠色公交發展,加速老舊公交車輛淘汰工作,國Ⅳ及以下柴油車輛全部淘汰。2012年至2021年,購置更新公交車22899輛。截至目前,北京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車占比達到91.7%。

  在加快推進低排放的新能源和氫燃料公交車發展應用方麵,目前,北京已完成170餘(yu) 處1000餘(yu) 座充電樁的建設,已建成2座加氫站。在2022北京冬奧會(hui) 賽事交通運輸保障任務中,北京公交集團投入212輛氫能源公交車執行運輸任務。冬奧會(hui) 後,這些氫能源車輛已投入到日常線路的運營中。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